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路景观雕塑的空间功能及实用意义

时间:2022-08-24 04:47:30

高速路景观雕塑的空间功能及实用意义

【摘要】在设计高速路上的景观雕塑时,对其空间环境特点的正确分析与把握是不可忽视的。观赏点的分散性、造型的简洁性、流畅性、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将是高速路景观雕塑的特点。高速路上的景观雕塑设计的要点首先是选择合理的景观雕塑设置点;其次是要明确景观雕塑的功能;最后应选择合理的艺术表现形态及展示方式。

【关键词】高速路;景观雕塑;四维空间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交通现代化的进程,高速路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种特殊空间通道,它压缩了时间与空间。由于它的使用者一直处于快速的运动状态,所以它是在时间维度上的流动空间的转换、叠合与打开。因此,高速路空间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建立了自由驰骋于两地的纽带,还在于它瞬间储蓄了各种事物,并以快速、高效、永远变化的方式去表现各种空间内容。

在快速流动的四维空间里,景观雕塑作为高速路上的一种空间元素,是动态、有节奏感和人为参与的。观察者进行快速浏览,所以景观雕塑多采用大块面、大体量的表现手法,要在流动的空间中尽显自然流畅、简洁明快之感,还需强调与周围环境的统一性,这其中也包含与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的统一。

那么选择合理的建造位置对高速路景观雕塑的设计尤为重要。景观雕塑大都设置在高速路上的节点处,它们是高速路的窗口、门户,更是疲劳之后的小憩。在快速行驶的途中,驾驶员对任何一种空间造型的理解大都是瞬间的。所以在驶入收费站或服务区时,速度的减缓恰好为驾驶员提供了获取信息的时间。同时,空间运动速度的减缓,由快至慢的空间移动速度、由远及近的观赏距离与由小变大的景观雕塑,所展现的是电影里推镜头般的动态画面。这是在自由伸缩的四维视域中,设计雕塑的感知到认识、再到完整的理解过程,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此外,在驿站处设置景观雕塑,实际上是将其和并存的相对静止空间聚拢起来,这种同时性的空间结合,使得景观雕塑所在的空间节点比其它的区间更为生动。

除上述位置外,高速路网上一般不宜设置景观雕塑。若要在视觉上向后飞速奔驰的边坡上设置雕塑,应以简洁的、甚至符号化的视觉语言传达雕塑的意义,不易做繁复的浮雕形式。因为必须考虑到雕塑在不平静的护坡上涌现出来的那一刻,观者所能获取的信息量问题。

在安全第一、追求速度优先的高速路上,几乎任何的艺术表现形态都要合理的为某些实用功能服务。所以,明确高速路景观雕塑的功能是进行形式创造的前提。

高速路网上的景观雕塑作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是传播地域文化与提升城市经济的特殊媒介。因此,它不仅是一件造型艺术品,还是在特定的地域环境、社会环境下的纪念品。再者,高速路网的景观雕塑作为一种叙事载体,是文化传播的先锋,它使观赏者处于一个文化、信息先知的交流空间中。观赏者或许会因为它的出现,消解了对陌生环境的抵触情绪,提升了进入城市游玩的兴趣,即使他们的目的地不是这座城市,只要在雕塑边飞驰而过,地域文化的温馨记忆也不会在几秒钟内烟消云散。因此,作品的艺术品质和地域特色打造的文化认同感传递给观赏者的应该是一次愉快的自然之旅、人文之旅。

目前高速路中一切的设施似乎都在工业技术的帮助下被简便的复制着。重复出现的视觉元素单调乏味,极易造成视觉与心理的疲劳。因此缓解机械化形态带来的疲劳感也是在设计过程中应当考虑的因素。就雕塑设计来说,在消除机械感的艺术表现形态下,既要提高驾驶员和旅客的情绪,消除旅途疲劳;又不能过于刺激,从而分散司机的注意力。其中一种有效的做法就是巧妙的发掘出艺术形态与环境间的内在联系,将艺术语言的个性寓于共性之中创造出新颖的视觉意象。此外,艺术表现形态的非机械化不仅仅是指物质表现形态的非技术化,还意味着作品精神气质的非机械化。因为在科技时代,高速路上纯粹的乡村、乡音永远不会存在。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创造具有亲和力的、活跃的、轻松的空间,也是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景观雕塑设计师应当考虑到技术对人性回归的正面作用。毕竟,现代技术不仅仅可以制造玻璃和水泥钢筋,同样还可以制造以假乱真的仿真石材、仿真木材,它们带着原始的质感和生命力,使冷漠的道路更具有亲和力。因此,在现代技术的帮助下,空间机械感的消除恰恰具有更多的可能性。

为了使景观雕塑与公路工程结构物达到最大的协调,可以将雕塑形态与结构物合二为一。现代高速路网的景观雕塑设计可以尝试将审美功能与社会功能完美融合。现代雕塑早已用自身的相应变数进入了公共设施、环境小品等领域,从单纯注重形体向各个空间形态中伸延。雕塑可以是高速路的路标;也可以是收费站的站顶和路边的电话亭。因此,如果以现代雕塑的丰富艺术式样建构高速路的公共设施,那么当人们使用它们时,随时都可欣赏到作为装饰的、主题性或观念性极强的自由式雕塑。可以说,雕塑形式语言的功能化不仅使人感受到了物质产品的使用之便捷,更让人感受到了艺术形式所带来的精神愉悦。景观雕塑应当将艺术表现性与社会功能性融合,如果广告牌本身就是雕塑作品;加油站、收费站本身具有雕塑的美感;电话亭自身就是雕塑形态的展现,那么雕塑便赢得了比绘画更大的自由。雕塑的展示空间被最大化的节约,雕塑语言得到了发展,一个多元的审美格局便出现了。丰富的艺术表现形态、展示方式、展示空间及特殊的功能,提示着“现代物语”下的艺术多元化。当代高速路的雕塑更应突破传统的展示方式,利用丰富的空间特点,按照巧于因借的法则,以适合各种空间条件的多样化的展示方式自由的展示自我。

综上所述,高速路的四维性特质决定了景观雕塑的特点:观赏点的分散性、造型的简洁性、流畅性、与周围环境间的协调性。如果说这些特点是高速路网雕塑设计的前提,那么,掌握雕塑设计的要点才是创作成功的关键。对于一名雕塑设计师而言,应对高速路的环境特点、地域特色、功能性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随机应变的选择合理的艺术表现形态与展示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意味着一个兼具合理性与创新性的优秀设计方案的诞生。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编 《城市的形象》

[2]钱国超・唐述虞・景春・郑晨晖・朱菊辉等编 《高速公路环境景观设计》

[3]温洋编 《公共雕塑》

作者简介:徐曦(1978.12-),男,重庆,本科,艺术设计助教,重庆教育学院

上一篇:浅析陶瓷装饰中吉祥图案的发展和应用 下一篇:浅析舞台人物造型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