袁志聪 政府不懂音乐文化和需求

时间:2022-08-25 09:59:46

袁志聪 政府不懂音乐文化和需求

袁志聪,香港知名乐评人,香港著名音乐杂志《音乐殖民地》(双周刊,英文简称MCB)创始人。2004年10月21日,这本成立10年之久的独立音乐杂志的10周年纪念刊,却成了休刊号。

在独立音乐新闻匮乏的整个上世纪90年代,内地乐迷除了千方百计从打口带和打眼盘中得到一些欧美音乐,再有,就是光顾现在依然还在苦心经营的唱片店“傅雄的店”,购买从香港“进口”过来的MCB杂志。在创刊以来的十年中,这本半月刊音乐杂志培养了无数乐迷,也影响、推动了香港乃至内地、音乐圈的发展。它内容以欧美日为主、港台内地为辅,取乎主流和另类之间。它在整个华语界为欧美音乐的推广起着不可估摸的作用,其深远的影响力无可估量。

如今,创始人袁志聪除了依然保持着乐评人的身份,还去教一些音乐文化相关的课程。如今的香港音乐环境如何?缘何几乎蜕变成内地音乐形势与香港发展的大对调?在香港刚下完雨的一个静谧公园里,《Q》杂志的编辑见到了袁志聪。一身运动装扮的他表示“不喜欢咖啡馆”,于是采访在公园的儿童滑梯旁开始了。

现在的摇滚乐状况,是否办演出会有比较多的收入?

要办很多演出的话是很困难的,不是有每个人都认为每天都必须去看。我们的乐迷不多,办演出的成本很高。

成本主要在哪方面?

PA系统、酒吧分成等等,所以不能办门票很便宜的演出。因此香港的现场音乐氛围不是很活跃,现在我们可能有一个项目叫“西九文化”,希望这个项目可以提供便宜的场地。

“西九文化”是办Clockenflap那块场地的项目么?我听说政府不允许那里办商业活动。

对,现在那里什么都没有了。他们会在那里建新的live house。

是政府去做的事还是投资商开发商?

政府。

为什么政府会去做?是他们的一个文化项目吗?

因为这地方闲着,又不能去建购物中心之类很贵的大厦,所以要做些文化场所。

那这算是政府的文化业绩吗?

政府觉得不能够再建更多的商业场所,所以打算建成一个文化圈可用的场地。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征求文化圈的意见,比如,剧场要如何盖起、需要多大面积。Live House也没有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他们本来是希望建一个很优雅的场地,整个场地有个玻璃天幕,但是太贵了,被大家否决。理想很远大,想要规模,但是太贵,不太实际。最初的想法就是建一些歌剧院或者剧院,并没有打算给独立音乐方便,他们觉得独立音乐不重要。

这次我看The Vaccines 和The Horrors的场地并不是标准的摇滚乐现场,没有可以站的地方,全是座位。

之前有另一些场地办演出还算比较合适,有空地可以当空地。但那些地方不光办音乐演出,还会租给其他单位当宴会厅。所以现在的场地都租给大公司开年会了。原来想租比较好的场地,但是都被大公司租满了。

香港的小乐队想找演出机会是不是很困难?他们怎么去找演出的机会?

两个方法,一个是自己办……如果是在Hidden Agenda还不是很贵,第二个方法就是,去参加大学里办的演出。

香港的年轻人在大学时可能会玩乐队,毕业之后他们还会继续从事音乐吗?还是他们觉得要开始一个能够挣钱的事业?北京现在就有一些乐队组建于大学里,毕业后还是会继续,白天工作晚上排练,很辛苦。

有一些是这样,大学时候有自己的乐队,现在30多岁,乐队还在,但一年可能只有一两次演出,变成纯业余爱好了。有点类似同学聚会了……

您看过不少大陆乐队在香港的演出,您觉得他们比起一些国际化的乐队如何?

我看过的都很好。有些乐队唱片很好,但是现场就不行。但是很多大陆乐队,我觉得之所以他们很多能够成功就是因为现场很好。

您有没有比较喜欢的大陆乐队?

刺猬、重塑雕像的权利、新裤子、P.K.14。

这些来过香港演出的大陆乐队回去也反映在香港演出时观众不是很多,可能知名度还不够?

之前上次看刺猬,在Hidden Agenda都是满场。

Hidden Agenda能容纳多少人?

大概300人就爆棚了。

现在Hidden Agenda换地址,是政府要求吗?

对,有一些打压。政府提出一个政策,叫做活化工厦,就是把废弃的工业大楼重新利用起来,一方面是这个政策,可是在大厦里建Live House他们又不允许,很矛盾。本来工厂大厦都标明用途,比如存货等工业相关的方面,改变用途就不行。现在香港很多工厂都搬迁到大陆,所以很多工厂大楼都废弃了。

北京的798以前就是工厂,后来改成画廊,因为政府觉得改成画廊反而变废为宝,成了旅游景点,后来慢慢发展了起来,那现在香港是不是不允许走这么一种路子?

如果由我们的政府来翻建这些地方,可能出来的效果根本不一样。他们不懂独立音乐。他们不知道怎么来建立独立乐队的演出场地,所以现在只有民间自办的场地比较好。政府不懂音乐文化和需求。

现在内地除了上海、北京,一些很小的地方也在承办音乐节,因为他们觉得,办一个音乐节会吸引很多游客,从而带动经济。香港政府看不到这一面吗?

现在香港政府也办一些音乐节,但是都很傻……请的都是什么容祖儿、草蜢,都不是露天的,都是在机场之类的地方办的流行音乐节。

您也去过摩登天空音乐节之类的音乐节,去了本地的Clockenflap之后,有没有什么比较?

Clockenflap感觉是很有纪律。我们之前在维多利亚公园办过Rock it Festival,有四五年,但是门票收入不是很好,而且在城市中心,有很多噪音投诉。那时候Justin也有参与。

那时候请的乐队的是什么样的?

最大牌的可能就是Ian Brown(The Stone Roses主唱),还有些外国的DJ。本来也请过Supergrass,但因为主唱的妈妈去世,所以没来成。

前阵子Anti-Flag来港演出还好么?好像是在Hidden Aganda的新场地。

反响还不错。还没去过新的Hidden Agenda。本来打算三月份办个Party,但是现在不行,那里晚上十一二点大楼的大门就关,不能玩得很晚。

那香港没有别的夜生活吗?

很多,大部分都跟音乐没关系。香港比较出名的club放的音乐都不是很好,都是欧美流行音乐。

上一篇:分析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监控系统功能 下一篇:不吃饭,不睡觉,即可保养大长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