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时度势执政兴国论文

时间:2022-08-25 01:35:31

审时度势执政兴国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党中央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认识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抓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解决好发展这个大问题、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离不开发展、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并非只是经济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等,具体请详见。

设作为主要议题,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认识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体现了我们党审时度势、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体现了我们党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的坚强决心。总结我们党55年来的执政经验,其中一条就是必须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治国理政,千头万绪,首先抓什么?人民利益,丰富多样,抓住什么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关键是要抓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解决好发展这个大问题。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任务异常紧迫、重要。发展,始终是解决我国问题的关键。邓小平明确指出: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我们所做的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要发展自己;归根到底,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邓小平的发展思想,并把它用于执政兴国的实践中,提出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总书记同样也很重视发展,而且更加注重发展的内涵,提出了科学的发展观。

的确,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执政,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逐步推进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政权稳定。党要承担起执政的重任,就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就能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落实,使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正因为如此,作为长期执政并肩负领导国家建设责任的党来说,就应该把发展作为执政当中最关注的课题、最主要的任务、最优先的日程,竭尽全力处理好,解决好。从这样的意义上来说,坚持还是不坚持发展,是一个关系到党怎样执政、执政干什么、怎样执好政的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是否顺应历史潮流和发展规律的问题。

在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都上了一个新台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仍然是一件事关全局的大事。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离不开发展;振兴中华民族,增强我国国际地位,离不开发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增强社会主义的生产力,离不开发展;解决国内各种问题,保持稳定局面,做到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离不开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离不开发展;解决,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离不开发展;发展依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正因为如此,同志多次强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过去20多年,包括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我们都紧紧抓住发展不放。面向未来,我们仍然要把发展摆在首要的位置上。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并非只是经济的发展。发展应该是健康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认真研究和解决中国发展的许多重大问题。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如果说“发展才是硬道理”更多地包含的是经济发展的话。那么,科学的发展观则并非只是经济发展,而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达到了总体上的小康水平,这个成就是伟大的,是来之不易的。但客观地说,目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也不少,比如说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东部与西部相比,人均GDP1991年差距为1.86倍,2001年扩大为2.44倍;上海与贵州人均GDP1991年相差7.3倍,2001年扩大为13倍;农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990年相差2.2倍,2000年相差2.8倍,2001年相差2.9倍。三大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持续扩大。此外,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不断加剧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关键一条就是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又是有重点的,是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更加突出地强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强调城乡的协调发展,强调区域的协调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更加突出地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宏观调控,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改革创新,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解决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人是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和实践主体。我们谋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最终目的和最高价值是为了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同时最广大人民群众也是我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所依靠的最主要力量。所以我们党提出了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所谓全面发展,就是经济、社会和人各个方面都要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反过来,只有实现了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才能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协调发展包括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目前我国的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包含着丰富的内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属于社会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和谐、民主法制、精神文明、社会结构等等都属于社会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点是社会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重点是解决“三农”问题;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是加快中西部发展。

4、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时,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和社会承受力。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又不能牺牲后代人的利益;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循自然规律;即要讲究经济社会效益,又要讲究生态环境效益。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5、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统筹兼顾,就是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随着结构调整和改革的深化,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必须从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做好“五个统筹”,既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总之,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发展的人文特征,更加注重发展的整体协调,更加注重发展的持久永续,更加注重发展的多样性。

科学发展观是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既继承和坚持、又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发展的思想,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它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更加全面,实现了执政理念的一次重要的升华。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妥善应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快更好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上一篇:解放思想集中精力经济建设论文 下一篇:反垄断法维护市场有序竞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