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研究

时间:2022-08-25 08:26:55

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研究

[摘 要]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由于大学生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在激烈的竞争中明显处于弱势,越来越庞大的失业大学生队伍已经影响到了全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找出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并为大学生构建起一个相应的就业保障体系,以实现大学生的就业权利,在现阶段应属当务之急。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境;就业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4-0127-03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供求失衡的问题日趋严重,大学生的就业困境也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有必要在找出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之后,有针对性地为大学生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善的就业保障体系,这不仅是全社会的救助行为,也是对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治理之策。

1 当前大学生就业困境

1.1 就业率下降,失业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自1999年高校实行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趋严重已是不争的事实。据统计,最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每年以近百万的人数递增,2010年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已达到631万人。而相反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却从1996年的93.7%降到最近几年的70%左右。毕业人数与就业率这两个数字一增一减,很直观地告诉我们现今大量的大学生在毕业的同时就意味着失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1.2 就业成本高,大学生个人及家庭负担沉重

就业市场的严重失衡已经让每一位在校大学生都感觉到沉重的心理压力,以致让他们在大学正常学习阶段都很难专心于专业学习。媒体及其他途径不断传来的就业信息让他们感觉前途渺茫,产生就业焦虑。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人在校期间就已经成为“考证”一族,交了大量报名费和考试费去考取各种和本专业有无或无关的证书,以增加就业砝码。毕业实习的一年,几乎已经完全成为大学生和他们的家庭为找工作而奔波劳碌的一年。有条件的家庭,投亲靠友,拉关系、走“后门”,请客送礼,借此谋求工作机会。而更多的毕业生,就只能走南闯北,通过各种渠道,参加各种考试,到处去寻找可能的工作机会。而上述这些活动,都需要相当的成本,给毕业生身后的整个家庭也都造成了经济上的沉重负担。更有甚者,一些毕业生由于在毕业后几年内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自信心丧失,最终因为无法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而走向歧途。

1.3 就业背离职业理想,沦为权宜之计

即使是在已经就业的大学生当中,也还有相当一部分对自己的岗位并不满意,只是迫于形势的无奈选择。他们为了尽快谋得一个职位,以减轻个人和家庭的负担,被迫接纳了“先就业,后择业”的求职理念,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凑合着先找一个岗位勉强就业。但是,这种以牺牲个人职业理想为代价的就业方式,一方面浪费了高额的教育成本,另一方面对大学生的工作积极性也是一种打击,年轻人应该有的创新能力更是无从发挥。而且,在这种就业状况下,大学生对用人单位自然缺乏归属感,稍有风吹草动就会选择拔腿走人,因此必然隐含了更多的隐性失业者。

2 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分析

有观点认为,当前大学生这种就业难的状况单纯就是高校扩招的直接后果,因此不解决扩招问题,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就不可能得到改善。笔者认为不尽然!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来看,我国至今为止依然属于优质人才稀缺的国家,我国接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截至2009年也不过是5%~6%的水平,而发达国家早已超过了30%,即使是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也已经达到了16%。与我国经济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相比,目前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实际上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找出造成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真正原因,才是解决问题的必经之道。

2.1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

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十分严重。近年来,教育主管机关对各高校招生资格的认定很不严格,对于专业设置和招生数量也缺乏统一协调,完全放任由市场来决定。其结果就是,一些所谓热门专业人才培养过剩,而一些社会急需人才高校却无法提供。以法学专业为例,近几年求职难的问题就十分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依法治国”的基本治国方略得以确定之后,法学专业在学生和家长的心目中空前热门,在市场的主导下,这一专业的设置在全国各高校可以说是遍地开花,不要说在专门的法律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甚至一些与法学完全不搭界的理工类大学比如工学院、医学院、石油大学等都有法学专业的设置。这种不计后果的、低水平的专业重复设置,再加上扩招本身带来的学生素质下降、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必然造成学生培养与市场需求的脱节。

2.2 法律法规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区域和行业间差异明显

现阶段,我国保障和促进就业的法律法规也有一些,比如《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当中都有促进劳动者就业、保护劳动者就业权利等的相关规定。但是,这些法律都是针对全体劳动者制定的,且规定都过于原则化,在解决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上作用有限。而且,大学生首次进入劳动力市场,面对未来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必然会将社会保障作为择业的基本条件来考虑。但是,我国目前社会保障机制还很不完善,城乡之间,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间,城市中行政、事业和企业单位之间在社会保障待遇上都存在着巨大差异。社会保障的不公平必然导致就业的不公平,为了获得更好的社会保障待遇和更好的生存环境,大学毕业生当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滞留在大城市,竭尽所能去竞争那些在他们眼中稀缺的岗位。当前,报考公务员已经成为大学生们最热衷的事情,一些热门单位甚至出现了上千名大学生竞争一个公务员岗位的现象。

2.3 政府相关就业政策收效甚微

诚然,近年各级各地政府也都相继制定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试图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但是收效甚微。比如2009年研究生扩招5万,这样的措施显然只能暂时缓解部分的就业压力,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又比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其目的原本也是为了一方面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又能为西部地区输送人才,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繁荣。但实际情况是,西部地区由于城市化程度较低,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本来就比东部地区少得多,这种做法反而导致当地大学生及其他符合岗位需求的待业青年的就业机会被挤占,引发新的社会矛盾。而且,即便是一些有积极作用的政策,也会因为政策本身的不稳定性以及各级各地方政策的差异性而难以形成保障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

2.4 职业中介机构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服务功能

职业中介机构本应当为大学毕业生求职提供便利,但现实的情况却不尽然。一些职业中介组织巧立名目,向大学生收取各种费用,比如档案管理费、体检费、咨询费等,且费用连年上升,令求职不成、囊中羞涩的大学生苦不堪言,而对于那些本来就生活无着的贫困大学生来说就更无异于雪上加霜。更有甚者,一些不良的职业中介机构还与个别企业串通一气,虚假的用工信息,利用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心切心理,从中渔利。

2.5 企业等用人单位不积极配合甚至设置障碍

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开始正式施行,这部法律比较明显地体现了对劳动者一方的倾斜性保护。虽然这样的规定有其积极意义,但也直接导致了企业方用工成本大幅度提高,市场风险增加。企业本就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而现在企业为了规避风险,在用人数量上自然要严格控制,用工条件更加苛刻,这些都必然会增加大学毕业生的求职难度。与此同时,一些用人单位在招录大学生时还有一些明显的歧视性规定,比如提出一些与招录岗位无关的性别、身高、相貌甚至血型方面的特殊要求等。一些热门的诸如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国家垄断性企业工作人员等稀缺岗位,在现实中更是存在着严重的任人唯亲、、甚至贪赃枉法的现象,普通高校毕业生很难获得平等竞争的机会。

2.6 大学生自身素质及主观因素影响

大规模的高校扩招直接导致了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再加上许多高校在教学过程中课程设计不合理,重理论、轻实务,突出公共科目教学,忽视专业素质培养,导致学生在毕业时个人综合就业实力不强,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相当比例的大学生还是无法从“天之骄子”的心理暗示中解脱出来,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对自身能力的认识,以及对教育回报的要求等都决定了他们会有较之常人更高的人生期待。因此,很多大学生无法正确地进行自我定位,他们在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前一般都有一个自己拟定的就业期望值,而且这个期望值普遍都会高于就业环境的实际水平,这就必然导致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屡屡受挫。

3 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的构建

3.1 以市场为导向,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高校责无旁贷。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必须与市场需求相匹配,高校只有向社会输送专业素质过硬的毕业生,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各高校应当把改革原来不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当前的工作重点,改革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根据国家宏观政策和市场经济发展变化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招生计划,尽可能地避免某些专业人才严重过剩,某些专业人才却供不应求的状况。②以学生为主体,优化课程结构,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增加实务训练课程的比重。③改“宽进宽出”为“宽进严出”,尽量杜绝大学生在大学里“混日子”的现象,引导大学生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综合竞争力。④将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学校工作重点,建立专业化、系统化的就业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具体包括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对应职业范围,建立职业理想,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以及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等。有条件的高校甚至还可以与相关企业共同进行知识技能的交流与开发,校企联手打造就业创业的指导体系,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解决供需脱节问题。

3.2 完善社会保障的相关法律制度,将大学生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一方面,立法机关应当通过完善立法解决目前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的城乡差别、行业差别等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前文提及的大学毕业生在大城市“扎堆”,以及千军万马考公务员等现象,才能说服大学生们放心大胆地到基层去,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另一方面,可以直接将在校大学生纳入我国的失业保险体系,以保障那些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的基本生活,为他们创造更为宽松的就业环境。这种做法实际上既顺应了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有助于拓展我国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健全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以及完善我国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目前这一制度推行的主要障碍在于大学生没有收入来源,没有先行缴费1年,因而不符合我国失业保险条例关于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相关规定。但是,这一问题其实并不难解决。在当前的社会保险缴费制度下,学生个人、学校、国家可以构成在校大学生失业保险的缴费主体,学生个人的部分可由家长在缴纳学费的同时缴纳,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参照助学贷款的方式解决。学校的部分由学校在经营性收入中开支,国家再提供部分的专项基金。当然,如果将来能够实现社会保障的“费”改“税”,以税收的形式在全社会统一征收失业保险金,将更有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总之,只有当社会保障制度趋于完善时,大学生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才能得到保护,他们的就业观念也会随之改变,才敢于去追求更接近于自己职业理想的就业方式。

3.3 发挥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引导作用

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上,政府需要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各级各地政府应当通过制定调控政策、拓展就业领域、引导人才流向等方式,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均衡发展。政府可以采取的具体政策措施包括:①针对各高校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以促进教育改革的就业创业导向,同时对一些应用型专业学位设置,可以建立起以就业为标准的国家资格审查制度。②鼓励和支持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以青海省政府为例,在2010年年初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其中就规定民营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每吸纳一名高校毕业生,社保部门将按照合同期限给予不超过3年的岗位补贴、社保补贴和一次性奖励,国有企业将给予不超过2年的岗位补贴。③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府应该大力开展“创业培训进校园”、“创业培训进社区和乡镇”等专项活动,以便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可以及时获得培训和指导。对大学生提供的一些相对成熟的创业计划,可以由政府组织相关机构和人员进行评估,有选择性地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创业风险基金或小额贷款,并在一定阶段给予创业者税收等方面的优惠。④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网络。由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建立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网络,并定期在网上岗位信息,为大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⑤给予经济困难的大学毕业生必要的就业援助。比如对毕业离校未就业的大学生,根据本人意愿或用人单位需求提供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或者给予培训补贴,对于那些经济特别困难的毕业生还可以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等。

3.4 规范职业介绍机构的服务行为

第一,国家相关职能机构要加强对职业中介机构的跟踪调查,对涉嫌欺诈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追究行政乃至刑事法律责任。第二,劳动人事部门要定期审查职业中介机构的经营资格,核实岗位招聘信息,建立职业中介机构诚信档案,取缔非法职业中介机构。第三,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对那些非法的职业中介机构和中介行为要公开曝光,以增强大学生的就业安全防范意识。第四,作为职业中介机构,尤其是政府所属的人才服务机构,要从目前的诸如档案保管等低端业务逐步转向开发高端业务,并进一步向专业化、一体化服务提升。比如职业中介机构可以帮助大学生在创办企业、新产品开发、科研成果转化中寻找相关企业支持,可以在法律、政策咨询方面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搭建平台,甚至可以将其业务延伸到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及薪酬设计等咨询服务当中。总之,职业中介机构应当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的桥梁作用,努力通过各种手段实现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有效对接。

参考文献:

[1]中国历年大学毕业生人数统计[EB/OL].[2009-06-09]..

[2]历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表[EB/OL].[ 2009-05-23]. www.省略www.省略.

[3]王泽强.大学生就业难:是结构矛盾而非总量过剩[J].湖南社会科学,2009(3):150-152.

[4]张熙凤.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失衡与保障选择[J].改革与战略,2010(2):154-156.

[作者简介]张萍(1971―),女,广西兴安人,现任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法律系讲师、广西王莹文律师事务所律师,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社会保障法、行政法。

上一篇:论甲午战后中国商业性农业的发展 下一篇:浅析元代经商者的身份与阶层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