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拍行情不旺

时间:2022-08-25 04:43:10

每年五六月份,国内艺术品春季拍卖就进入了旺季。不过从已结束的春拍数据来看,受宏观调控、经济形势不佳的影响,情况很不乐观。在调整、降温的总基调下,艺术品市场逐步走低已成定局。

市场形势牛转熊

4月初,香港苏富比春拍率先结束,总成交额达24.65亿港元,虽超越拍前19亿港元的估价,且还有2件拍品突破亿元大关,但仍不敌上年春拍和秋拍的成交额。据悉,2011年春拍,香港苏富比成交额为35亿港元,2011年秋拍成交额为32亿元。今年春拍与上年的春拍和秋拍相比,降幅分别为30%和23%。

来自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上旬,艺术品上拍总数为13.76万件,仅为上年同期上拍数量的一半稍多;成交总数5.9万件,仅为上年成交数量的40.7%;成交总额为115.51亿元,仅为上年春拍的1/4。6月的北京,本应是艺术品春季拍卖的旺季,但实际结果均不理想。目前,嘉德、保利、瀚海、传是、歌德、匡时等多家拍卖公司的春拍相继落下帷幕。今年嘉德春拍总成交额为21亿元,与2011年秋拍38亿元相差甚远;较2011年春拍的53亿元下降幅度更是高达60%。北京瀚海的春拍,成交额由2011年春拍的24.58亿元缩减至9.44亿元。北京华辰的春拍,成交总额仅为1.3亿元,与上年3.82亿元的春拍业绩相比,降幅也高达66%;与上年2.11亿元的秋拍业绩相比,降幅也达到38%。北京传是春拍,3.76亿元的成交额相比上年春拍4.79亿元和秋拍6.00亿元的成交额,降幅均超过20%以上……凡此种种,201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成交总额大幅萎缩已是不争的事实。

高价拍品难以为继

其实,2011年秋拍已成为艺术品市场牛转熊的分水岭,较之2011年春拍大幅走低,而2012年春拍更是延续了2011年秋拍的低迷走势,成交额再度下探。究其原因,除了前几年各种艺术品价格涨势过快、涨幅过高外,更重要的是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国内经济形势十分严峻,房地产政策调控、股市持续低迷,很多企业效益明显下降。在各地银根收紧并深入开展反腐倡廉的形势下,艺术品市场上的投机炒作和礼品公关这两大买盘明显减少,且近年来艺术品市场上赝品泛滥,很多新手望而生畏。

经济规律告诉我们,即便是质地很好的“硬通货”,价值也非恒久不变。这几年来艺术品拍卖行情确有过热过快之嫌,特别是名家书画板块和明清瓷器板块炒得实在太厉害,不少拍品动辄千万上亿元,明显属于大资金推动型的投机炒作。很多名家书画价格已一步炒到位,基本封杀了未来几年继续上涨的空间。接盘者拿在手里就像拿个“烫山芋”,价格下降风险陡增。上年春拍时有很多艺术基金、上市公司、房地产老板和煤老板争相进场,才推高了拍卖市场的成交总额,才会有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的4.255亿元和元代王蒙《稚川移居图》立轴的4.025亿元成交天价。今年春拍的成交总额减少那么多,说明了许多资金尤其是一些投机性的大资金大都没有进场,行情自然就难以维系。

随着近年来拍卖市场的迅速发展,名家书画已成为目前市场上最热门的板块,但赝品的比例也最高。如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写实徐悲鸿”的收藏专家吕立新曾在节目中谈到:近年来各地拍卖会上拍的徐悲鸿作品约5000件,但其中仅有5%是真迹。在目前这个“赝品占了八九成”的艺术品市场里,即便是资深玩家也难保不失手,对新手而言就更是难上加难了。更不用说还出现让人瞠目结舌的制假拍假事件,如金镂玉衣、汉代玉凳等,这对投资收藏者的信心乃至对整个艺术品市场的伤害非常大。因此,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艺术品市场的调整将会成为常态。

书画收藏有窍门

今年春拍也并非一无是处。从部分艺术品成交情况来看,只要是真正的精品,依然有资金关注。从匡时春拍收购“过云楼藏书”的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到在保利春拍高价竞买李可染《万山红遍》的浙江企业可看出,高端艺术品的买家、天价艺术品的缔造者仍然是这些实力雄厚的机构资本,只不过这些大资金较之以往更理性、更谨慎。而现在的收藏家也变得更为成熟和稳健,买家之间相互斗气、激烈竞拍场面明显减少,市场追高意愿也不强烈。很显然,买家出手更谨慎了。

对于很多有经验的买家而言,艺术市场的低迷恰恰是逢低买入的良机,今春不少重量级的大藏家就频频出现在各大拍卖场上。佳士得古代书画拍卖,以5778万港元成交的董其昌《行书李白诗篇》是雅虎首席执行官杨致远购买的。杨致远收藏了很多中国书画,他对这些艺术品的关心程度甚至超过了对雅虎的关注。

在目前的情况下,投资者尤其是收藏新手该如何入手?

弃热求冷,收藏非热门画家作品?越是热门的,价格也就越高,且赝品也往往越多。如果你不是研究齐白石、张大千的专家,还不如去选择二三线名家的作品去收藏,收藏风险小,未来升值空间较大。当然,在真正购买这些二三线名家画作之前,还应对画家本人做一个全面详细的了解,在选准某位画家后,可一次性多买几幅作品。艺术品市场与金融市场有些相似,也有交易规则,当拥有某位艺术家的画作越多时,在市场上就越有定价权。

不怕买贵,就怕买假?真迹买贵了也不可怕,买错了钱就打水漂了。齐白石、张大千的画只要是真迹,多花些钱也没什么,将来迟早还会升值的;若买了张假画,那就一文不值了。对于普通的藏家,笔者想说的是:艺术品市场真假难辨,越是“大师”,造假品种也就越多,尽可能直接找画家本人购买或请专业鉴定人员上门鉴定。新手入市,并非没有门槛,千万不可盲目抱有捡漏幻想,再逢低、再淘金,也至少应从中国美术家协会的会员作品入手。其他画家中,是否有鬼才,日后是否会大涨,真的很难说,新手没有这个鉴别能力,别轻易碰。

上一篇:搭建空中服务桥梁 下一篇:辨识房地产信托中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