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误差”之解

时间:2022-08-24 05:06:28

近年我国GDP数据质量方面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各地区GDP的汇总数大于国家的GDP核算数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上半年GDP增速达到10.9%。而按照此前31个省市区所公布的GDP计算,我国上半年的GDP增幅应为12%。一个10.9%,一个12%,两个数据之间,整整相差了上千亿元。如此大的“误差”,究竟如何解读?

GDP两级差距连年涨

面对社会各界对两级GDP出现双版本的疑惑,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的解释是“省级GDP的平均数高于全国是多年来的惯例。有些年份省级GDP数字汇总后可能会比国家的要高出3―4个百分点”。对有关历史资料的查验印证了这一观点。

如对2005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统计部门公布的GDP数值进行汇总,得出的数字是196,015.97亿元,而同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当年实现的GDP是182,321亿元,两个数字相比,竟然相差了13,694.97亿元。同时,国家统计局公告显示2005年GDP同比增长9.9%,而纵观各省统计公布的数据,当年只有云南省的 GDP同比增长小于9.9%,汇总31个省区市的增速得出的简均数为12.39%。

据了解,2004年地方核算的 GDP总量实际上就与中央最终核准的数字存在一定的差异。当时各省区市上报的全年GDP总数据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增速相比,竟然高出3.9个百分点,造成的GDP总量差距高达26,582亿元,相当于我国西部地区十一省一市的GDP总量。

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曾在《国际经济指标和经济形势分析方法》一文中指出,近年我国GDP数据质量方面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各地区GDP的汇总数大于国家的GDP核算数。从2000年―2003年,各省(区市)核算的GDP增长速度的平均数,比国家统计局核算的全国数分别高出1.7、2.0、2.6和2.8个百分点,差距呈逐年扩大趋势。

千亿之差不足为怪

许多专家表示,目前国家统计局和地方统计局在计算GDP时的方法基本一致,造成 GDP数字“双版本”的除了技术层面的原因之外,主要还是由于地方政府部门在报送统计数字时“左顾右盼”、“层层加水”。

数字“加水”的体制原因有二:其一, GDP是考核干部政绩的“硬指标”,地方政府具有操纵统计数据的强烈动机;其二,地方政府又具有这种操纵能力。

面对两个版本的GDP数字,自然会产生的一个问题是:哪个数据更值得相信呢?如果说是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相对准确一些,那是因为国家统计局能够最大限度地纠正省级数据中的误差。

地方倾向于“多报”典型的是投资数额。目前我国GDP计算的模式不是国家对省市自下而上报来的数据进行核算,而是国家先明确几个决定GDP的大的总量数据,然后再调取数据,而这一过程中,有的数据是相对较硬的,出入一般不大,如能源、消费、出口等,有的数据则是软的,需要靠地方的数据进行统计,典型的是投资。

事实上,当前许多投资都来源于地方部门,只能按各地的投资口径计算,而这难免出现省市级上报的数据比实际情况高的情况。

重复统计形成地方重报也是一大突出现象。据专家介绍,工业增加值是GDP的重要部分,应该按照法人属地的原则进行统计,但如今法人企业下属机构甚多,因此各省存在重复统计现象。此外,对于贸易,则按照产业活动原则进行统计,多数地方统计时都宁愿将贸易算作本地区的GDP数字,这也造成了贸易的计算叠加。有些地方还把地区间的合作项目也同时记录到各自省的数据中去。

统一体制的影响

统计数据的不同,部分原因是技术上的,但中央与地方统计数据的不同,更大程度上还是由现行的统计体制原因造成的。由于GDP是考核干部政绩的“硬指标”,地方政府必然难免会具有操纵统计数据的强烈动机;而且现行的统计体制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国家统计局对地方统计局有业务领导,但人事、财政权掌握在地方政府手里,结果地方统计局难免受到地方政府影响,使得地方政府具有干预统计数据的可能。

对此,国家统计局早就提出了统计工作“不进假数”的目标,并提出国家统计局的长远目标是下算一级,将省一级的GDP统计起来,彻底消除省级地方政府对统计数字的影响。

地方政府领导在数字上掺假、注水是一种现象,在这现象背后有地方政府领导追逐政绩的“症结”。但是,如果单纯地说追求政绩,似乎无法指明问题之所在。正如“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说法一样,一方领导追求政绩又有何错?问题的关键是,一方领导追逐的政绩必须既是“上头”认可的政绩,同时也应该是广大群众认可的政绩,这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第一,要从根本上改变地方政府官员向上看、追求政绩的问题,才能铲除“数字出官”的基础,地方政府领导才不再会对数字“注水”感兴趣。第二,还是应当按照宪法规定,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弄虚作假追求政绩、地方保护主义应当摒弃,但不能把一切地方利益都当成坏东西。某些国家已经证明行之有效的“辅”原则,也可以为我们所借鉴。辅原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组织原则,简言之,地方政府承担解决地方问题的责任;只有当地方政府需要上级或中央政府支持的时候,上级政府或中央政府才能进行干预。也就是说,愈是在国家结构的下层,离事实、问题越近,愈具有处理的优先权,政府层级越高,越具有辅。

综合加减严防GDP“花账”

GDP高速增长究竟是好是坏,其中有着比较复杂的因素,一概而论,可能失之片面。但我们确有必要理性看待个别地方GDP“花账”现象,比如,可以通过外部成本加减之法应对之。

其一,做好“污染代价加减法”。如果上报的GDP所消耗的煤、铁、钢材、水泥等占全球消耗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显然,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黑色GDP”:在GDP增长之上的是环境污染加重,能源资源利用率低、消耗浪费严重。因此,我们在分析GDP时,应该用GDP总量减去由此带来的环境成本和污染代价,通过“污染代价加减法”凸显GDP的绿色效应。

其二,做好“社会公正加减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确立,各级政府应走出计划经济时期的审批经济、管制经济,通过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等各种手段,维持社会的公平竞争和有效运行,避免权力寻租、权力腐败、行政垄断、行业垄断等,避免社会分配不公和效率损失,避免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如果GDP“花账”将这种因社会不公造成的社会浪费考虑进去,那肯定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其三,做好“社会安全加减法”。如果GDP增加了,而群众的收入却增幅不大,显然,这种GDP“花账”就更值得质疑。有人曾对GDP进行过这样的描述:连续3辆车相撞的交通事故后,GDP会说“好极了”,因为随之而来的是救护车、医生、护士、汽车修理、法律诉讼、损失赔偿、保险、新闻报道等费用和效益的产生。即使任何参与方都蒙受了巨大损失,GDP依然在增加。类似道理,如果不考虑公众的快乐价值、幸福指数,只是用大拆迁、大改造、大广场让GDP“花”起来,如果不顾医疗事故、交通事故、生产事故的增加,那么,这样GDP就无助于增进百姓的幸福,无助于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显然,我们应挤出GDP中的安全损失、生产能力损失、精神损失等不良成本,以求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由此看来,做好“污染代价加减法”的GDP是绿色GDP,做好“社会公正加减法”的GDP是均衡GDP,做好“社会安全加减法”的GDP是安全GDP。只有挤出外部环境成本和外部社会成本等各种水分的GDP才是和谐GDP,才更符合我们所追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

上一篇:日本人的收入有多高? 下一篇:求诸理论,不如求诸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