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他,就让他自由

时间:2022-08-25 04:14:53

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经验,而是发展思维。有位学者曾说过,大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在教学中,教师一定不要将学生的大脑作为一个容器,把课堂作为灌输和填鸭的场所,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灌”和“输”的流程。如果那样的话,课堂成为一潭死水将是不可避免的。相反,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恰当的活动,想方设法去点燃学生头脑中的火把,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充分地活动起来、自主地进行学习。就会让每一堂课都充满活力。

一、 营造愉快氛围

课堂气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因而,作为培养人才的主体者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牢固树立学生主体观,确立服务意识;要把学生视为自主的人,发展的人,有潜力的人;要热爱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善于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进行交谈,“谁想说说”,“谁愿意说一说”。在评价学生回答时,用一些简短而有激励性的语言“你讲得真好”,“这个见解很独特”等等,由此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更加平等,更加融洽。

二、 创设问题情境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维能力就是要激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当代青年科学家、哲学家卡尔•波普光认为:“科学始于问题。”一般教学中,一些教师先设疑,然后师生解疑,往往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果所提问题是学生熟知的或超越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懒于思索的习惯,没有探究的心理。

教师的提问,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重点和难点,同时理清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精确设计、环环相扣,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联想、探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能力的目标。

如《愚公移山》一课,弄懂文意之后,课上展示出徐悲鸿画的《愚公移山》及书上的注释。让学生观察这两者有何不同?学生观察片刻之后,得出“荷担者三夫”中的“三夫”书上注释是三个人,而画面画了十一个人(有的全貌,有的局部)。接着叫学生思考,“是书上注释错了还是画面错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立即形成两派:一派认为书上注释错了;另一派认为画面错了。教室里一片热闹。这时教师又提出第三问:为什么说书上注释错了或者画面错了?这一问题提出,学生便安静下来,思考片刻,纷纷发言:认为画面错了的学生,“三夫”应解释为三个人,并举出例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的“三人”就是解释为三个人;认为书上错了的学生,“三夫”应代表多数人,理由愚公一家就不止三个人,何况还有“孀妻弱子”,学生纷纷参与争论,情绪高涨。这时教师总结,“三”在古汉语中有确数和约数之分,确数是指确定的数就是实指三;约数代表多数不确定。它的解释要看具体的语言环境,并提出最后一个问题,让学生回忆所教过的或看到过的“三”的例句,作详细分析,并考虑在这里应作怎样的解释。

这样通过环环相扣的设问、层层深入的剖析、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看法,甚至得出不同的结论。学生从中得到的是思维的启迪、视野的开阔,从而有效地展开了想象,发展了他们的思维,激发了他们的内驱力,使学生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之中,达到了培养能力的目的。

三、 张开想像翅膀

爱因斯坦曾讲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想像,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通过想像帮助学生冲破已有知识经验的局限,能激发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开拓创新。在课堂中,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启发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创新。

如作文课中,让学生们根据“人”字形描摹物体,并围绕它写一段故事。这个开放性问题,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学生发挥各自的想像。抽查下来有“人”字形铁轨,学校的“人”字形楼梯、树丫、弹弓,南方的屋脊等,发现其中有一个特别的,是三国鼎立时的领土分界。这样,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尝到自主探索,想像求异的乐趣,促进了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 激发大胆质疑

教师创设轻松活跃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从而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对学生的质疑,教师要耐心倾听,让学生感到教师对他提问的重视,可对学生高质量的质疑,教师要给予高度评价,让学生在自己的发现中辨真伪;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自信心,发展质疑能力;在学生质疑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教师要给予充分谅解和宽容,肯定敢闯精神,使学生不必担心大胆质疑,会遭到嘲笑或批评,也不必担心因失败所带来的压力和苦恼。如学生学《观沧海》这首诗,学生对曹操这个人很感兴趣,老师就让学生自主提问,自由讨论。学生在电视、文学作品中看到的曹操都是奸雄,不禁有特别喜爱历史的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历史上的曹操到底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评价人物的标准是什么?经过一番的查找,有好多学生为曹操平了反。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有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质疑,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创造了机会,让学生各抒已见,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活跃了课堂气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再如上议论文《怀疑与学问》一课时,“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这句话结合上下文思考:“哲学家”是否多余?如果不多余,为什么?如果多余,为什么?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讨论。在讨论中,学生有了较多的独立活动时间与空间,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表独立见解,甚至不受课本和教师传授内容的束缚,敢于向课本挑战,“尽信书不如无书”。

五、 注重动手能力

杨振宁博士曾作过这样的对比,中国学生小时候学习比美国学生强,然而十年后,科研成果比美国少得多,原因何在?

就在于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强。因此,作为中国的现代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操作的重要性,要善于挖掘教材中一切可以让学生操作的因素,为学生提供演示、动手、练习的机会,使其在实践操作中,动脑、动手、动口,去发现新知、发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多角度思维能力。

如语文课上,教师每人发一根半米长软线,让学生想一根线能做成多少种图形?这些图形赋何意?并由此有何启发、感想?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个个积极动手操作。有平面几何图形,如圆、三角形、正方形、曲线等;有立体几何图形,如金字塔、围城(不规则)等;更让人惊奇的是有的学生通过操作竟能拼出博士帽、日出、一帆风顺等意境的画面,(图形不规则的,学生还用纸画下来)。这些图形都寄托了学生们的愿望、目标。通过操作,学生不仅能在比较愉悦、活泼的氛围中掌握新知、更是得到了一次次多角度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对我的教学进行大胆评判,哪些该发扬?哪些该摈弃?和学生共同备课,让学生上讲台做小老师,让学生充分讨论,师生民主、平等地对话。对言之成理,独到创新的建议或意见给予充分肯定,大加赞赏,使得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机、焕发出活力。教师会发现,学生发表自己见解时常闪烁出不同凡响的智慧火花,学生会在这样的学习中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学生在学习中会意识到和感到自己智慧和意志的伟大,从而产生骄傲。

总之,在语文课上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能力,要培养学生从想说、想问、想做,发展到敢说、敢问、敢做,最后达到会说、会问、会做。教师要注重学生潜能的挖掘与培养,采取一切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就能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创造力等方面得到和谐地发展。

(王绪泽 江苏省丹阳市后巷初级中学 212300)

上一篇: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教学效益 下一篇:射人先射马 评诗要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