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法国商店大减价

时间:2022-08-25 12:12:11

法国商店有很多像我们这里的家乐福、大福源那样的综合大超市。当然还有巴黎春天、拉法耶等闻名世界的大商场。因为外孙女小,女儿很少和我一起去逛商场,我自己去逛的次数就多一些了。买东西没有问题,看好的衣服,看清楚上面的尺寸、价格,就拿到试衣间试一下,在收款处交款就是了。试穿衣服或鞋子,服务员会不厌其烦地为伪服务,即便是私人商店,你也不会遭白眼。如果需要询问有关尺寸之类的事情,和服务员比画一下,她就会给你找适合你尺寸的衣服。或是说英语,他们大多懂英语。如果买儿童衣物,上面的标签内容非常详细,标的是月龄或年龄。如1~3月、3~6个月、1岁等,你就看着买吧。成年人衣服的标签上都标有各国的规格表示法。比如法国的44号=中国的42号=英国的16号=美国的14号……

法国商店每年有两次全国性的大减价,一次在冬末,一次在夏初。哪怕唯有几条街的小城市,唯有两间屋的百货商店,都会步调一致地实行“大减价”,每次减价为期5周,这是法国实行多年雷打不动的固定政策。时候未到,商家老板或大或小,都不可随意做“降价”“贱卖”等商业活动,这是一条硬性法规。据资料记载,大减价的渊源可追溯到中世纪的法国商会制度,那时同一城市的商人结成协会,维护商品价格,保护共同利益,如某成员胆敢私自提价或降价,市政官(相当于现在的警察)就有权拆他家的墙,打肿他的脸。这种销售和价格管制通过定时的“减价出售”被沿用至今,国家《商业法典》里有具体执行细节。

冬季大减价在圣诞节与新年过后;夏季大减价都在每年的6月,其他省市的减价日期可能有所不同。减价幅度是很大的,在20%~70%不等。大部分商店使用一种彩色标志来吸引眼球:一个白色的圆形卡纸上面贴一个或黄、或红、或蓝、或绿的圆彩纸来标示它的减价幅度。我发现红色一般都代表减价为50%,其他颜色就由商家随意选用。记得第一次看到这标志还闹了个笑话,我以为那是日本货呢,因为它贴在那里很像日本的“太阳旗”,逗得女儿捧腹大笑。

法国大减价是真正的大减价,由政府批准,不能乱来。都是正品,没有什么次品打折一说。因此,在减价期间,不少市民涌到超级市场、大公司、专卖店等地抢购名牌商品,很热闹。所有临街的橱窗都贴满“Soldes”(减价出售),由于满眼都是这个词,我就记住了。受近年来的金融危机影响,商业萎缩,每年除了冬、夏两季大减价外,法国政府还有些变通,允许商店一年中还有为期两周的减价促销活动,时间自定。

法国人除了浪漫,还有潇洒与大方。只要喜欢的东西,多少钱他们都要买,分期付款也买。不喜欢的就抛弃。平时在巴黎买东西是很贵的,但在大减价时就贱如烂泥,特别是名牌货品。所以不急用的物品,他们等大减价时才买。比如:初冬刚上市的时髦皮大衣,原价500欧元,一月份会被削价250欧元,到减价后的第二周还没有卖出,就会有第二轮削价,最后100欧元就买得到。所以看到穿名牌的法国人不必艳羡,他也不一定是大款,用的名牌或许就是大减价时淘到的宝贝。

大减价的日子里,食品店、面包店、餐厅、药房是绝不减价的,文具店、书店、娱乐场所和地产也不减价,大减价的范围很长时间内只限于“衣和鞋”,“内衣”却又不属其中,被单、

毛巾更从来没有“Soldes”过。

不过即使减价,我的钱包也只能瞄瞄那些“大路货”如:Etam、Naf Naf、Jennifer、Promod、Kookai、Morganede的衣服或鞋子,这些牌子在法国既不名贵也不奢侈的。不过,一双减价到29欧元的皮拖鞋,用汇率来算一下,也要人民币280元左右呢……所以我逛减价商店,也只是看看热闹而已,掏钱包的时候是很少的。

编辑提醒:法国大减价购物诸原则

不管购买什么商品,去什么商店,首先一个原则是越早去选购越好。因为去得越早,选择的余地就越大。大减价时期商店的商品尤其是服装、鞋子之类同一尺寸、号码的不多,售完为止。晚去的人可能就买不到中意的商品了。

第二个原则是多走多看,这样才能找到理想、价廉的商品。也只有多作比较,才能做出良好的选择。

第三个原则是走两头:即大减价开始时去购物,接近尾声时再去。因为越是靠近结束,减价的幅度就越大。对于一些可买可不买的东西,应当到这时去挑选。

第四个原则是不用买的东西即使是大减价也不要去买。有的人有购物癖,平常都管不住自己,遇到大减价更是了不得,常常是买回的东西,其实根本不需要、也不会用到。华人都有勤俭持家的好习惯、好传统,将钱用在刀口上是最重要的。

第五个原则是仔细挑选。由于大减价时期商品往往售出后不得退换,或因商品有限无法退换,故消费者在购物时要仔细检查商品质量。当然,诸如电器等高档或耐用消费品还是可以有保修、可以退货的。

上一篇:惊蛰桃花开,春分燕子来 下一篇:钱途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