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疏花处理和保花技术分析

时间:2022-08-25 02:35:27

荔枝疏花处理和保花技术分析

摘要20世纪90年代中期,广西地区荔枝产区迅速发展,在农民增收、改善生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荔枝种植过程中,部分群众采用传统丰产稳产管理技术方案,造成开花多但坐果少甚至绝收的情况,因此做好荔枝疏花、保花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基于此,以广西地区荔枝种植为切入点,详细分析荔枝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具体的疏花处理与保花技术,为农户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荔枝种植;疏花处理;保花技术

广西地区荔枝种植有着上百年的历史,以前农户都是采取零星种植的方式,即房前屋后种植,长期以来未能形成规模化与商品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过十数年发展,目前荔枝种植已初步形成规模化、良种化及商品化。实际种植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荔枝产量与质量存在一定问题。本文中主要分析荔枝疏花处理与保花技术,为增产增收提供依据。

1广西荔枝种植概况

广西是我国荔枝第二大主产区,在当地水果产业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广西地区荔枝种植范围极广,除桂北及高寒山区9个县外,其余地区均有荔枝种植[1]。本文主要介绍灵山荔枝。灵山荔枝主要指的是广西灵山县的荔枝,该地区荔枝种植历史悠久且品种优良,其中最出名的是桂味荔枝,存在大量百年荔枝树,品质较好,也出现千年香荔树。截至2016年底,灵山县荔枝种植面积达4万hm2,产量13万t,其中种植面积最为广泛的是妃子笑、灵山香荔、三月红及黑叶等。灵山县处于广西南部沿海环北部湾经济区的腹地,东邻浦北、南连合浦、西接钦北,处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典型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县内主要为丘陵与平原,土地肥沃,河流纵横且山川秀丽。灵山地区大部分土地都是花岗岩赤红壤、砂页岩赤红壤,90%以上的土层厚度超过1m,pH值、有机质含量、含氮磷钾量等适合荔枝成长。一年阳光充足、太阳辐射强、气候适宜、无霜期较长且雨水充沛,适合亚热带水果生长。这些独特的条件,让灵山县成为适宜荔枝生长的黄金地区,出产的荔枝味道优良。

2荔枝疏花处理要点

荔枝开花习性与品种有关,疏花技术与品种存在联系,不同品种的疏花基础存在一定差异。荔枝果树开花期会消耗大量营养,如果不能及时采取疏花处理措施,会造成花量过多、花期延长情况,出现营养消耗过多情况。此时如果不控制花量,直接造成后期频繁落花落果的情况。疏花处理的根本目的就是清除多余花蕾,减少花期对果树营养的消耗。常用的疏花处理技术有两种,即人工法与药物法。

2.1人工法利用

人工方法减少花穗数量,控制花蕾数量。疏花时机一般选择扬花达5%~10%时进行,按照疏掉基部、尾端、留中间的原则,通常花穗15cm时剪顶即可。其缺点在于,当花蕾批次过多时,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精力,且效率偏低,很容易错过农时,影响荔枝产量与质量。

2.2药物法药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考虑花蕾不同阶段的耐药力,以此为基础配制合适浓度的药剂,最好花穗上保留耐药力最强的花蕾,其他耐药力较弱的花蕾全部脱落,实现控制花蕾数量、保证荔枝产量的目的。壮花阶段将10~15g多效唑溶于15kg喷液中,这种作法较为安全且效果显著。乙烯利喷施时注意考虑天气状况,适当调整喷液浓度[2]。这种方法可以减少雌雄化批次,但不能有效控制花穗数量。药物法的优势在于解决了人工供求关系紧张的矛盾,降低生产成本;药物法后仅留下一批果实,可以提前上市与完成采收。

3荔枝保花保果技术

3.1保花技术

3.1.1施花前肥荔枝花前肥主要为磷钾肥,控制氮肥数量,否则会出现花穗带叶或过长,影响坐果,同时生长点大量分泌促进生长的激素,根系与枝梢快速生长,大量消耗果树营养,造成大范围落花落果。花前肥在花芽萌动且花出现白点后立即施加,通常挂果50kg的荔枝施加0.5kg复合肥或0.5kg尿素+0.5kg氯化钾+0.5kg过磷酸钙。施肥方法:沿着树冠滴水线开挖环状沟,将肥料撒在其中并用土覆盖。也可以选择雨后土壤湿润时施加,加快根部吸收。如果花穗抽生期遇到干旱天气,要及时灌溉或对果树淋水,确保花器官正常发育,将雌花比例维持在合适范围内,保证花穗质量。一般灌水时,每株果树灌水50kg左右即可。3.1.2避免沤花荔枝开花前若遇到连绵阴雨天,需要种植户及时摇花,将果树上凋谢的花朵与积水摇落下来,减少花穗因积水发霉死亡,减少侵染霜霉疫病的概率。如果高温天气下雌花盛开且吹热西南风,柱头极易干枯凋谢,不利于授粉进行。此时要在8:00—10:00与15:00—16:00将清水喷向树冠与花穗,同时向地面淋水与灌水,保证空气湿度,达成降温与保湿的作用,方便授粉[3]。3.1.3增加授粉机会第一,果园放蜂。荔枝果园放蜂最理想半径为50~70m,通常6年生荔枝每0.27~0.40hm2放蜂一群,15年生果园每0.07~0.13hm2放蜂一群。需要格外注意的是,放蜂期间严禁喷洒农药。第二,人工授粉。选择雌花盛开的晴朗午后,利用湿毛巾在盛开的雄花上轻拍,接着将蘸有花粉的湿毛巾置入水中,重复多次后可以获得一种淡黄色的花粉水,在水中加入0.5%白糖后,立即将其喷洒的雌花上。整个过程将时间控制在20min以内。也可以直接摇晃果树,将雄花花粉摇落提高授粉率。

3.2保果技术

3.2.1激素、刻伤一是激素保果。雌花谢花后的3~5d内,也就是雌花二次开放时喷洒激素,第二次激素喷洒在25d后。激素主要有:0.6~0.7g防落素+15kg水;5000~10000倍15%天然芸苔素液;0.075~0.12g2,4-D+15kg水。二是刻伤保果。目前采用的刻伤保果方法较多,主要有环割、环剥及环扎等。谢花后10d左右开始刻伤,主要位置为幼树、壮树二、三级枝,整个过程中注意不要伤到果树枝干的木质部,仅在韧皮部刻伤。环剥与螺旋环剥的伤口宽度保持在0.2~0.3cm最佳,环扎则可以直接选用16号铁线绑扎。3.2.2疏果、套袋通过疏果可以提高单果质量与品质,促使果穗紧凑美观,降低采收阶段果穗整理的工作量。疏果一般在荔枝第二次生理落果后进行,将果树上存在的病果、虫果、畸形果与零散果剪掉,确保每穗果量适中,通常最合适的数量为20~25个。荔枝套袋可以降低病虫害,同时减少农药污染,大幅度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早熟,同时保证品质。一般采果前20~25d套袋,套袋前提前喷洒72%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药水干后开始套袋,选择专用纸带和无纺布袋,完成套袋后记得扎进袋口,避免影响荔枝套袋效果。

3.3病虫害防治

3.3.1霜疫霉病主要集中发生在花期与果实成熟前,造成大量落花与落果。其防治手段为喷洒针对性的杀菌剂。重点防治时间段为花期、幼果期及成熟前。荔枝花期若是遇到阴雨天,可以选择摇树的方法降低病害。3.3.2荔枝蒂蛀虫这是荔枝的一种主要害虫,特点为面积广、危害大且损失重。其防治手段首先就是减少果期虫源,其次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前者可以通过控制冬梢、保护春梢与花穗的方法,减少荔枝蒂蛀虫繁殖与生长。第二次生理落果高峰后期开始进行预测预报,也就是通过查蛹,当各代成虫卵羽化率达到40%~80%时喷洒药物,消灭成虫及初孵幼虫。3.3.3合理修剪在春冬季节,应及时修剪荔枝树的病虫枝、交叉枝、过密枝,对于果园情况,应在春季修剪大枝,对密植园进行间伐,使荔枝树体成心形,保证枝梢健壮,通过修整改善通风和透光情况,从而形成良好的树体结构[4]。在夏季荔枝树生长旺盛的季节,应及时处理树梢的抹芽,切断害虫的繁衍食物链,破坏病虫害的生长环境,从而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4结语

荔枝种植过程中做好疏花处理,借助保花技术,有助于提高坐果率,为荔枝增产丰收奠定基础。荔枝种植户应该不断学习各种新的种植技术,更新种植理念,打破常规,借助先进科学技术促进荔枝产量与质量提升。本文中详细分析关系地区荔枝种植过程中疏花处理与保花技术要点,希望可以为一线农业工作者及农户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吴志祥,王令霞,陶忠良,等.荔枝花芽分化期间树体因素对花芽分化的影响[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34.

[2]梁文.贵妃红荔枝开花与落果特性研究[J].亚热带植物科学,2016(4):78.

[3]李国良.肥料运筹对荔枝生长、品质及产量影响[J].热带作物学报,2011(1):81.

[4]李伟才,张红娜,舒波,等.成花诱导期喷施烯效唑和赤霉素对荔枝叶片叶绿素荧光特征的影响[J].热带作物学报,2014(12):92.

作者:李家斌 单位:广西灵山县武利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上一篇:公路路基沉降施工技术分析 下一篇:云计算技术在IDC系统的应用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