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情景教学

时间:2022-08-24 05:27:45

浅议小学语文情景教学

【摘要】语文是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根据新课改要求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特点,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形式,情景教学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方式,本文将围绕小学语文情景教学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景教学 新课改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事物的成长发展都需要从头、从小开始,同时,开始的基础如何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后来的成就。小学是一个重要的发端,是培养兴趣、养成习惯的黄金时期,可以说,小学在整个人生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所以,我们的教育一定要重视并利用好这一阶段。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也是其他学科的基础,重视语文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既是教育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本文中作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如何更好的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提出自己的见解,围绕在小学语文中开展情景教学开展具体的论述。

一、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对语文教学的思考

新的课程改革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也成为我们教学的真切现实,深入贯彻落实新的课程改革标准和目标要求,不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实效,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使命,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认为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把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既要认真学习和领会新的课程标准,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还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身心、性格等特点寻找适合的教学组织方式,才能开展有针对性、有创新性的教学,也才能不断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实效。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景教学是必要的,也是有利的。

二、情景教学可以充分运用于新的课程标准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新的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是我们的教学面临的大背景和大实际,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目标、方向、思路,所以,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充分考虑新的课程标准,只有深入学习和领会这个标准,并在教学实际中围绕着这个标准开展教学活动,才能让我们的教学取得成效。同时,这个标准是一个纲领性的、共性的,同时,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考虑一些其他的实际,比如,最大的实际就是学生,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个性特点,这些都是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意的事关教学成败的细节。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好奇心强,但是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同时,对于他们而言形象的东西比抽象的东西更有吸引力,更需要多种方式的调动多种感官的刺激。这就为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不断的优化设计、丰富形式,而情景教学就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新的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与新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以教师为主,仅仅围绕课本和大纲等为本开展“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不爱学、学不好,弊端越来越突出,我们的教学越来越需要学生的参与,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互动式”教学应运而生。但小学生年龄较小,抽象思维的能力还有欠缺,如果要让学生更广泛、更深入的参与,从而让课堂更有活力和效果,教师就要进行合理有效的课堂情境设计,将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体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这就需要一种积极的教学组织形式。

那何为情景教学?简单来说,情境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实际需要,利用诸如声音、图片、视频等诸多方式来设置一些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状态下进行学习,从而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在采用情景教学的过程中,设置情景是方法和手段,教师要根据实际和根据学生的需要,用更为多样化的教学媒介和手段,更为生动形象的表达和演绎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最终的目标还是要落实到学生的参与和学习上,所以,对于提升教学效果而言是大有裨益的,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可以说,小学语文课堂情境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发展的产物,是经过理论和实践检验适合学生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组织情景教学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倡导“科学施教”但同时又往往说“教无定法”,所谓“教无定法”也就是教学没有固定格式的现成模板可以套,任何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都需要一定的条件,也都需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合理设计、合理运用,才能发挥出更好的作用,达到更好的效果,情景教学同样如此。对于情景教学而言,情景的设置是个重点,那么如何设置情景?设置什么样的情景?需要达到什么样的预期效果等等。所有的问题教师都要有通盘的计划和考虑,还要与学生形成有效的沟通,做到合理预期才能使得具体的实施过程更为顺利,同时,教师还要不断的增强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调度调控能力,随时应对新的变化和需要,总之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实践的过程。

我们认为,在具体的情景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点,在情景设置中也要采用合理的设计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好的结合起来,不能顾此失彼。小学的教育既是打基础的教育,又是奠定将来方向的教育,所以更应该注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更多的要强调基础与能力并重,过程与结果统一,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同时,获得成长的乐趣和力量。

在具体的情景设置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技术相结合,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将图片、语言、声音、视频等融入到教学情境的设置中,可以更加形象逼真的展现教学情境,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还要穿插一些启示和引导。比如,合理的设置一些难度适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同时,积极创建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需要注意的是,课堂情境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来创设,影响课堂情境的因素也不是单一的,并不是只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才能实现,教师本身的文字语言、肢体语言、情感等也能够影响情景的创设。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是语言、书和活生生的人与人的关系,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比如利用丰富的情感、抑扬顿挫的语言、明了的手势将学生引入我们的教学情景中。

总之,在小学语文中开展情景教学是值得一试的,需要注意的是要坚持结合实际开展,一定要把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这样才能实现更好的效果。

上一篇:浅谈小学班主任与家长合作教育 下一篇:我国直销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