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之音”

时间:2022-08-25 02:09:12

古老而神秘的湘西,历来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孕育着灿烂的多元文化。自从“2006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在国内外引起轰动效应,“藏在深闺人未识”的靖州苗族歌便揭开了头上的面纱,以原生态的艺术魅力从湘西大山走向了中国民族音乐殿堂。2006年,靖州苗族歌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和2007年,两次应邀参加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和华夏清音中国民间音乐展演;2010年5月,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曾做了为期一周的专题展播。贺绿汀、白诚仁等音乐大师都誉它为“民族瑰宝”、“天籁之音”。

这种充满原汁原味的民族艺术,向世界展示的已不仅仅是音乐,而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今天我们来研究它,不仅因为它独具的艺术魅力,更由于其中蕴涵着深厚的社会学价值。

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

靖州“锹里”,地处湘西南边陲,与贵州相接。这里一直是苗族同胞的聚居地,距今有五千多年历史。据说,他们是传说中的盘瓠的后代,而后的“九黎”,而后的“三苗”及“荆楚”、“武陵蛮”、“五溪蛮”、“飞山蛮”等,一代又一代,由于封建统治者的压迫和歧视,被迫迁徙深山老林,从而形成了今天的三锹苗族,也形成了“锹里”苗族自成一系的历史文化。于是,当我们听到歌中的“歌”、“开天辟地歌”、“祭祀礼仪歌”等,除了惊叹这个中国最古老民族之一的历史,更被它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所震撼。

“锹里”苗民勤劳淳朴、爽朗豪放,是个“以饭养身。以歌养心”的民族。千百年来,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单纯生活,使苗族先民对鸟鸣、蝉唱、流水、林涛等大自然“和声”,对生产劳动、狩猎中发出的音律,由兴趣而联想而模拟,最终创造出高低重叠的悦耳歌声,创造出优美的旋律与和谐的和声,创造出独具韵味的苗族歌鼙。因此,歌不仅是“锹里”苗民族群生息纪事、人际情感交流、本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更是他们日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生活方式。

我们终于知道,当黄河流域的华夏祖先们熠熠生辉时,被他们视为“蛮夷”的西南少数民族同样拥有着璀璨的文化;我们终于知道,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正走出黄河流域,迈向了一个更为广袤的空间。而靖州苗族歌则正是“原生态多声部民歌的活化石”。

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

苗族歌是靖州“锹里”苗族社会生活的浓缩。在没有文字的年代里,学歌是与当地族群彼此认同的根本手段,对歌是与外寨交往及婚恋的主要途径,教歌是自觉记忆并延续族群历史的主要方法。因此,以歌为必要环节的各种民俗活动深深渗透到“锹里”苗族的社会生活当中,喜庆节日以歌相贺,男女相恋以歌为媒,生产劳动以歌互助,历史文化以歌相传。年轻者在歌唱中相识相知,年长者在歌唱中叙旧摆古,矛盾纠纷在歌唱中化解,礼仪款约在歌唱中形成。这些茶歌调、酒歌调、饭歌调、山歌调、担水歌调和三音歌调,正是他们民族习俗的真实写照。

如茶歌、酒歌。就是喝茶、饮酒时所唱的歌曲。苗民生性豪爽,热情好客,在各类喜事活动的宴席上均以歌助兴。他们用歌相互祝贺、相互夸赞,表明结交之诚,抒发友爱之情。这时的群体对唱,尤其带有赛歌性质。曲调嘹亮奔放,激越昂扬,富有气势。表露出苗家人粗犷、豪爽的性格。

山歌,也称“情歌”,就是苗族男女青年“坐茶棚”、“玩山”谈情说爱,交流感情时对唱的歌。在三锹苗族,每个村寨附近都有一个专供青年男女自由社交的场所,叫做茶棚。每逢农历“戊日”,苗家姑娘便穿新戴银,三三两两地在寨边等着外寨小伙子来茶棚对歌。男女各坐一方。形式有唱有和,韵律有起有落,节拍有快有慢。茶棚对歌达到高潮时,全寨男女老少都到茶棚边围观聆听,歌声、笑声、掌声连成一片,一派幸福喜悦的情景。经过初次会歌后,男女青年还要多次相约到茶棚对唱,逐渐建立感情后,姑娘小伙会互赠信物,私订终身。

而“担水歌”则是苗族男女青年结婚的第二天,新娘到井边担水过程中所唱的歌曲。担水时男方要选出三个后生,陪同新娘和伴娘前去,新娘在伴娘和后生的陪同下,挑着水桶,唱着“担水歌”缓缓而行,每走五六步,便要停下来男女对唱一段。虽然水井不远,但一唱一和至少要两个多小时才能结束这一活动。

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看

由于苗族历史上没有本民族文字,文化的传承延续主要靠口头相传,因此,歌实际上就是靖州“锹里”苗族的“口头”文学。

然而。靖州是一个苗族、侗族和汉族杂居的地方,方言除了苗语,还有侗语和汉语。于是,歌鞋用什么语言才能保持自己独特的文化便很有讲究。歌的语言是以“锹里”风冲寨吴姓苗族土语为标准,其他姓氏语言为辅的“酸话”。这是一种与当地汉语方言不同的汉语土语,语音有的和当地汉语方言相似。有的很不同。

这种语言的特质,既为我们保存了一个民族的历史,也为我们保存了一个民族的文化。更有趣的是,在长期的传承中,歌用苗语不好唱,用侗语不顺口,只有用“酸话”唱才舒服顺口,也容易学会,从而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在表现方式上,歌歌词主要采用比兴手法,与《诗经》异曲同工。同时多用拈连、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并且联想丰富,旁征博引。蕴涵哲理。如山歌歌词“山歌不唱放在肚,有酒不筛闷在壶”,开头就是采用民歌中常见的兴的手法。而“辰时属龙午属马,午时跑马到良园。千里得听香花草。万里得听花朝阳”则兴中含比,与夸张相结合。含蓄地表现了青年男子对爱情的追求与向往。

在结构上,歌墼大多为七言四句,二、四句末字一般讲究押韵,一对一答精彩纷呈。苗族歌的歌词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涉及历史故事、祭祀礼仪、生产劳动、婚姻恋爱、劝事说理、唱咏风物等方方面面,具有较高的民间文学价值。

从音乐艺术的角度来看

靖州苗族歌是一种独特的多声部民歌,它没有器乐伴奏,也没有舞蹈助兴,只有单纯的人声演唱,是由大自然的声音演变而成的地地道道的原生态艺术。“”字比较少见,从字面上理解为击鼓的声音,实际上,在当地语言中。“”字是“上台阶、步步登高”的意思,说明苗族歌高低起伏、音域宽广的特点。

从音乐的表现力来看,歌的音律和音程个性特点极鲜明。和声音程跳动不太大,多为纯四度、纯五度、大小三度和二度,其中犬二度的运用极有特色;音域较宽;演唱时,“3”、“4”音的逐渐下滑;音的起调自由,多由领歌者行腔定调,节奏、节拍变化多样,混合拍子较多,连音和弱起的现象也很常见;曲体结构均为复乐段。

歌唱时采取由低至高、由轻至重、由少至多的递进形式,多以单人低声部起歌,中、高声部后进入。和声音程为大、小三度或纯四度,旋律多为级进,歌声悠扬婉转,韵律优美,属于复乐段。这种民歌曲调朗朗上口,情绪较为开朗。乐句拉腔中几个声部相互交流。有极强的动感。其他声部先后进入,多个声部相互交替流动。

在演唱技巧方面,苗族歌多采用无人指挥多声部合唱形式,先由一人讲歌。相当于作词人。然后一人起歌定调,相当于作曲人和领唱人,再大家一起合唱。领歌人主要担任高音声部的演唱。和歌时由低音歌手在一个主音上依靠循环呼吸的方法唱一个持续低音,高音歌手则带有即兴色彩演唱中高音。中高音之间此起彼伏,与低音形成和谐映衬,音调相差3~5度不等,最多可以达到六个层次的音调。像《饭歌》、《酒歌》、《茶歌》等多声部歌曲,虽然声部大多固定,但每个声部中,却给演唱者留下了任意发挥的空间。男声部高音可“喊”可“吼”,明显带有混唱的痕迹。尤其酒后兴奋、演唱人员众多时。“混唱”现象更为突出,有的“喊”得极高,有的则较低;有的先唱,有的则随后跟和。不仅层次感极鲜明,而且形成一种波浪式的级进,确实堪称高超的民间音乐演唱艺术。

中国有句古话叫“乡音难改”。又说“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音”、“锣鼓不出乡,各是各的腔”。然而按一般规律来看,区域面积越大,民歌的个性色彩越鲜明,差异也越彰显;反之,则个性色彩越模糊,差异越细微。地区面积与色彩浓度大多是成反比例关系。但是,苗族歌与相邻的黎平县侗族大歌相比,除了“领歌”形式略同,在音调、和声、曲体结构、演唱风格、演唱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不仅如此,即使与同属靖州的平茶镇沙坝、铁炉的侗族同胞也不能会话对歌。这种与地域性相结合的民歌色彩,明显凸显了当地苗民对自己的地域性音乐之钟爱所引起的排他性。然而正是这种形式多变的唱腔、和谐悦耳的音韵、优美生动的比喻,充分显示了苗族文化的深厚底蕴,表现了苗族人民的无限智慧,极有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

(作者为怀化学院教育系讲师)

编校:董方晓

上一篇:上古到商周中国古琴文化功能的演变 下一篇:网络时代民族文化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