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对脐橙果实体积增长的影响

时间:2022-08-24 11:29:36

摘要 于7—9月脐橙果实膨大期,连续达10 d晴天,进行树盘灌水,调查果实体积增长量和株产量。结果表明:灌水处理果实净增量曲线波动较未灌水处理的小,而且曲线高峰与低谷出现的时间和谷值有区别;8月上中旬,灌水处理曲线快速升高,而对照曲线逐步下降;平均株产量灌水处理(17.17 kg)大于对照(12.57 kg)。

关键词 脐橙;果实;水分;体积

中图分类号 S66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070-01

8月以后,椪柑果实中干物质净积累量占全年生育期的86.9%[1],而水分对光合作用及光合产物运输、积累有着重要作用[2]。7—9月脐橙果实迅速膨大[3-4],而试验地伏旱比较严重,有个别年份甚至延续到10月,伏旱连秋旱,下雨较少,降水量不足全年的10%[5]。灌溉可调节树体水分供应,使果实体积迅速膨大和光合产物稳定积累。为此,2009年进行了树盘灌水试验,以为清水江流域脐橙果园灌溉提供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天柱县渡马乡桥坪村进行,果园梯面宽2.5~3.0 m,土壤为黄壤,pH值6.5,土壤中水解氮213.07 mg/kg,有效磷10.91 mg/kg,有效钾153.73 mg/kg,有机质1.89%。试点年均温为16.5 ℃,1月平均温度4.7 ℃,绝对最低温度 -9 ℃,绝对最高温度38.6 ℃,≥10 ℃的年积温5 000 ℃,年降雨量1 280 mm,年日照时数1 157.4 h。

1.2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五年生枳砧纽荷尓脐橙,树势中庸,株行距为3 m×4 m。果园管理水平一般,果园尚无自动灌溉设施。

1.3 试验方法

选择树势、挂果量基本一致的植株12株,双株小区,3次重复。灌水处理与对照设在同一梯面。7月10日(此前已连续10 d未下雨)第1次灌水时,每株选20个中等大小果实,并用油漆标记,以后每5 d测1次标记果实体积。用排水法测量果实体积,用加权法计算单果平均体积及体积净增量。采果时,调查单株产量及果实数。凡遇到连续10 d不下雨,则在每株树盘浇清水50 kg。

V=■h/测量果总个数

式中:V—单果平均体积(mL);h—每次从烧杯上读出的单果体积(mL)。

2 结果与分析

2.1 灌水处理对果实体积增长的影响

虽然2009年7—9月降雨较为频繁,灌水次数少,但从表1可以看出,水分对果实体积增长有很大影响。自7月10日灌水后,到7月25日期间,灌水处理的单果体积累计增长30.97 mL,而对照仅增长27.28 mL。8月20日开始天晴,于8月30日浇1次水,到9月5日,浇水的单果体积增长相对较快,而对照体积增长曲线平直略有下降,体积因受干旱影响而缩小。从果实接近成熟的缓慢增长情况看,未灌水处理的果实体积增长势明显减弱,使得灌水处理的体积增长曲线高于对照。灌水处理的单果体积,从开始小于对照,到最后平均单果体积反高于对照9.28 mL。

通过天气和人工改变土壤水分,继而影响单果体积净增量。土壤含水量在适宜范围内,果实体积增大较快,而由于久晴或久雨,使得土壤含水量低于或高于这一适宜范围,则体积增大受到抑制,甚至还有可能暂时缩小[2-3]。由表2、图1可以看出,7月1—18日为晴天高温,7月10日灌水1次,灌水处理果实体积净增量呈上升趋势,而未灌水的体积增量反而缩小;7月18—25日,晴见多云,有分散小雨,土壤湿润而不渍水,果实体积净增量均呈上升趋势;7月26日转晴后,随土壤水分减少,果实体积净增量呈下降趋势;7月30日小到中雨,8月5日体积净增量开始上升;8月20日受长达15 d的连续阴雨影响,土壤水分过多造成生理干旱,改变了根系上运的激素,从而显著降低光合速率及果实水分供应[3],抑制了果实体积的增长,转晴3 d,体积降至最低后,开始随着土壤过多水分的蒸发达适宜值,根系开始吸水,果实体积净增量又上升;连续晴10 d后,体积净增量又开始下降,到9月6日天气转阴前达最低谷,适当灌水处理的体积净增量达3.84 mL,而对照的果实体积反而缩小,净增量呈负值。从果实接近停长的一段时间来看,灌水处理的果实净增量减少速度较对照慢,这除了与土壤水分有关外,是否与树体生理状况有关,需进一步试验研究。

2.2 灌水处理对脐橙产量的影响

观测表明,灌水处理平均株产量17.17 kg,平均单株果数为86个;而对照平均株产量12.57 kg,平均单株果数62个。经方差分析,F=14.69>F0.05=4.96,差异显著。在7—9月脐橙果实膨大较快时期,每逢干旱10 d左右,树盘浇水,可改善根系对水分吸收,提高光合速率,提高脐橙产量[6]。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表明,通过人工补水及自然降雨,可改善土壤水分供应与果树生理需水平衡,取得高产。2009年7—9月降雨频繁,人工补水次数少,但灌水仍对果实体积增量有影响,其生理作用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土壤最佳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80%,过高则土壤渍水,造成生理干旱;过低则土壤水分供应不良。该文在特定土壤环境下,采用的灌水依据是连续晴天达10 d,从体积净增量变化及天气综合分析,有一定合理性,也便于果农掌握。今后,仍需定量分析研究酸性黏质黄壤(红黄壤)的灌水量和灌水指标——土壤含水量及田间持水量。

4 参考文献

[1] 樊卫国.椪柑果实在生长发育期中养分积累规律[J].种子,2002(3):6-10.

[2] 束怀瑞.果树栽培生理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

[3] 华南农学院.果树栽培学各论:上册[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

[4] 沈兆敏.脐橙优质丰产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0.

[5] 张玉环.天柱县综合农业区划[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6] 赖华荣,凌永河,万水林,等.脐橙保水抗旱技术试验[J].现代园艺,2011(8):3-4.

上一篇:冬小麦春播的特征特性及保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粘纤混纺产品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