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提问

时间:2022-08-25 05:44:26

浅议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提问

【摘 要】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质疑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创新来自质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要创设情境,激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善于质疑,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语文;教学;提问

质疑意识是推动创新的原动力,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培养质疑意识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开发学生智力,使学生由学会变会学的重要方法。倡导新的学习方式,鼓励质疑,引导发现,解放学生的头脑和嘴巴,使他们敢想、敢说,用自己的方式解决疑问,这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也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迫切需要的。

一、对学生质疑问难的再认识

1.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质疑能很好地实现学生的完全自主、积极探究,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也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内驱力,激发其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课堂注意力。

2.勇于质疑、勤于质疑、善于质疑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这种习惯有利于学生的观察力、好奇心、想象力和主动性的培养。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确实,发现、创新都是由疑问开始的。有疑才有进步,正所谓“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质疑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创新来自质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要创设情境,激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善于质疑,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3.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质疑不但有利于自己语文能力的提高,也可带动其他学生思考,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对老师而言,也可依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一步了解学生,及时发现新问题,调整自己的教学,使得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4.学生的质疑可以促使教师不断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也可使教师认识到自己不是知识能力的权威者,从而正确看待自己的角色,更加民主平等地处理师生关系。

二、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质疑问难

1.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愉悦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达到彼此信任、彼此默契的配合,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学习中就可以自觉地投入,积极地质疑。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个性差异和智慧潜能,还要设法营造愉悦宽松的教学环境。具体要做到:

(1)教师要敬业奉献,做好表率。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其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教育教学实践中,学生对教师的道德品质、工作态度、专业水平以及教学方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作出评价,甚至把对教师的好恶表现在课堂上。“爱屋及乌”现象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表现得尤为突出。所以,教师应处处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用自身的良好威望影响全班,激励学生。平时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身体力行;要求学生遵守的,自己要以身作则。这样学生会完全地信任老师并能积极主动地质疑问难。

(2)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教师要与师道尊严的传统教育观念彻底决裂,确立学生主体观念、师生平等观念、学术和教学民主观念,倡导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和学术探讨氛围,支持和鼓励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大胆质疑、争论,使学生不但会质疑、敢于质疑、敢于提问,而且能把质疑当做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教师面带笑容和面无表情时课堂气氛截然不同,如果教师情绪高昂、语言精当、语汇丰富,就会使学生以热烈饱满的情绪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踊跃地质疑问难,从而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

(4)营造开放性课堂,形成愉悦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到见解,让学生思维得到解放,允许学生标新立异,鼓励他们积极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同时要关心、帮助每一个学生,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和获取成功的可能,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

2.方法指导。让学生大胆质疑不是让他们漫无边际地胡思乱想,随心所欲地求疑发问,而是要在教学目标的范围内,在教师积极指导下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质疑。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1)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质疑。例如教授某一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对题目质疑,也可对文中的某些语句提问,还可对文章中的关键人物提问。一般情况下,在预习前都要把文章学习的目标和重点告诉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有的放矢,合理地质疑。

(2)引导学生课堂探究质疑。如果在课堂上教师不做引导,学生的质疑可能很乱很零碎,不利于教学。为此,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对文中的疑难字词、语句提出问题,进而引导他们对文章的结构、主题、作者的感情或文章的写法等大的方面进行质疑,这样由简单到复杂,一个环节扣一个环节,整个课堂会活而不乱,学生的思维、回答就会有条不紊。

总之,要把学生的质疑作为改进教学的一种方法,通过质疑提问使学生养成爱思考和善于质疑的良好习惯。同时,教师要树立教学相长的观念,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虚心向学生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也要抱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坦诚虚心态度,和学生共同研究切磋,直到把问题解决。作为教师要有宽广的胸怀,对学生“热爱老师,更热爱真理”的举动应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新课程理念就会比较容易地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当中。

上一篇:班班通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小学语文的识字与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