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主体间性的网络德育

时间:2022-08-25 03:26:36

走向主体间性的网络德育

摘要:主体间性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凸现的一个范畴,主要关注主体之间的双向互动。哲学领域的转向也促使人文科学由注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转向重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从主体间性视域审视网络德育,可以发现网络德育自身特征与网络德育主体间性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网络德育过程是主体间性的过程。

关键词:主体间性; 网络德育; 融合; 意义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3-0093-03

主体间关系是指向人自身的存在方式和生存结构,认为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之间是一种共生性、平等性的交往关系。这种观点对网络德育的启发在于,以网络为平台,从人的主体存在出发,重视主体之间的互动,促进主体间在语言和行动上相互平等、相互理解和融合。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探讨将主体间性理论渗透到网络德育之中。

一、网络德育的内涵及特征

所谓网络德育,是指抓住网络的本质,针对网络影响,围绕现代德育思想、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在网上开展的旨在提高网民的思想政治品德和网络文明素质的一系列网上虚拟实践活动,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1]网络的开放性与交互性的特点,使以网络为平台的德育有着独特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1.网络德育主体的多极性和平等性

长期以来,人们的视角处在主客体两级框架之中。而在网络虚拟社会中,网络以其“非中心化”和匿名性的技术特征,消除了传统人际的“社会的藩篱”(如年龄、性别、身份等)的限制,人们都是网络德育交往的主体,没有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客体。每个人既可以成为网络德育信息的传播者,也可以成为网络德育信息的接受者。另外,在这个多极主体中,人们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因为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社会,人人都可以隐蔽自己的真实身份,使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能够真正处于平等的地位。

2.网络德育过程的交互性

借助于网络这个平台,网络德育可以进行实时交互和非实时交互。前者指人们通过多媒体网络进行的双向交流,而后者主要指人们通过E-mail、万维网、电子公告板等来相互传递信息。因此,网络德育过程也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向或多向互动。所有的网络成员可以共享信息,自由选择交流方式,自主决定行为模式。教育者可以就某一热点问题组织受教育者开展网上辩论,增强其对非主流意识的免疫力。在整个过程中,教育者通过启发和入情入理的商讨,引导受教育者接受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而受教育者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自己想要感受的德育内容。

3.网络德育内容的开放性

互联网使世界是一个地球村的愿望成为现实,网络时代人们可以不受物理时空的限制而自由交流。它把不同国家人们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人们并不需要为加入因特网而改变自己原有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从而真正成为道德的主体。因此,在网络社会中,具有不同信仰、习俗和个性的人们通过学习、交往、教育和阅读等各种方式,增进相互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从而更宽容、更通情达理。

二、网络德育的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又译为交互主体性、主观际性、共主体,是在现代哲学中凸现出来的一个理论范畴。“所谓的主体间性,是指人作为主体在对象化的活动方式中与他者的相关性和关联性。主体间性范畴的具体内涵是人作为认知主体、生存主体、伦理主体、实践主体超越自身界限,涉及同样作为认知、生存、伦理、实践的他者的方面和维度。”[2]这个界定从内涵和外延上对主体间性作了一个大致的勾勒,即整个人类社会不应是一个人与人分裂对立的原子社会,而是人与人之间共存与共同发展的合作社会。其主要特征有以下三个方面: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与主体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是以交互性作为存在的基础;是对主体性的扬弃和发展,具有开放性。这些与网络德育的特征具有很强的吻合性,使哲学上主体间性理论运用到网络德育实践之中成为可能。

1.网络德育主体呈现的多极性与主体间性理论不谋而合

在网络世界里,人们是以符号的方式存在,消除了现实中各种人际限制,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网络德育的主体。在主体间性关系中,“双方之间不是‘主体――客体’关系,也不是‘人――物’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承认与理解的社会性关系。”[3]因此,网络德育主体的多极性为主体间性理论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主体间性理论强调主体间一种“共在”,共同分享着经验,最终达到一定意义的共享,也为网络德育的发展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支撑。

2.网络德育主体之间的平等性与主体间性关系中主体之间的平等性是一致的

在网络德育中,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非中心化,使德育主体平等的交往成为可能。而主体间性理论突出的一个特征也是主体之间的一种平等关系。在这种平等关系中,双方把对方看作是正在与“我”言谈的人,进入对方主体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理解对方。这就意味着自我主体向对象主体敞开了心灵世界,让对方理解了自己。因此把主体间性理论渗透到网络德育中可进一步促使网络德育主体之间语言和行动上的平等。

3.网络德育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德育过程的交互性也与主体间性理论的交互性具有内在同一性

网络德育由于主体的多极性,因而在主体和主体之间必然会涉及到主体间的目的、情感、思维方式到行为的对立和冲突。这时,网络德育过程的交互性可以促进双方更好地交流和理解。而主体间性理论的基本前提就是认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现实中的个人从来也不会脱离他人和社会而独立存在。因此,它强调主体之间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互动,从而实现主体的自身价值。所以主体间性理论的交互性可以促使人们进一步地探索网络德育过程的交互性。

4.网络德育内容的开放性与主体间性理论的开放性也具有一致性

在网络德育过程中,人们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与其他网络德育主体相互交流。而主体间性理论并不否定主体性,它既有主体之间的关系,也有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也就是说,它认为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二人世界”或多人世界,而是以他们共有的客观世界为前提。因此,在面对共同的客观世界时,主体之间互相学习、相互交流和沟通,从而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所以,主体间性理论可促使网络德育在开放性的环境中,德育主体获得更大程度上自我发展。

从主体间性视域进一步审视网络德育,无疑具有重大理论研究价值。它开拓了网络德育的新观念、新思维,深化和发展了网络德育的理论基础,为网络德育的存在与发展提供哲学层次的理性解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网络德育的学科内容,有利于网络德育学科的深度发展。

三、网络德育过程是主体间性的过程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运用主体间性理论指导,有利于提高和增强网络德育的有效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网络开展旨在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的教育活动已成为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这个平台,这需要科学理论作为其指导方向。主体间性理论告诉我们,在网络德育实践过程中,交往双方地位是平等的,彼此之间要互相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能发挥其主动性和能动性,不断地反思自我,超越自我,使德育生活真正成为促进自身发展的手段,从而有利于增强网络德育的有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1.网络德育教育者采取各种途径把德育信息传播给受教育者

首先,教育者改变其居高临下的传统角色观念,把受教育者摆在与自己交流互动的同一平台上,尊重其认知和情感世界,理解其需要和兴趣。教育者还要从受教育者的现实个性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促进其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当然,网络德育主体间性过程并不排除专职德育教育者的独特地位,只是整个德育活动建立在双方平等的交往基础上,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收集信息;加工制作信息;对信息进行筛选、取舍;对整个传播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控制;收集和处理反馈信息。”[4]其次,在网络中,教育者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进行实时交流,可以建立心理网站、德育网站、教学网站等,采用自由讨论、平等对话等形式,解决受教育者的心理、学习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灌输性的说教式的传统德育工作方式转变为启发式、互动式、交流式的方式,教育者从中也可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感,认识到自己的生活价值。再次,从现代传播学的角度看,人们的网络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注意力为中介的,受众的注意力集中度取决于传播的内容、形式和质量,这就决定了网络时代德育工作者要争取受众注意力。因此,网络德育教育者通过更直观、更生动、更丰富的德育内容,学会利用集音频、视频、图片、动画为一体的多媒体吸引受教育者的注意力,占领网络阵地。

2.网络德育受教育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

在民主与开放的网络德育环境中,受教育者作为网络主体的一端,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终端的地方随时获取所需知识,迅速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一方面,受教育者面对网上良莠不齐的信息,可以根据自己的道德判断主动地选择接收信息。当然这就需要受教育者提高其辨别能力,对选择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从而过滤不良的信息。另一方面,主体间性理论以交互性作为其存在的基础,单子式的主体是行不通的。因而受教育者借助网络这个平等交互式的平台,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自觉运用创造性思维表达自己的愿望、感情、打算,以及做出判断、劝告、解释等行为。通过与教育者相互沟通和理解这样一种良性互动,受教育者加深了对德育内容的理解,把社会主导的价值观纳入自己的认知范畴,在此基础上加以消化和吸收,从而改变原来错误的认知。最后在日常生活中,受教育者还要身体力行,把内化的道德认知自觉地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以饱满的热情克服转化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障碍。

3.主体间交往过程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

在整个网络德育过程中,交往双方互相尊重、相互信任。教育者不是把对方看作可占有、改变的对象,而是和受教育者共同对话。受教育不仅可以迅速地反馈信息,而且也可以积极地影响他人,转化成教育者。这里双方是一种平等的“参与合作”的关系,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互相影响、激励、鼓舞,在共享中相互促进发展,保持共识。

网络德育主体在和谐共存与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人――机――人交互式的对话,发现他人,在他人中发现自我,从而双方都获得了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也就是说,网络德育的主体间性在实践过程中把双方看成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他们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真正纳入到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关系之中,从而建构一种双向互动、开放性、探索式的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康平.德育发展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60.

[2]王晓东.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批判[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2.

[3]金生. 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32.

[4]陈龙.现代大众传播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13.

上一篇:大学生毕业离校前破坏的成因及对策 下一篇:思想政治理论课双主体教学模式新探:“一惯两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