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先张扬的旅行计划

时间:2022-08-25 01:09:31

事先张扬的旅行计划

在阅读这篇文章的读者中也许有很多人和我年龄相仿,最近我陷入的一场全面反思也许会获得你的共情:为什么我对身份的转化会如此不适应?我对过去的过分留恋事实上是一种人格缺损,只是从前我不会承认。我无数次在梦里回到过去,回到七八岁时每天走过的一条街,在路口和最早的朋友聊天,犹如黄金一般的安全快乐,醒来时泪水沾湿了枕头。

我也无法再满怀激情地阅读《国家地理》杂志,以前是在里面狩猎般发现下一个目的地,现在则像是看到把自己狠狠抛弃的渣男友生活美满幸福,咬牙切齿,仿佛所有标题都改成了“你再也无法去的好地方”。在海浪把我无可逆转地推向人生下一个阶段的时候,过去就再也触不可及,过去的优雅放纵、小聪明和敷衍了事都已不可重现。

这时候看“此生必须去的50个地方”才有了特别感受,所幸我已经很早就列出这个计划,并且在过去的10年中已经尽力抵达,我不是说这些must do以及tours of a life之类和鸡汤差不多的微博有多可贵,但也许某天当你也覆水难收地不再自由,不妨提前安排一下:

第一类是度假类“艺术照之旅”,能让你彻底放空以及满足你所有跟度假幻想有关的地方,例如耳边插花喝椰子水,或者背着单反戴渔夫帽,可以穿人字拖和美丽裙子的地方绝对是度假首选,可以无休止地睡觉、发呆、吃好吃的、听音乐,把自己当成一头不用思考的耗牛,这种目的地通常是用enchanted来形容,自己搜索吧,很有钱的话去大溪地是不会错的,我没去过,超想去。

第二类是满足你的文艺梦想类“豆瓣之旅”,例如你喜欢的某个电影故事发生的地方―巴塞罗那、罗马甚至西伯利亚、智利。我在《春光乍泄》里看到阿根廷的天空和云,于是第一次花大价钱自费旅行就是去的那里,重新走何宝荣与黎耀辉的路,片中最末尾那个南端的灯塔,也就是张震把录音带带去的地方也成了我心中的终极梦想之地,只是实在太难实现,成了心中一个梦。巴塞罗那也一样,某个孤独的情人节我在家里看伍迪・艾伦的《情迷巴塞罗那》,三天后我就去准备办签证了。这种目的地属于你的情结,也许是你男朋友和你说分手时他所在的地方,我有个朋友特别喜欢《逃离拉斯维加斯》,她在那里一毛钱没塞进角子机地待了半个月。

第三类是和冒险有关的“艳遇之旅”,无论是挑战身体极限还是精神极限,这一类背包客很多,爬最高的山,在非洲见证动物大迁徙,跑去阿富汗或者叙利亚,游过某某海峡等等;当然还有危险系数和刺激系数一样高的艳遇之旅,跑去Ibiza和丽江是差不多的效果―这种事情我是懒得干的,没啥推荐,我一般都是在奇怪的旅途中偶尔就遭遇这种挑战极限的事情,例如大路断了只好走悬崖边的路,脚下就是深渊,至今想来一头冷汗,真是对不住爹妈。

第四类是宗教圣地之旅,无论你是什么教徒,都可以跑去不同的圣地去感受另一种宗教的强烈气场,去耶路撒冷,去尼泊尔,去,去麦加,去土耳其。在我去过的所有地方里,宗教圣地有着一种身在其中就被莫名震撼的力量,耶路撒冷最甚,到处都是五千年以上甚至一万年的古迹、震撼人心的故事,第一次触摸到哭墙,没有的我竟然都感到毛孔全部张开,永生难忘。宗教圣地是难以描述的旅行体验,去试试吧,戴上一串佛珠可以帮你挡开许多麻烦。

第五类是你的莫名偏好。例如我是喜欢收集灯塔照片,特别是有特殊意义的灯塔:欧洲最西、最南、最北,都要跑去看看,我也喜欢高纬度群岛,人烟稀少,极昼极夜极光,这是我固执莫名的爱,就像有的人喜欢看薰衣草、火车站、大教堂和海港一样,当然也有人最喜欢去名胜洗脚和到此一游V字拍。

如今来说,这些几乎已经从意愿清单变成遗愿清单,如果你还来得及,那不妨自己列一个名目,我以一个过来人的经验告诉你,越是难去的地方越要早去,埃菲尔铁塔等你八十岁都还在那儿待着,但你已经没有力气在快要春节合家团聚的时候。

最后,上帝保佑我明年此时真的能够踏上赫布里底群岛!

上一篇:汽车离互联网有多远 下一篇:小时代里面的大黄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