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东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2-08-25 02:52:36

关于广东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当前我省学前教育工作的现状

社会需求大,学生来源足。目前,广东总人口已达1.1亿,其中户籍人7900万人,长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3100多万,已超过河南成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近几年,公办园入园难问题仍然突出,全省各地如雨后春笋般一下子冒出了很多民办幼儿园,教师需求缺口较大,省内四大幼师和大专院校毕业生更加供不应求。为此省内公办中职学校积极调整专业结构,顺应社会需求,纷纷开设1至2个学前专业班,培养幼职学生,以满足民办幼儿园教师需要。

办学时间短,指导能力差。由于社会需求量大,2007年起,从很多公办综合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始设立幼职专业班,发展到民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也开办此类专业。这些学校既不是幼儿专科学校,也不是师范教育类学校,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大多不是教育类专业毕业,更说不上从事过学前教育工作。在开办幼职专业过程中,很多管理人员不能正确理解专业建设的方向和重要性,存在硬件建设不达标、功能室配置不全、教材选择不合理等问题,对于专业建设和学生发展也无法发挥指导作用。

转型教师多,专业教师少。按照要求担任“三学六法”的教师,应是学前教育专业全日制本科的专任教师。在广州、珠海等地办学时间较长的学校,基本达到配有1至2名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与之相比,在粤东西北地区办学时间短的学校,学前专业教师较少而且经验不足,担任学前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是转型教师。相关学校常常是整合各科教师来担任专业课程,如音乐老师教学生钢琴、唱歌,语文老师教语言教学法,数学老师教数学教学法,甚至有些中职学校全校没有一个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也照样开办幼职专业,有些学校临时聘任的授课教师根本没有教师资格证,如由退休的医生来担任《儿童卫生学》,由歌舞团演员担任《舞蹈》教学。临聘教师流动大,教师的积极性差,教学方法比较陈旧,整体教学水平不高。

功能场室配置不达标,学生专业技能薄弱。按照广东省教育厅的相关要求:各学校要配有专门的舞蹈室、钢琴室、学生画室、钢琴和电钢琴等,很多学校均未达标。个别学校功能室还在筹建中,有些学校新添置的钢琴还没有开始使用。由于缺乏充足的场地设施、没有严谨的教学管理规范,再加上职业中学的学生本身基础较差,学习时间短,(幼师是2.5+0.5,两年半在校学习,半年实习;幼职是2+1,两年在校学习,一年实习),许多毕业生技能技巧远未达到现代幼儿教师水平,只能选择在门槛较低的民办幼儿园就业。

二、对策建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书育人是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大事要事,教师素质必将直接影响到下一代健康成长。目前,我省学前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如何进一步规范办学模式,提高办学质量,从源头提高幼儿教师综合素质,适应现代学前教育要求,为此建议:

加大经费投入,完善设施设备。各地教育部门要督促有关学校要严格按照《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要求,进一步加大投入,尽快完善办学的设施设备,以满足学生学习条件,保障学校发展的需要。

重视长远发展,引进专业人才。由于学前教育本科学院每年毕业生大多留在广州或深圳、珠海等发达地区就业,而粤东西北等欠发达地区基本无法聘任到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到中职学校来任教。学校要长远发展,必须重视人才培养与引进,要有计划通过高薪聘请或有编制引入等方式,尽量引进全日制学前教育本科人才,才能确保师资质量。

整合专业资源,合理配置院校。在评估检查中,我看到某些地级市的几间中等职业学校均开办了学前教育专业,各间学校存在师资不足,场地不够等问题,可以整合地区学前教育力量,集中开办幼儿师范学校或幼儿专科学校,以提高整个地区幼儿教师总体水平。

加强巡视督学,提高办学质量。省教育厅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针对各校的现有情况,建立档案,每学年组织专家定期视导、检查、督学等形式,促使学校落实措施,及时整改;定期组织培训学前教育教师,提高现有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教书育人能力。幼职课时安排和“核心课程与训练项目”要参照执行相关标准,以便幼职毕业生靠近或达到幼儿教师的水平。

上一篇:浅谈中班幼儿想象画的创作 下一篇:内外兼修精彩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