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复习阶段语文教学走近学困生的对策

时间:2022-08-25 08:44:10

初三复习阶段语文教学走近学困生的对策

【摘要】从事语文教学数年来,感觉到如何在教学中转化学困生已成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在学校中学困生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积极去面对,帮助每一个学困生走向成功是教育工作者的根本目的,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愿望。本文针对语文教学如何走进学困生略作一些分析。

【关键词】学困生类型;教学中如何走进学困生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105-02

每一所学校都有优质生和学困生,这是毋庸质疑的事实。所谓“学困生” 是指有些智力发展水平正常,但由于生理、心理、行为、环境和教育等原因,致使他们出现知识断层,在正常教育环境中学习效果差,未能达到学校教育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学生。虽然这类学生在班集体中占的比例小,但影响甚大。教师如果在课堂上不重视,听之任之,会影响到整个班集体听课学习的效果,影响正常的教育工作,甚至还会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对学困生的教育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自2008年至今,本人在学校连续三年任教初三年级语文学科,深深体会到在初三复习阶段,如果漠视班级中的学困生,听之任之发展,不但会让这些孩子放弃学习,抱着“游戏人生”的态度参加中考,影响前程,也会严重影响全班的复习进度和复习效果。

自去年9月底至今,本人对任教班级的十余名名学困生作了跟踪调查,通过家访、“一线通”平台的联系、问卷调查、考试小结学情分析、与学生座谈、家长会等形式,了解学困生的具体情况。现将本人的感悟体会做一番介绍:

一、学困生成绩落后、学习积极性的缺失的原因

1.基础薄弱,底子太差,进入初三阶段语文学习以应付为主。 这类同学往往由于小学阶段就对语文学习不重视,认为能识字、读课文就可以了,忽视了语文学习基本功的培养,造成进入初中后成绩下滑。

2.课业负担较重,语文作业完成敷衍了事,写完即“万事大吉”,水平无法提高。 初三复习阶段,由于各科均要面临中考,并且每天课表上至少有5至6门中考科目,作业量自然比较大。基础好的学生完成尚且吃力,学困生更可想而知。于是抄作业、应付乱写一气甚至不交作业等现象也就屡见不鲜了。

3.学习中的困难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以至于“积劳成疾”。 学困生在学习中常会有困难,而此类困难往往对其他学生来说又显得太过容易,如课文中的字音、某个课内已多次讲解过的文言文字词的释义或是某个作文片段的写作手法等等。很多学困生困惑且自卑,总觉得拿这类问题去问老师或同学会很没面子,长此以往,自然会在语文学习上形成“积劳成疾”的局面,成绩自然也就每况愈下。

4.评价机制的不合理使得学困生难以走出“泥沼”。 学生从初一读到初三,对其语文学习的评价主要来自于考试成绩。由于试卷难度的差异、学生个体的学情不同,这种评价方式显然不全面,难以达到真正的合理、科学,因此导致学困生学习积极性的流失也就在所难免。

5.家庭条件不能配合学习,甚至阻碍学习。 通过家访、电话沟通,并定期与班级学困生座谈,发现有相当多的学困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家庭不稳定、缺少家人对其学习予以关注。

二、初三语文复习阶段调动学困生学习积极性的具体措施

1.让学困生走到“舞台的中央”。 关注每一名学困生,对他们“不抛弃、不放弃”,让这些孩子感觉到自己被重视,没有被忽视。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道:“教师确实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在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为他打开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尊严感的泉源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

(1)备课时,关注学困生作业中的课前“预习提问”,确保每篇课文进入到最后教学环节,即探讨学生在预习环节时发现的问题时,都一定会有若干名学困生的提问被我编入PPT课件中,并在课堂上将其姓名其提问的问题投影出,让全体学生讨论。(2)课堂提问多关注学困生,确保每节课大部分学困生能被提问到。不少学困生基础薄弱、上课听讲不集中,往往答非所问或是无言以对,我作为教师在其思考时耐心等待并给予提示,在其回答时认真倾听,学生回答完毕后及时鼓励、表扬。(3)在每一次试卷讲评、作业反馈时,凸显学困生的“闪光点”。

初三复习阶段,检测较多。试卷批阅时,我会记下大部分题目的答得较好的和答得较差的学生姓名。大部分学困生的成绩并不理想,但只要有某位学困生某道题目做得较好,我就会记录下其姓名,等到讲解时给予表扬并让该名学困生介绍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树立其信心,努力缩小他们和其他同学的差距。

2.精心设计作业,重“质”轻“量”。 为了减少学困生应付作业、糊弄差事的现象,我会结合每天的教学,精心设计当天的作业,提高作业的质量和有效性,不搞“题海战术”。对次日交上来的作业及时批改,对学困生作业中的问题做到面对面交流,面对面二次批改,强化知识点的掌握,有效转变了“作业天天写,成绩老样子”的局面。

3.给每一名学困生指定一位学习帮手,及时解决其学习中的困难。 有位学困生的文言文水平较低,文言文测验成绩位列班级倒数,对文言文学习畏难情绪很重。2011年2月底进行了一次文言文单元测验,试卷上有一题是解释加点字词,共4个小题,分值为4分。全班43名学生,有3人全对得满分;38人只错一题,得3分;2名学困生其中一人得1分,另一人全错。差距如此之大让我心急如焚,但又分身乏术,无法专门为其补习。于是我在班上精心挑选了十余位语文底子较好、乐于助人的同学,与班级的学困生结成学习小组,及时在每一节课、每一次测验后能将一些看似简单的小问题予以解答。由于是同龄人,这些学困生少了很多顾虑,而且有了不懂的东西马上就能去问,效果甚好。

4.丰富评价机制,让每一位学困生“敢学”、“乐学”。 在初三复习阶段,我仍然坚持以下做法:让学生每周阅读课外文学作品并摘抄,课前5分钟文学作品朗读,将学生每周周记中的好句打印并在班级中展示等,挤出宝贵时间,开展语文活动:表演课本剧。让班级中的学困生大显身手。在这些活动中,我会多关注学困生、多给予他们机会,多给他们“露脸”的机会,多表扬、多肯定,让他们逐渐恢复语文学习的信心,带着饱满的热情重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后进生转化策略谈 下一篇: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要用心去经营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