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之中,一片苍茫

时间:2022-08-24 07:25:24

摘 要: 美国女作家斯蒂芬妮・梅尔所著的小说《暮光之城:暮色》是《暮光之城》系列的第一部,这部畅销小说因其哥特式风格,吸血鬼与狼人故事组合,以及青春浪漫的爱情故事吸引了众多的读者,也引起广大的评论家的注意。本文从其哥特式风格,吸血鬼形象与狼人组合,以及故事情节安排入手,分析《暮光之城:暮色》广受欢迎的文学魅力所在。

关键词: 小说《暮光之城:暮色》 哥特式风格 吸血鬼与狼人组合 故事情节 文学魅力

暮色之中,一片苍茫,在一片苍茫之中,微光重现,月色弥漫的山谷,给人宁静安稳的感觉,但是瞬间浓雾袭来,一切景象顿时模糊,诡异神秘的氛围又让人忐忑不安,不知是否能冲破重重大雾,重见月光。这就是小说《暮光之城:暮色》(Twilight),美国女作家斯蒂芬妮・梅尔2005年的作品。

斯蒂芬妮・梅尔在推出作品《暮色》之前还是个全职的家庭妇女,默默无名,但是在整个2005年,《暮色》是人们谈论话题最多的畅销书,上市短短几周,该书销量就一飞冲天,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5名。之后该书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达56周之久,其中有5周是名列榜首。是什么使得《暮色》吸引了众多的读者,还引起广大评论家的注意?它的魅力从何而来?首先对该书进行评论的是像《时代周刊》和《纽约时报》这样的媒体,它们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论:(1)凸显出浪漫小说的一种极致,充满着爱恨情仇的张力,但又优雅精致宛如简・奥斯丁的小说;(2)作品中隐现恐怖悬疑文学的魅力,惊险刺激;(3)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超自然的元素令人心醉神迷。同时国内对《暮色》进行研究评论的文章并不多,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人类与吸血鬼凄美动人的爱情;(2)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3)超自然因素――吸血鬼和狼人的神秘传说;(4)人类欲望在吸血鬼以吸血为生上的体现。继《暮色》之后,斯蒂芬妮・梅尔又写了《新月》、《月食》、《破晓》和《午夜阳光》,被称为“暮光之城”系列丛书。后四部书一经上市,都得到了读者们的热捧,成为了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和克里斯托弗・鲍里尼的《伊拉龙》、《长老》之后最受欢迎的书。可以说“暮光之城”系列丛书广受好评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暮色》的无比魅力,它那跌宕起伏、亦真亦幻的奇幻故事,细腻真挚的情感描写,悱恻动人的爱情主题,即使是有关吸血鬼和狼人题材的部分,也主要宣扬的不是暴力和血腥,而是其崇尚优雅而洁净的道德准则。

《暮色》讲述的是两个中学生贝拉与爱德华之间的浪漫爱情故事,但与一般青春小说不同的是,这是一个人与吸血鬼的奇特恋爱。这部作品以若隐若现哥特式风格作为背景,透过一场凄美的爱情故事,夹杂着超自然元素,加上跌宕起伏的情节给读者们留下了惊心动魄、百转千回的感受。美国《时代》周刊这样评价“暮光之城”系列:“充满着爱恨情仇的张力,但又优雅精致如简・奥斯汀,达到了浪漫小说的一种极致。”[1]本文从其哥特式风格,吸血鬼形象和故事情节安排入手,分析《暮光之城:暮色》广受欢迎的文学魅力所在。

一、哥特式风格

“哥特式”(gothic)有两种涵义,一指蛮族时代的哥特部落,一指十二至十七世纪风靡欧洲的哥特式建筑。十八世纪以后,“哥特式”一词渐渐成为中古后期和文艺复一兴时代艺术的代名词。[2]高耸的尖塔,厚重的石壁,狭窄的窗户,染色的玻璃,幽暗的内部,阴森的地道甚至还有藏尸所是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文艺复兴思想家们大多不喜欢这类哥特式的建筑,认为它们代表了落后、野蛮和黑暗。因此“哥特式”一词逐渐被赋予了野蛮、恐怖、落后、神秘、黑暗时代、中世纪等多种含义。

哥特式风格的小说最初发源于英国,随后很快就传到了美国。19世纪时美国虽然政治已经独立了,但是在文学上依旧深受英国传统的影响。霍桑和爱伦・坡的作品都是哥特式小说的典型代表。这类早期美国哥特式小说中通过环境的描写,糅合了超自然的因素,烘托出神秘、阴暗、压抑、鬼魅的氛围,读者不但越读越害怕,产生仿佛如临其境的幻觉,而且心理受到极度的刺激,体验到一种忐忑不安的神秘。

霍桑的作品《七个尖角阁的房子》讲述的是美国早期殖民时代,品恩钦家族的后代因为上辈所犯下的罪恶,一直摆脱不了厄运折磨,同族人为了这座七个尖角阁的房子相互迫害,不得安宁的生活。每一代的主人都毫无征兆地死去,直到莫尔的后代霍尔格拉夫与品恩钦家族的后代菲布结婚,搬出这间闹鬼的房子,人伦秩序才得以恢复。在这个故事里,七个尖角阁的房子就是哥特式风格的体现,它阴暗、沉闷,住在里面的人时时刻刻都感到压抑,犹如在牢笼一般,不见天日。所有的灵异事件都在房子里发生,读者们都被笼罩着诅咒,缠杂死亡阴影的这座房子吸引,心中既害怕,却又好奇着故事将如何发展,最终的结局到底如何。而爱伦・坡的《厄舍古屋的坍塌》中厄舍古屋虽然同哥特式建筑形式不同,但那里同样出现了棺材的被撬动的声音,还有铁镣的锵锵声,以及疯子的声和辗转挣扎声。厄舍古屋里发生的事情比起七个尖角阁的房子里发生的事情更诡异,更血腥,更让人不寒而栗。在这部作品里,爱伦・坡追求美的极致,通过象征罪恶古屋的倒坍,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实际上达到了神秘和恐怖的极致,让读者们像坐过山车一样,感受到达最高点时由速度和高度所带来的那种惊恐和战栗。爱伦・坡的哥特式小说短小紧凑、结构严谨、情节环环相扣,步步推进,整体效果十分突出。[3]

斯蒂芬妮・梅尔的《暮色》与这类早期哥特式小说既有相似点又有不同点。如果说霍桑和爱伦・坡的作品中那种哥特式风格是张狂的,浓厚的,给人以强烈的印象效果的话,那么斯蒂芬妮・梅尔的《暮色》中的哥特式风格就是含蓄的、淡雅的,但却给人惊鸿一瞥的感觉,就像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一样,若隐若现的着墨,看似平淡,而意境深远。在故事一开始的时候,她就把这种似有似无的哥特式风格深埋在了整个作品的框架之中。

故事的发生地在一座名叫福克斯的小镇,那里几乎常年笼罩着乌云。这个微不足道的小镇上的雨水比美利坚的任何地方都要多。妈妈就是从这个小镇那阴郁而又无处躲藏的阴影之下,带着我逃出来的。[4]

天空呈现出一片灰暗的颜色,阴雨绵绵,加上寒冷的天气,整个外部环境的描写只有寥寥数语,这样阴暗的冷色调,烘托出故事背景里低沉、神秘惊悚的气氛,已经让读者们从心底里透出一丝凉意,精神世界变得压抑、混乱,感受到贝拉心里的无助但却无处可逃的荒凉。随着贝拉和爱德华的相识相恋,人类与吸血鬼之间的情感纠葛愈发理不断、剪还乱,特别是吸血鬼詹姆斯企图杀死贝拉并且吸光她的鲜血,作品中那种淡淡的若隐若现的哥特式风格猛然间显现出来,变成混杂着血腥和暴力的压迫感。

大厅里阴暗又空旷,很是凉爽,空调嗡嗡响着……西面的舞蹈室里很暗,我能从那扇敞开的观察窗里看到那整个房间。东边的那间更大的舞蹈室的灯亮着,但那边的窗子的帘子拉了下来……那些血染红了我雪白的T恤衫,飞快地汇聚在地板上,让他因为口渴而疯狂起来……[4]

哥特式风格的小说所呈现给读者的暴力、血腥和残忍在故事发生的高潮阶段出现,也从侧面显现出其存在的极致之美,读者们都会为这样的场景感到震撼,继而好奇贝拉的命运会有怎么样的改变。斯蒂芬妮・梅尔的《暮色》中哥特式风格穿插显现在其故事发展之中,并随着故事的发展显现出不同的状态,给读者们带来感觉上的变化,犹如烛火一般忽明忽灭,引人入境。

二、吸血鬼与狼人组合

《暮色》中另一吸引读者的元素就是吸血鬼的传说和狼人故事。东西方文化中都有脍炙人口的鬼神作品。与东方传说的鬼怪相似,西方传说中的吸血鬼在鬼神作品里占有一席之地,而且有关吸血鬼的小说长盛不衰,令读者们津津乐道。

在西方的传说中,吸血鬼是受到诅咒,见不得阳光,只能在夜间活动,害怕圣神的物品,靠吸食人类鲜血长生不老的邪恶精灵。吸血鬼在西方黑暗时代体现出一种对于宗教力量开始质疑的情绪。十九世纪欧洲出现过一些描写吸血鬼的小说,其中数英国作家布兰姆・斯托克的《德拉古拉》(Dracula)最为有名。书中的德拉古拉伯爵成为了日后写吸血鬼小说作家笔下吸血鬼的祖先。到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美国女作家安妮・赖斯的《吸血鬼访谈录》大受好评,她随后写出了十多部有关于吸血鬼的小说,那些小说成为了吸血鬼系列,在英美掀起了“吸血鬼”热。[5]而斯蒂芬妮・梅尔的《暮光之城》系列受到了大众的欢迎亦是这股“吸血鬼”热的后续。

金发碧眼白肤的帅气少年爱德华是《暮色》里最引人注意的男主角,他是吸血鬼,在他身上体现出吸血鬼的经典特质:神秘、英俊、痴情、无所不能。他的形象与安妮・赖斯的《吸血鬼访谈录》里的路易与莱斯特有所不同。莱斯特残暴,嗜血成性,把人类当成,任意玩弄,他忍受不了永生的寂寞就把一心求死的路易变成吸血鬼。当他把路易变成吸血鬼之后,受不了路易身上还留有的人类善良的天性,嘲弄路易是个胆小的懦夫,还想法设法迫使路易杀人饮血。在他看来,吸血鬼就是异类,靠吸血为生,与人类的格格不入导致它不为人类所认同,所以也就没有必要遵循人类社会的一切原则。莱斯特是自私的,居无定所,永远游离于人类之外,不需要人类社会的认同,也不需要归属感。路易则是因为妻子难产,同时遭到亲友们的误会,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于是在他一心求死的时候,莱斯特把他变成了吸血鬼。路易变成吸血鬼之后,获得了长生不老的能力,他以为可以摆脱烦恼,忘却痛苦,但是他残存的人类的良知和吸血鬼嗜血的特性强烈地冲突着。他不想伤害人类,但是身为吸血鬼,对血的渴望时时刻刻折磨着他,让他感到更加痛苦和绝望,因此这样的永生只能使他陷入无边的痛苦和迷惘中。他既有鬼性,又具有人性,这一对立的因素使得他自己也明白这样的苦苦挣扎是毫无用处的。尽管路易仍然在追寻着灵魂和生存的意义,但是他自己也明白这是徒劳的,最终他只能陷入永恒的麻木和孤独之中。[6]

相比较之下,爱德华虽然也在为他的身份和他对贝拉的爱苦苦纠结,但是出现在青春小说中的他显然没有路易来得痛苦和绝望。因为莱斯特和路易都是没有办法在阳光下行动自如的吸血鬼,但是爱德华不同,他在白天还能自由地在人类世界中行走,只不过如果阳光直射在他的身上,他就会华丽变身,全身变得金光璀璨的,宛若再世的阿波罗一般。遇到贝拉,虽然深深被贝拉所吸引了,但是他也为自己吸血鬼的身份而感到痛苦和迷茫。吸血鬼不仅是魔鬼的代言人,而且保留了许多人类的属性,在内心他们同时拥有着魔性和人性的双重特性,这两种特性相互碰撞,形成一对矛盾体。[7]人类与吸血鬼本来就是不能相容的,更何况他还爱上了人类,意识到这一点的爱德华无疑也是孤独和绝望的,但他的身边还有同是吸血鬼养父母的照顾,以及吸血鬼兄弟姐妹的陪伴,这也要比无人理解的路易来得幸福。爱德华的孤独感和绝望没有路易来得强烈,让读者们也不会有种百年孤独的窒息感,所以读者们在读这部小说的时候,虽然感叹人类与吸血鬼感情的纠结,但心里却还保留着对美好爱情和生活的向往,不像对路易,只有深深的同情和无限的悲哀。

如果《暮色》中只讲述有关吸血鬼与人类的感情纠葛,那么故事就未免显得单薄一些,也很难吸引这么多读者的注意,因此,书中还加上了狼人雅各布的故事。于是故事的框架就由吸血鬼、人类和狼人三个不同族群所组成了。

狼人是随着吸血鬼一起出现的怪兽,平时狼人是以人类的相貌出现,只有到月圆之夜才会变成狼。狼人是人类最原始对未知自然恐惧的重要一环,渊源比吸血鬼更深沉复杂。近半个世纪以来,狼人无疑已经成为西方神秘文化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8]狼人雅各布的出现预示着故事的复杂性和曲折性,他同样爱恋着贝拉,但是他与吸血鬼爱德华又是天敌,种族之间的纷争加上对爱情的争执使得读者们不由自主地深陷其中,为三人盘根错节的关系及命运的变化而忧心。因此,读者们不仅记住了温柔多情、英俊潇洒的吸血鬼爱德华,而且记住了孔武有力、执著追求的狼人少年雅各布。

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略带凄美和诡异的哥特式风格给《暮色》带上了一层亦幻亦真的面纱,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情感真实,活灵活现,给读者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构建了整个故事的大体框架。

《暮色》讲述的是人类少女贝拉与吸血鬼爱德华之间令人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贝拉搬到小镇福克斯与父亲同住后,结识了神秘英俊男同学爱德华,他拥有迷人的外表和超强的阅读他人思想的异能,是卡伦家族里的吸血鬼。但是他却不能感知贝拉的思想,反而被贝拉深深地吸引住了。作为吸血鬼,他想吸她的血,可又为了爱又在拼命压抑自己的吸血欲望。父亲朋友的孩子狼人雅各布告诉贝拉有关吸血鬼的种种事情,但即便是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后,贝拉还是与爱德华相爱了。当贝拉受到吸血鬼詹姆斯的追捕之时,整个卡伦家族都行动起来想尽办法保护她。最终,在家人的帮助之下,爱德华杀掉了詹姆斯,救出了贝拉。

在斯蒂芬妮・梅尔的《暮色》里面,贝拉和爱德华的之间的爱情是贯穿整个故事的主心骨,也可以说是构成整个故事发展的主线。在这条主线之外,还交互着一些看似无关但是却对整个故事情节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几条副线:爱德华和他的兄弟姐妹们与高中同窗同学之间的疏离感;贝拉父亲与狼人家族之间的深厚友谊;狼人家族与吸血鬼卡伦家族之间虽然格格不入,但是却互相遵守协议,互不干涉对方的生活;狼人少年雅各布对贝拉的喜爱和对爱德华的敌意;吸血鬼卡伦家族为保护贝拉而与食人吸血鬼间的斗争,等等。这些副线环环相扣,缺一不可,都为主线的发展埋线伏笔,制造出高潮迭起的冲突与矛盾,让读者们按耐不住急切的心情想要了解事态的发展。他们为男女主人公曲折的爱情而揪心,同时也被他们洋溢着青春的纯洁爱情所感动,再加上超自然元素的魔幻作用,让读者们感受到了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四、结语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不仅仅是带给读者们赏心悦目的感觉,更应该让读者们从心底深处得到震撼。《暮色》中结合了校园青春爱情,吸血鬼和狼人故事,还添加了恐怖和冒险等吸引人的元素,这些都是它获得成功的关键,其中纯洁的爱情让人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得到洗礼,呼唤人性回归到最原始的状态,就像作者梅尔说的:“我的故事其实有一种寓意。不管一个人在生命中遇到什么困难,不管你认为自己必须做什么事情,你总能有别的选择,总有别的出路。只要自己的信念不变,真心地相信自己,一定会拨开乌云见太阳。”[9]不管社会如何变化,人有多么复杂的生活经历,在心底深处,总是对美好的东西存在向往,唤起人性之善和人性之美,正是作者的意图所在。

参考文献:

[1]“暮光之城”终结篇即将上市[N].东方早报,2009-05-13.

[2]王晓秦.英美哥特式小说概论[J].内蒙古帅大学才民(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1987.3.

[3]石红.美国哥特式小说的传统初探[J].作家,2009,10.

[4]斯蒂芬妮・梅尔著.覃学岚,孙郁根,李寅译.暮光之城:暮色[M].南宁:接力出版社,2008.

[5]苏耕欣.吸血鬼小说――另类自我化的挑战[J].外国文学评论,2003,02.

[6]周淑茹.关于《夜访吸血鬼》的几种读法[J].鄂州大学学报,2010,03.

[7]汪冬梅.解读《夜访吸血鬼》中的吸血鬼形象[J].电影文学,2010,14.

[8]张薇.评《暮光之城》的神奇魅力[J].电影文学,2010.7.

[9]梅尔.对话《暮光之城》.吸血鬼浪漫落幕[N].华西都市报,2009-06-03.

上一篇:法语俗语\俚语中的文化印象 下一篇:《喜福会》中的母女矛盾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