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语文作业传承育人者教学理念

时间:2022-08-25 09:38:20

学生语文作业传承育人者教学理念

【摘要】布置作业、批改作业是我们重要的教学内容。从学生作业中能够反映我们的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它就像一面镜子,可以照出教育工作的全貌来。因此学生的作业本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重点。

【关键词】作业; 镜子;学习态度;工作责任心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语文教学不管是教改还是课改,改来改去,学生的作业都不可取消。学生要通过完成一定量的作业来巩固所学的知识,来提高思维能力,来培养良好习惯。学生学得如何,教师工作态度怎样,学校管理是什么状况,教改、课改的步伐是大是小,都可以从学生的语文作业中反映出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句很精辟的话:“学生的练习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镜子。”这句话引起我们的反思,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是怎样看待学生的语文作业的。俗话说滴水见太阳,一本语文作业本也同样可以照出语文教育工作的全貌来。

一、透过语文作业,可以看到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和习惯

学生的语文作业就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会照出美的,也会照出丑的;会照出亮的,也会照出暗的。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教育战线大搞应试教育,一切以升学为中心,考试就是指挥棒,学校大搞题海战术,一门学科的语文作业就好多套,语文作业的一角上标着“甲”、“乙”、“丙”、“丁”,或“A”、“B”、“C”、“D”,以避免混淆。光从这一套又一套的语文作业,就可以想象到学生的学习负担该有多重。这成套成套的语文作业,也向教育主管部门敲响了警钟,教育再不改革,学生再不减负,后果会不堪设想。

于是出现了课改,出现了高效课堂,出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生的过重学习负担终于被减了下来,学生的语文作业不再是题海战术的牺牲品,而成了测评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好助手。语文作业上的内容不再死板、教条、一刀切,而是多样化、灵活性,具有实用价值,体现创新精神。通过语文作业的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和习惯也会发生良性的变化。

学生的学习态度可以通过语文作业反映出来。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作业就认真,书写就工整,眉目就清晰,完成就及时,订正就慎重,本面就整洁。反之,作业就马虎,书写就潦草,眉目就不清,完成就不及时,订正就不慎重,本面就不整洁。其次,学生的学习习惯也可以通过语文作业反映出来。例如,认真细致的习惯、一丝不苟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有始有终的习惯、有疑就问的习惯、知错就改的习惯、雷厉风行的习惯、讲究整洁的习惯等都可以通过语文作业看出来。另外,还可以从一叠语文作业看到班级的整体水平和团队精神。比如,一叠本子,书写都很认真,本面都很整洁,订正都很慎重,有的还专门备了错题集,给错题建立档案,这就反映出整个班集体的整体水平是很高的,团队精神是很突出的。

这些习惯的养成,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严谨认真、勤于思考、勤于动手的性格特征。

二、透过语文作业,可以看到教师的形象和工作责任心

既减负,又增效,这是高效课堂带来的福音。在进行课改的今天,语文作业不再是束缚学生手脚的镣铐。过去,学生在学校里有做不完的作业,回到家里,还被父母逼着做作业。学生所有的休息时间几乎都被作业塞得满满的。学生只得被动应付,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学生成了木偶,没有思想,没有自由,被一条无形的线牵着走,身心健康也受到严重摧残。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语重心长地告诫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允许‘反复咀嚼’已经熟知的东西,以免引起少年对知识的冷谈和轻蔑的态度。需知少年们希望感到自己是思考家,而不是再现知识的机械仪器。如果我们确知全体学生已经很好地掌握了某一个教材,那就既用不着布置课后去学习它,又用不着以其他方式去复习它。”

学生的语文作业就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不仅仅用来照学生,也是教师工作责任心的体现。教师的工作责任心一般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作业有没有提出严格要求,二是对学生的作业有没有及时批改,三是有没有与时俱进,致力于教改,在减负上下功夫。有爱心和工作责任心的教师,不会随意布置作业、滥布置作业,把学生压得喘不过起来,而是精心选择,符合实际,把握分寸,体现教改,切实可行,留有余地;不会惩罚学生,罚抄作业,从而使学生望而生畏、厌恶作业;不会动辄撕掉学生的语文作业,以发泄内心的不满,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有损教师自身的形象。

教师对语文作业的严谨、灵活和认真的态度,学生通过作业会有深切的体会。学生会在下一次的作业中感受到教师的愿望和叮嘱,认真完成作业,形成很好的默契和互动。这里面潜在的体现了教师人格向学生人格的教育传递和继承。

三、透过语文作业,可以看到学校语文教育教学的管理和改革

学生的语文作业也可以看到学校语文教育教学的管理和改革。学校语文教学管理得好,学生的语文作业就会既规范又灵活,作业量会很适中,对作业的要求会很严格,没有随心所欲、应付了事的痕迹。同时,还可以看到学校教改的步伐。如语文作业中用问题的形式出现,作业内容既有统一的,又有学生自主选择的;既有课内的,又有课外的;既有动脑思考的,又有动手操作的;既有现成的,又有创新的;既有显性的,又有隐性的。

在语文作业中,可以看到学校的管理和改革措施被有效的实施了,而不是流于形式,在本质上却是换汤不换药。这里面潜在的体现了教学管理者人格向学生人格的教育传递和继承。

学生的语文作业是一面镜子,它能照出学生、教师、学校的面貌,也能照出教育的过去和教改的现状。学生的语文作业体现的是学生、教师、教学管理者的沟通和交流,是一种人格的传递和塑造。它不仅仅只是传递知识,更多的是传递人格、人性和文化。

作者简介:张隽英(1977- ),女,汉族,云南昆明人,任职于昆明市第十二中学,中教一级。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上一篇:浅谈如何使初中生语题规范化 下一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误区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