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涌泉穴在风湿病治疗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25 01:55:34

小议涌泉穴在风湿病治疗中的应用

【摘 要】 涌泉穴具有固本扶正、温阳通络、强筋壮骨的作用。风湿病的病因是正气不足,进而感受外邪,导致经络不通、筋骨失养,出现关节、筋骨、肌肉等部位疼痛、屈伸不利、麻木、重着、酸胀等表现。临床可通过刺激涌泉穴,达到固护正气、温阳通络、强筋壮骨的效果,从而治疗风湿病。

【关键词】 涌泉穴;风湿病;临床应用

1 涌泉穴的作用

涌泉穴,又名地冲、蹶心、地衢,源于《灵枢・本输篇》中“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为井木”。涌泉穴位于足趾跖屈时的凹陷处,属足少阴肾经之井穴。井穴为经脉的经气初出之穴,故肾经之气由此而出,犹如泉水涌出于下,灌溉至周身各处,故有“水如泉涌”之意[1]。

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充盛,则不易受外邪侵袭而致病。肾气由涌泉而出,可灌溉周身,使周身阳气得以生发,因肾之阳气具有温煦的作用,所以涌泉激发之肾气可温煦四肢百骸、五脏六腑,温养全身上下。阳气充盛,可促使闭阻之经络得以温通,气血运行顺畅,不致瘀滞,使气血得以濡养全身。

肾主藏精,生髓,在体合骨。若肾气充足,则骨髓生化有源,髓海充盈,骨骼强壮;若肾气不足,骨髓生化乏源,不能营养骨骼,则会出现骨质脆弱易折,且易于受邪气的侵犯。如《素问・逆调论》曰:“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病名曰骨痹,是人当挛节也。”涌泉穴使肾气生发,则骨髓充盛,骨骼得到濡养则强壮,不易受外邪侵袭而致病。且根据五行理论,肾水可以生肝木,肝在体合筋,若肾水充足,则肝木得生,从而强筋壮骨。

综上所述,涌泉穴可有固本扶正、温阳通络、强筋壮骨的作用。

2 涌泉穴与风湿病的关系

风湿病属于中医痹证之范畴。《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认为痹证多为感受风、寒、湿等外邪侵袭,闭阻经络而致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出现关节、筋骨、肌肉等部位疼痛、屈伸不利、麻木、重着、酸胀等表现。《圣济总录》对痹证有如下论述:“由真气虚弱,为风湿所袭”。

从病因来说,风湿病多为正气不足,邪气趁虚而入致病。患者腠理疏松,风寒易侵,经络无以温煦而痹阻,故治疗需从固护正气、温阳通络来考虑。而一身阳气之根本在于肾,通过刺激涌泉穴以激发肾气,使周身之阳气充盛,增强抵御外邪的能力,使外邪不易入侵致痹。且周身之阳气得以生发,则经络受阳气温煦而通行,气血得以运行顺畅,濡养筋骨和关节,使得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等症状得到缓解。

从病位而言,风、寒、湿、邪易于侵袭关节、筋骨等部位,使关节、筋骨失养而受损或变形,屈伸不利,难以维持正常的功能,所以需补益筋骨来改善关节功能。因涌泉穴归属于肾经,肾主骨生髓,刺激涌泉穴可以使骨髓充足,生化有源,则筋骨得以强壮,从而阻止并改善关节功能受损情况。而现代医学也有研究证实,刺激涌泉穴,可增强局部神经末梢的敏感性,并能调节植物神经以及内分泌系统,促使局部血液循环通畅,营养神经及肌肉、骨骼[2]。亦有研究表明,涌泉穴可使骨密度增加[3],可用于治疗由风湿病所导致的骨质疏松症。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刺激涌泉穴,可补肾之阳气以扶正固本、强筋壮骨,肾气温煦周身四肢以温阳通经活络,使正气充足,经络通畅,筋骨强壮,达到治疗的目的。

3 通过涌泉穴治疗风湿病的方法

3.1 推 拿 可用敲击、摩擦、按揉等方法来激发涌泉穴,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起到活血通络的作用。《遵生八笺 起居安乐笺》云:“滚凳、涌泉二穴,人之精气所生之地,养生家常欲令人摩擦。故常刺激和按摩涌泉穴可收固肾强肾之功效[4]。”古人认为按摩涌泉能防湿气从脚心入,还能清邪热,调理血脉和三焦,补虚弱[5]。

3.2 足 浴 每晚可用热水泡脚,同时按揉涌泉穴,水中可配用祛风除湿、活血温经的药物,如桂枝20 g,麻黄、羌活、独活各15 g,红花、细辛、艾叶各10 g等。可将药物在水中煮20 min,使药物成分全部溶入水中,再兑入温水,边泡边加热水,使泡脚时间延长,至双脚皮肤发红为止[6]。

3.3 针 刺 急性膝关节痛风时,可取涌泉穴以及局部的阿是穴,用泻法留针30 min,每隔5 min捻转行针1次。痛风起病多急骤,症状多较重,属于感受风、湿、热之邪,留注于关节经络,使经脉痹阻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涌泉穴可调节阴阳平衡,起到祛风除湿退热的作用 [7],与阿是穴配伍,两穴合用,远近相配,疾病得瘥。

3.4 灸 法 可配合生姜等祛风散寒的药物,以及补肾健脾温阳的穴位治疗。如:临床上有针灸推拿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研究,用艾条灸双脚涌泉穴2 min,以及神阙穴10 min,配以针刺经外奇穴四神聪、印堂、中脘、天枢、三阴交、太溪、足三里等穴位,以及手腕、肘、膝阿是穴,以提升阳气、固护正气、调和气血,起到荣养筋脉的作用[8]。

3.5 烘烤法 火烘涌泉法:将川乌(或草乌)100 g、樟脑10 g,共同研为细末,用醋调制成弹子大小,放置于足心,脚下用微火烘烤,温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用被子、衣服等盖住身体,使汗出如涎,即可。可用于治疗膝、足等关节的风湿痹痛。

3.6 穴位贴敷法 可加用祛风除湿散寒以及补肾的药物,如川乌、杜仲、透骨草、红花、白芥子、生姜等,利用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达到治疗的效果。

4 结 语

俗话说:“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可看出保持足底部经络寒温的重要性。从古至今,涌泉穴的临床运用范围较广泛,通过推拿、足浴、针灸、穴位贴敷等方法,可以使足下温、经络通,从而防病治病。《针灸资生经》云:“针灸于诸穴皆分主之,独于膏肓、三里、涌泉特云治杂病是三穴,无所不知也。”涌泉穴对风湿病也有独特的治疗作用,可以从根本上防治风湿性疾病,并且防止疾病损害关节筋骨。但是目前现代医学对于应用涌泉穴来治疗风湿病的认识尚浅,只是理论上的探讨,还需要进行更多的临床研究来逐步证实,并找到有效易行的方法,以灵活运用在风湿病的预防和治疗中。

5 参考文献

[1] 戴文宏.浅谈涌泉穴的主治病证[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11):49-50.

[2] 祝捷,余曙光,赵纪岚,等.针刺“涌泉”穴对老年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2):39-41.

[3] 王艳君,崔书国,王普恒.电针涌泉和昆仑穴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的影响[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3,18(3):34-37.

[4] 金义成, 彭坚.中国推拿[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21.

[5] 张鸥.从劳宫穴和涌泉穴谈手按摩与足按摩[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4):239.

[6] 王金山.调病治病始于涌泉[J].科学养生,2006,9(11):20-21.

[7] 孟仕贵.涌泉穴的临床应用[J].四川中医,2000,18(3):56.

[8] 朱国苗,房敏,孙武权,等.再谈三步推拿法配合教育锻炼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J].按摩与导引,2006,22(10):40.

上一篇:吉海旺教授辨治产后痹的经验 下一篇:周期注水在水驱开发中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