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产业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

时间:2022-08-24 08:39:23

大数据产业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

一、地方新闻传播学教育的跨界合作与融学科趋势

大数据是一种可以运用并将自身延伸到一个新的发展空间的战略资源,而这种资源不仅受到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新媒体行业的集中关注,也成为新闻传播学教育界研究的新课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认为“就像我们无法用镰刀和锄头登上现代农业的快车一样,用我们过去所习惯的模式、渠道,还有所谓的传统优势,我们很难在以互联网为基础架构的发展态势下取得有效和长足的作为。”新闻传媒业需要运用一些新的工具和手段把自己成功导入到新的传媒领域,进而展开自己的市场发展空间。“融学科”介入大数据与新闻传媒创新研究将是一种新的研究视野。大数据背景下得新闻传播学教育正呈现出新闻传播学界与传媒行业的跨界合作和学界的多学科融会研究趋势。

二、贵州地方院校应着力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数据素养

(一)数据处理能力的教育和培养

大数据时代,媒体掌握着大量的数据信息,包含媒体信息本身的数据形态、受众行为信息等内容。作为能够改变传媒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变革性力量,掌握数据处理、分析能力不仅是统计学、管理学等专业人才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而应成为诸如传播学、新闻学、广告学等相关专业学科培养体系中不可忽视的培养目标。对于贵州本地高校而言,新闻传播学科在课程设计上必须要有统计学基本理论课程的设置。例如,将《实用统计学》《统计学》等课程作为该学科所有专业的基础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提升其对统计理论的认知。其次,掌握数据搜集和统计分析的能力。数据的搜集都是数据分析流程的前提,贵州本地高校培养的新闻传播人才必须具备搜集数据、改良数据的搜集方法的能力。同时,还应具备利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的能力更。例如,贵州民族大学已经将SPSS统计软件与分析作为包含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广播电视编导等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对数据分析技能的培养能够帮助新闻传播从业人员从海量的数据中获得新闻线索、开展新闻调查、发掘社会关注焦点,预测社会关注的演变趋势等等。因此,分析技术的掌握和分析工具的熟练使用是当下新闻传播教育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

(二)大数据可视化操作能力的培养

在大数据带来的新闻传媒行业业务创新体系中,可视化技术无疑是业界最为关注的话题。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七朵云”战略涉及各行各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力量,传媒行业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发展自身急需从规划走向实践。大数据可视化所指的是利用可视化技术,主要包含图形、图表、视频等将大数据信息转化为易于被受众接受的形态。这是大数据时代受众对新闻传媒行业所提出的要求,更是行业对新闻传播教育所提出的要求。一方面,贵州本地新闻传播学教育应当重视“视觉传达”素养的培育,新闻传播学人才应将其作为为必须掌握理论基础。数据本身的意义枯燥而且不显性,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将枯燥、冰冷、海量的数据变为人们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信息。例如,社交媒体中经常呈现的数据图表、flash等二维界面媒体,这种可视化的界面作为一种直观、美观的视觉传达形式更加符合现代受众的心理需求和媒介接触习惯。因此,对视觉传达知识的学习能够在数据的可视化呈现方面更加满足时代需要。文字、图形、色彩、动画等视觉构成作为可视化设计的主要元素应该在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体现其重要性。其次,可视化工具的掌握是关键。一般而言,工具的掌握一方面体现在对工具的开发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工具的合理利用上。就新闻传播学科来讲,可视化工具的掌握重点在对后者的强调。

三、贵州地方院校应培养大数据品牌营销人才

贵州省发展较晚,对地区产业品牌经营管理方面缺少重视和认识。随着“云上贵州”概念的提出,“大数据”“数谷”品牌成为贵州有一张对外传播的名片。那么,要将大数据打造成贵州的区域产业品牌,要建设成一个国内领头甚至国际品牌,制定品牌的经营管理策略,培养大数据经营管理人才迫在眉睫。大数据人才当前在国内来说都是非常缺乏的,贵州省在发展大数据以前对大数据方面的研究几乎为零,所需要的人才都是依靠外来人才的引进,但是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云上贵州”品牌的发展,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自给自足,拥有自己的大数据高端人才。所以要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在省内各所高校增设大数据相关课程和成立专门培训大数据人才机构,还要建立一个或多个品牌经营管理平台,在不同时期根据品牌和市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对应的科学、有效的运营策略。

作者:黄丽娜 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上一篇:中国传统文化建筑装饰发展研究 下一篇:协同育人校园文化活动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