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220例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8-25 02:50:03

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220例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研究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8年4月2009年4月进行鼻内镜治疗的22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手术治疗的情况、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20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治愈138例,有效7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达959%;慢性鼻窦炎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鼻内镜;疗效观察

作者单位:476100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其发病的机制为通气障碍 与鼻窦口的引流不畅,而且慢性鼻窦炎大多是由于急性鼻窦炎没有彻底完全的治愈,而引起临床症状反复发作最终导致而形成的,此病虽然算不得大病但由于其部位重要却可以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1]。手术治疗是现阶段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 我院选用从2008 年4 月至2009年4月的22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通过鼻内镜进行手术治疗, 取得了比较满意临床效果。 现对上述方法手术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并发症及预后情况,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20例患者均为我院耳鼻喉科2008年4月2009年4月 通过鼻内镜进行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男女患者例数没有明显的差别,临床表现患者入院时 伴有轻重不等的鼻通气不畅、头痛、浓稠鼻涕、嗅觉减退等症状,同时伴有精神欠佳、乏力等全身的症状,鼻腔内可见到中鼻道内有脓稠鼻涕或者有 息肉样物,且引流不通畅。 按国内慢性鼻窦炎分型分期标准(1997年海口标准)[2]:Ⅰ型:单纯型慢性鼻窦炎 Ⅰ期:单鼻窦炎 2期:多鼻窦炎 3期全鼻窦炎 Ⅱ型 慢性鼻窦炎并发有息肉 1期:单鼻窦炎同时伴有单发性鼻息肉 2期:多鼻窦炎同时伴有多发性鼻息肉 3期:全鼻窦炎伴发有多发性鼻息肉 Ⅲ型:全鼻窦炎同时伴有多发性鼻息肉和、或筛窦骨质增生,对本次研究的220 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临床进行分型分期,共分为Ⅲ型其中1 型46例,1期:20例,2期:15例,3期:11例;Ⅱ型117例,1期:40例,2期:48例,3期:29例;Ⅲ型57例。

12 治疗方法 ①结合患者实际,分析病情, 选用合适的局麻方法。②患者采用仰卧位,鼻中偏曲在镜下进行纠正,并且行摘除息肉、割除钩突、 筛泡。③开放全组窦腔,把上颌窦扩大,额窦自然开口。④手术后每天青霉素钠 +地塞米松 静脉滴注,并在手术后2 d内抽出鼻腔中的填塞物,鼻腔每天都要换药及鼻腔内清理,手术一周后进行内镜下窦腔第一次清理,把窦腔内的脓性分泌物等残余物质清除掉。⑤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 嘱患者每隔10 d左右来医院复查 一次,把窦腔内的分泌物吸除掉,防止术后粘连,术后随访半年。

13 疗效观察 根据鼻内镜鼻窦炎手术疗效评定标准[3]将临床疗效分三种:无效、好转、治愈。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一半以上者为治愈,降低大于20%小于一半者为好转, 降低20%以下者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组间疗效比较采用χ2,以P

上一篇: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探... 下一篇:安定在产科临床应用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