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联合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疗效观察

时间:2022-08-24 04:59:41

青白联合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合巩膜瓣+巩膜隧道内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对28例(28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合巩膜瓣+巩膜隧道,内小梁切除术。结果 术后随访末次矫正视力,其中

【关键词】

白内障;青光眼;人工晶状体;超声乳化;小梁切除术

The efficacy of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in cataract and glaucoma

LIU Yang.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First Hospital of Shangqiu City,Henan 476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ataract phacoemulsification,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and scleral flap and scleral tunnel trabecul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glaucoma with cataract patients. Methods 28 patients (28 eyes) with glaucoma and cataract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and scleral flap + scleral tunnel, the trabeculectomy. Results The results were followed up for the la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which

【Key words】 Cataract; Glaucoma; Intraocular lens; Phacoemulsification; Trabeculectomy

青光眼与白内障均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二者常并发于一眼,随着现代白内障手术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提高,临床多采用“青白”联合手术一次解决青光眼与白内障疾患,减少二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我院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28例(28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我院共收治28例(28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其中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6例(6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4例(14眼),继发晶状体膨胀性青光眼8例(8眼)。术前眼压控制在14~21 mm Hg 8眼,22~30 mm Hg者14眼,30~35 mm Hg者6眼,平均为25.0±8.5 mm Hg。术前矫正视力:其中

1.2 术前准备

术前3 d停用缩瞳剂,使用抗生素滴眼液点眼。对于眼压高于35 mm Hg,予以200 g/L甘露醇静脉滴注或口服乙酰唑胺控制眼压。术前30 min给予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充分散瞳。

1.3 手术方法 球后或球周麻醉,上下直肌悬吊固定眼位。在眼科手术显微镜下做11~1点位以穹隆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在10点位角膜内缘0.5 mm处穿刺做辅助切口。在正上方角膜后缘2.5 mm处做宽3 mm,厚1/2巩膜长度的巩膜切口,向角膜缘分离出长1.5 mm的板层巩膜瓣。板层巩膜隧道式分离法分离板层巩膜瓣基底处至透明角膜内1 mm,再用3.2穿刺刀刺入前房。于前房内注入粘弹剂,作连续环形撕囊。超声乳化浑浊晶状体核及皮质并吸出。前房及囊袋内再次注入粘弹剂,将切口扩大至6 mm,人工晶体植入囊袋内。切除隧道内12 mm小梁的组织,然后全层切除虹膜根部组织,吸除前房及囊袋内残留的粘弹剂。10-0尼龙线间断缝合巩膜瓣两侧基底部和顶角部,埋藏线结,于透明角膜辅助切口注入BSS,形成前房,同时确定滤过泡形成情况。复位缝合结膜瓣,结膜囊内涂典必舒眼膏,术毕,包盖术眼。术后随访半年。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分析治疗前后眼压和视力变化,P

2 结果

2.1 治疗后患者眼压情况 术后眼压14 mm Hg以下20眼,14~21 mm Hg 8眼;平均眼压为(12.8±3.7 )mm Hg。治疗前后患者眼压情况比较见表1。

2.2 术后视力

术后随访末次矫正视力,其中

2.3 术后滤过泡情况

术后6月时查见结膜滤过泡:Ⅰ型滤过泡8眼(28.6%),Ⅱ型15眼(53.6%),Ⅲ型5眼(17.8%)。

2.4 术后并发症

术后9眼出现不同程度的角膜水肿或角膜后弹力皱褶、房水浑浊,给予妥布霉素2万U+地塞米松3 mg球侧注射注射,2~4 d后恢复; 2眼早期有膜前房渗出、经散瞳及皮质类固醇治疗后吸收。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亚洲人的青光眼中80%以上是闭角型青光眼,好发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1]。原因是由于中老年人晶状体增大变形,晶状体向前移位、前房变浅,出现瞳孔阻滞。当瞳孔阻滞力大于后房房水压力时,压迫周边虹膜向前膨隆形成狭窄关闭前房角[2],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球轴一般比较短、前房浅、晶状体增厚或增大,更容易发生前房角闭塞。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眼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对于眼压控制良好者,一般仅行白内障摘除术;对于眼压控制不理想或发生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者,应早期行青白联合手术[3]。我们在青白联合术中运用了巩膜瓣+巩膜隧道切口,在隧道切口内切除小梁术,在所观察的28例患者中,术中和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均一期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除1例视神经萎缩外,其余患者术后视力均明显提高,术后眼压控制较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该法具有以下优点:①手术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小,瘢痕小,手术时间短;②采用巩膜隧道切口下切除小梁代替巩膜瓣手术,使滤过道得以延伸,密闭加强。实现在不影响滤过的情况下,降浅前房渗出的发生率。既往的青白联合手术常发生眼球穿孔、眶内出血、视网膜血管阻塞和视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可能[4],本组手术并发症主要是角膜水肿和前房膜样渗出,经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我们体会:①术前尽可能将患者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②采用连续环形撕囊,减小了术中后囊破裂、玻璃体溢出的风险。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减少对虹膜悬韧带的损伤,减轻术后眼内炎症反应,降低前房周边前粘连程度;③术前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减轻虹膜睫状体的充血状态,降低了术后炎症反应。采用高吸力低能量拦截劈核法乳化晶状体硬核,减少热损伤和角膜内皮水肿的发生;④使用粘弹剂维持前房,保证切除部位准确同时避免出血渗入前房。

综上所述,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合巩膜瓣+巩膜隧道内小梁切除术,具有损伤小,能有效降低眼压,视力恢复好,手术难度小的优点,是目前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凤鸣.中华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65.

[2] 郭丹萍.小切口非超声乳化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临床观察.国际眼科杂志,2009,9(6):1208-1209.

[3] 张浩,韦裕才,郑立冬.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疗效观察.山西医药杂志,2007,9(36):59-60.

[4] 谢平,刘庆淮,高自清,等.表麻下双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疗效观察.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24(9):933-934.

上一篇:实时超声观测肥胖儿童的胃动力学改变 下一篇:探讨结核病患者白细胞分类计数手工法与仪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