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科科技创始人翻脸股价腰折

时间:2022-08-24 11:55:21

朗科科技创始人翻脸股价腰折

上市9个多月,朗科科技股价跌幅近半。上市后,朗科遭遇了专利失效、业绩下降、董事长辞职的窘迫。业绩压力只是原董事长兼总经理邓国顺辞职的导火索。事实上,创始人邓国顺、成晓华早有不和。上市后,隐藏的矛盾凸显。

高管长期不和

2010年9月14日,朗科公告称,公司创始人邓国顺“因个人原因”正式辞去董事长兼总经理职务。这是创业板上市公司中第一例董事长辞职。

“邓国顺的辞职,业绩压力是诱因,他和成晓华多年不和在公司早已不是秘密”,一位从朗科离职的核心人士说。邓是纯粹的技术出身,而成是个玩资本的人。

1999年,邓国顺与成晓华共同研制出世界第一款闪存盘――优盘,邓国顺也因此被誉为“闪存盘之父”。目前,邓国顺个人持有占总股本23.13%的朗科股份,为第一大股东,成晓华位列第二。

朗科招股说明书称,邓国顺、成晓华在公司经营决策上共同控制,这为两人在公司治理结构上的冲突埋下隐患。事实上,朗科的第三大股东王全祥对公司同样有话语权。王全祥持有朗科11.52%股份。“成晓华和王全祥关系非常铁,他们是一派的。”知情人士称。

尽管消息未获证实。但邓国顺辞职后不久,朗科的一系列公告颇有戏剧性:朗科宣布,其在台湾和美国专利维权获得支持。“4年前申请(邓国顺)辞职前10天获得通过,辞职后才对外公布,这里面的关系只有高管们才说得清。”知情人士称。

事实上,在中小板和创业板开闸以来,多家上市公司存在第一和第二大股东股权比例相近问题,而这些有可能导致更多的创业板公司重蹈朗科覆辙。

业绩压力早套现

朗科通过闪存盘核心技术,发展出 “研发-申请专利-专利授权-收取专利费”的商业模式。这一模式中,暴利的专利费是朗科的主要利润来源。2006-2009年,朗科通过专利授权许可的收入逐年提升,2009年该业务毛利率高达99.85%。但上市之后,朗科在专利授权许可收入上连受打击。2010年4月6日,其“优盘”商标被认定为商品通用名称,予以撤销注册;朗科和金士顿的4年专利授权许可合同也于2010年7月6日终止。

朗科的商业模式似乎并未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而成为经营风险在上市后暴露。2010年1月起至今无新增专利授权许可方。

邓国顺的辞职不排除是为能得到提前套现的机会。有近60名高管离职。虽然邓辞职后公司控制人身份不变,股票仍有三年锁定期。但现在辞职,对于其股票锁定期满后的套现非常有利,持有股票可全部套现。否则,期满后每年也只能套现25%。

上一篇:吴地人家:唱响餐饮三部曲 下一篇:“十二五”重点扶持产业:绿色经济“钱”途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