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碳酰胺联合红外理疗治疗不孕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

时间:2022-08-25 11:16:27

【摘要】 目的 探讨过氧化碳酰胺输卵管通液联合腹部红外理疗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应用氧化碳酰胺输卵管通液联合腹部红外理疗治疗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74例作为观察组,于月经来潮的第3天抽血查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月经干净3-7天后,采用过氧化碳酰胺输卵管通液,辅以下腹部红外理疗,同时应用阴道B超观察输卵管通畅情况。于下次月经来潮的第3天再次抽血查FSH、LH。选择正常女性70例作为对照组,无特殊治疗,连续两个月于月经来潮的第3天抽血查FSH、LH。比较两组人群的FSH、LH有无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SH显著增加,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2.14,p=0.034),LH变化无意义(t=0.13,p=0.897),观察组FSH显著高于对照组(t=2.07,p=0.04),LH无变化。结论 过氧化碳酰胺输卵管通液联合红外理疗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能改善卵巢功能,促进排卵,增加受孕机会。

【关键词】 过氧化碳酰胺;输卵管阻塞;红外理疗

近年来,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和人工流产的逐渐增加,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发病率逐渐增加。2009年以来,我院采用过氧化碳酰胺输卵管通液联合腹部红外线理疗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1],取得很好的效果,患者的受孕率显著升高。本文研究这一治疗措施对卵巢功能有无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院妇科门诊应用氧化碳酰胺输卵管通液联合腹部红外理疗治疗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74例作为观察组,选择正常待孕女性7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人群的年龄、孕产次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 方法 观察组于月经来潮的第3天抽血查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月经干净3-7天后,采用过氧化碳酰胺输卵管通液,辅以下腹部红外理疗,同时应用阴道B超观察输卵管通畅情况[1]。于下次月经来潮的第3天再次抽血查FSH、LH。对照组无特殊治疗,连续两个月于月经来潮的第3天抽血查FSH、LH。比较两组人群的FSH、LH有无差异。

1.3 统计学处理 本文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数据,采用t检验。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FSH治疗前后分别为(7.1±9.4)U/L、(10.5±9.9)U/L,LH治疗前后分别为(3.1±8.4)U/L、(3.3±10.2)U/L。对照组FSH治疗前后分别为(6.9±10.5)U/L、(7.1±9.8)U/L,LH治疗前后分别为(3.8±9.1)U/L、(3.7±10.2)U/L。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SH显著增加,与治疗前比较有意义(t=2.14,p=0.034),LH变化无意义(t=0.13,p=0.897)。治疗后,观察组FSH显著高于对照组(t=2.07,p=0.04),LH无变化,见表1。

3 讨 论

输卵管阻塞是最常见的不孕原因。2009年以来,我们采用过氧化碳酰胺输卵管通液辅以腹部红外线理疗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疗效显著,副反应少,病人依从性高[1]。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同时发现,治疗组患者受孕率及双胎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因此,我们考虑,上述方法可能对卵巢功能有一定影响,促进了排卵,从而增加了受孕率。经过本研究,我们发现,治疗后FSH显著升高,于治疗前及对照人群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

发生这一现象的具体原因不详,估计与以下原因有关。过氧化碳酰胺是临床上治疗低氧血症的药物,是强氧化剂,能迅速分解为水和氧气,在输卵管内提高局部的氧浓度,同时,这一过程能产生大量的热能[2]。因此,它的热疗作用能改善血液循环,高浓度的氧能促进组织的修复再生杀灭厌氧菌[3]。红外理疗仪是应用红外线辐射效应产生热能,红外线穿透力强,直接作用于盆腔,提高盆前脏器的温度,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4]。两者共同作用,改善了盆腔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使卵巢的血液供应得到显著改善,提高了卵巢血供的氧含量,高浓度的血氧加速了卵巢内生殖细胞的生发功能,通过卵巢-下丘脑轴的某种关联,分泌FSH,促进卵泡发育,从而增加了受孕几率。

因此,过氧化碳酰胺输卵管通液辅以腹部红外线理疗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除了具有疏通输卵管,治疗不孕的作用外,还有改善卵巢功能,促进排卵,增加受孕机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延新.过氧化碳酰胺联合红外理疗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2,2(4):17-18.

[2] 张新玲,黄冬梅,尹玉竹,等.注射用过氧化碳酰胺声学造影对输卵管阻塞的诊断价值[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2(5):291.

[3] 周贤琼,李九凤,温培谱,等.过氧化碳酰胺声学造影与泛影葡胺造影在不孕症诊治中的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5):2162-2163.

[4] 刘丽,贺彦.中药治疗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5):625-627.

上一篇: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内镜检查和选择性动脉造影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