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说古诗歌中的“错怪”

时间:2022-08-25 09:32:26

【前言】例说古诗歌中的“错怪”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长拟求闲未得闲,又劳行役出秦关。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司空图《漫书》)诗人离开家乡,感到异乡的语言和故乡的语言差别越来越大,唯有莺儿的啼叫和故乡山中的莺啼极其相似,因而触起乡思。诗人恨鸟不改“乡音”,其实是恨人改了“乡音”,把听不到...

例说古诗歌中的“错怪”

“错怪",就是不该责怪而责怪。古诗歌中,往往运用“错怪”这种看似逆情悖理的写法,来倾吐人物内心的强烈情感,抒发诗人胸中郁积的忿懑。

“错怪”表爱情。“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金昌绪《春怨》)这个女子因怀念在辽西的丈夫,期望在梦中相遇,倾吐别后衷情。可美梦竟被清晨的黄莺啼鸣声惊醒了,所以她满腔恼怒把黄莺从树枝上赶走。对她来说美妙的莺歌已成为讨厌的噪音。这一“梦”一“打”,将的内心活动刻画得惟妙惟肖,真实感人。

“不喜秦川水,生恨江上船,载儿夫婿去,经岁复经年。”(刘采春《罗歌》)夫婿的离去,夫婿的一去不归,是夫婿的事,这与水和船毫无关系,她却去恨江中的水,水上的船,恨它“载儿夫婿去”,这是没有道理的。然而正因如此,才足以说明她对丈夫的忠贞,同时也反衬“夫婿”一去不归,未免太无情了。这种委婉含蓄的写法,把缠绵的情怨,脉脉的相思倾诉于字里行间,颇能引起人们的同情。

错怪”抒乡情。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张说《蜀道后期》)诗人思乡心切,没能按期归乡,于是便错怪于秋风,怨秋风不等待自己,而秋风按期而起,是不会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诗人怨其“不相待”,看似不合乎事理,却使感情的抒发更为独特、感人。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掩映,碧山还被暮云遮。”(李觏《乡思》)诗人写游子望乡,因碧山暮云遮掩了望乡的视线而错怪于碧山暮云,以此抒发了深沉真挚的怀乡之情。

“长拟求闲未得闲,又劳行役出秦关。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司空图《漫书》)诗人离开家乡,感到异乡的语言和故乡的语言差别越来越大,唯有莺儿的啼叫和故乡山中的莺啼极其相似,因而触起乡思。诗人恨鸟不改“乡音”,其实是恨人改了“乡音”,把听不到“乡音”之恨,移到不改“乡音”的鸟身上,使所抒之情更曲更深。

“错怪”传愁绪。“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唐・贾至《春思二首》其一)诗人不说自己愁重难遣,而怨东风冷漠无情,不说自己度日如年,而怨春日惹恨,把恨引长。可见“愁”、“恨”已深植内心。这里,一个错怪于东风,一个错怪于春日,将内心深处无从发泄但又到处想发泄的“愁”与“恨”一下子发泄了出来。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台城》)“无情最是台城”,面对十里长堤,堆烟杨柳,诗人将朝代兴废的感慨与亡国之忧的伤痛一下子全都撒在了柳树的身上,错怪其不解人意,错怪其不管兴衰,依旧抽枝发芽,依旧装点繁盛。

“错怪”达亲情。“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月有阴晴圆缺本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可诗人因中秋思念弟弟苏辙,才迁怒于月亮不该在自己与家人长时间分别之时团圆。“迁怒”表达了强烈的思亲之情。

“错怪”写离情。 “断角斜阳触虑愁,亭前搔首日悠悠。世间最有蝉堪恨,送尽行人更送秋。”(范成大《秋蝉》)长亭送别,本已愁苦;断角斜阳,更添离乱。诗人对日搔头,惆怅满腹,正无处发泄,偏巧蝉声响起,撩乱人心,于是怒气尽迁。“世间最有蝉堪恨”,“恨”什么?恨蝉儿不知离别之苦,恨蝉儿不知依依之情,恨蝉儿不懂惜别后不会再有“大好秋色”了。错怪于蝉,以此表达惜别时依依不舍之情和推想惜别后不再有“大好秋色”的惆怅之感。

上一篇:在抑扬之中彰显情节之美 下一篇:禅意入墨 淡写人生

文档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