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顶山矿区民采残矿体找寻及资源增储研究

时间:2022-08-24 04:05:23

九顶山矿区民采残矿体找寻及资源增储研究

摘要:本文是对目前收集的矿区地质资料和通过对以前民采队伍的走访调研之后,在以往九顶山铜、钼矿床地质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现场地质资料、前期揭露的老采区和空硐客观存的情况下进行综合研究,对民采采空区的残矿体空间形态进行重新认识,找出其特点,同时根据矿床地质规律、成矿特点重新圈定矿体。加以布置部份工程进行实际验证。并通验证总结出对民采采空区区域范围找寻残矿体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找矿提出新思路。

关健词 :九顶山矿区、民采残矿体、空区老硐、资源增储

中图分类号: O7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云铜弥渡九顶山矿业有限公司所属的九顶山铜钼多金属矿是金沙江-哀牢山构造带上典型的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有关的矿床之一,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潜力,同时九顶山铜钼多金属矿经历了多年的开采并缺乏持续的综合地质工作,资源衔接紧张和综合地质工作滞后,致使影响了矿山的持续生产、服务年限和盈利能力。

本文是在提高矿山综合地质工作程度基础上,对原有利成矿靶区,全面系统地进行认识,以根据现有工程揭露情况重新圈定矿体,提出对该矿区新的认识,为矿山以后生产服务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1、地质情况及资源现状

九顶山铜、钼矿床赋存于洱海-红河深大断裂与程海-宾川深大断裂夹持的三角地带,钼矿赋存于岩浆岩(花岗斑岩)内,铜矿赋存于岩浆岩(花岗斑岩)外接触带的角岩内,据勘探资料分析,外接触带的角岩厚度达200-500米,以铜为主的多金属矿体赋存条件优越,找矿空间巨大。

该区域内的矿床为多金属矿体,矿体内的金属矿物有铜、金、银、钼、铁、铼、钨、锡。目前前六种矿物现已能有效回收。

该区域的铜矿床在清末年间就有开采,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有多家勘探单位陆续进行了勘探,最为系统的勘探报告出自西南有色310地质队,据报告资料显示,资源储量大多只达到普查级别,储量级别较高和矿体较富的局部区块段已被以前民采毁坏严重,形成了民采残留矿体,这对开展资源核查及增储找、探矿工作带来较大难度。

2006年8月云铜集团控制此部分资源后,对弥渡九顶山矿权内的资源进行过储量核查,由于2640标高以上的主要矿体已经遭受严重破坏,同时该部份的相关现场资料难以收集。核查中把此部分区域作为采空区处理,核查结果:整个矿权(2700-2200米标高)保有铜金属储量只有19000吨。

2、对民采残矿体的认识

2.1民采残矿体的形成

九顶山矿区的矿体埋藏深度较浅只有50-100米,民采活动相对容易,因矿体内富矿规模小,民采多以坑采为主,采空区多以老洞形式存在。上世纪80-90年代,在矿体上部开采活动较多,形成了老洞的密集区,老洞周边的矿体就成为民采残矿体。

2.2对民采空区的认识

因把矿权内矿体的上部民采活动激烈的区域认为是采空区,所剩资源量非常有限,且难以核查准确。所以,在生产经营中未对此部分资源无法作规模开采规划和设计。但在走访和实际调查中发现,所谓的民采空区,只是民间利用坑道采挖部分富矿的空间,空间小,互相不联系,所耗资源量只占矿体资源总量的10%-20%。因区内富矿多赋存于矽卡岩化较强的地段,稳固性相对较好,空间周边的大部分矿体资源还保留。所以,本次探矿增储研究,需对上部矿体(2640以上)已成采空区,上部资源已大部分消耗的认识作重新调整。如图1:2640水平中段地质与开采状况图。

图1:2640水平中段地质与开采状况图

2.2对民采后残余矿体的认识

原圈定成脉状的薄小矿体,矿体厚度为10-40米,通过对部分坑道揭露的矿体作系统分析认为,在外接触带的角岩有明显的矿化带,同时内部均有富集铜矿体的可能。矿体内铜矿化不均,矿化强弱规律性不强,原圈定成脉状薄小矿体与坑道部分揭露认识的客观实际局部不相符。

因矿体为急倾斜矿体,矿岩破碎,导致钻孔取芯率不高,钻探效果较差,地质勘探时以钻探为主的探矿手段,对矿体的客观认识误差较大。

因成矿的角岩岩层厚大,远离地表的矿体下盘边界在钻探和民采时都未充分认识清楚。以铜或钼单金属独立圈矿体的思路与多金属赋存的客观实际不相稳合。如图2 :2670水平中段地质平面图。

图2 :2670水平中段地质平面图

3、增储找矿思路的提出

在调查中发现,民采时期(上世纪九十年代)对矿石品位的要求高(0 .8%以上),加之原勘探程度底,所探获的资源储量级别较低,导致矿体圈定较为保守,矿体上部(2640米标高以上)及周边残留资源量不甚清楚,据此提出了重新认识矿体的空间赋存状况,进一步摸清资源及提高资源储量级别的想法和思路。在原认为已是采空区的一中段(2690米)与二中段(2640米)之间开掘一副中段(2670米),利用巷道工程重新认识上部残矿体及矿体外延部分。在2640中段、2612中段沿走向、倾向运用坑道重新认识矿体的空间赋存状态。

4、找、探矿设计方案

副中段(2670中段)沿矿体走向由西翼向东翼靠矿体下盘布置探矿沿脉,垂直走向间距60-100米布置穿脉,穿脉在适当位置通至矿体上盘附近的地表,穿脉穿过矿体后,以探采结合最大限度地综合利用的设计思路,选择上盘沿脉巷道具置,穿脉巷道优选施工靠上盘与地表连通部分,形成回路后,再施工靠下盘外延部分。

2640中段和2612中段选择性地利用矿体相对完好区域设计沿走向探矿巷道,垂直矿体走向设计穿脉巷道,揭穿矿体上下盘,有选择地部分修复原民采巷道,综合原有钻探资料重新圈定矿体。

5、找、探矿方案的实施

在被认为采空区的区域采用坑道探矿无宜是冒着风险的,决策的胆识最重要。通过采取以下措施保证了找矿增储方案的成功。

5.1措施一:精心设计

最大限度地测设上下部采空区,对采空区进行最大可能性的估计圈定,探矿坑道上下盘沿脉远离采空区,拉大穿脉间距,尽可能避开采空区。

5.2措施二:精心施工。

加强掘进巷道支护,对受到岩石移动影响的巷道,采用钢管打超前穿楔,超前形成安全棚,保障了作业安全。探矿巷道采用10#-20#工字钢全程、全断面支护,若有采空区迹象,采取绕道施工的方法避开采空区。

5.3措施三:强化施工

先推进下盘沿脉,待穿脉确认上盘沿脉不会受采空区影响时,适时推进上盘沿脉,两翼对开,优先形成安全通道和完善通风措施,采取强掘的方式迅速完成探矿作业。

6、找矿成果

6.1认清了空区真相

通过探矿揭露,民采空区客观存在,且规律性较差,但空间不大(20平方米左右),空区多被充填,充填物多为贫矿(0.3%-0 .4%之间)。空区多布置在矿体相对较富的矽卡岩化较强地带,岩石相对稳固,采空区未大面积冒落,空区周边的矿体资源仍然保有。

6.2探清了矿体赋存情况

通过副中段巷道及上下两个中段对矿体的揭露,下盘沿脉探矿巷道大部分在矿体内,矿体厚大部位的多条穿脉顺利穿过矿体,矿体赋存状态基本探清。经探矿证实,矿体急倾斜(70度左右)、呈透镜状,厚大部分达150米,矿体走向长大于2000-2500米,矿岩从破碎到中等稳固。矿体矿化极不均匀,贫、富矿、夹石交替出现,富矿部分在民采中被部分消耗,矿体下盘延伸至角岩的外接触界线。其经过在2612水平、2640水平及副中段2670水平布置部份工程后,经施工后揭露的情况如:图3副中段2670水平地质平面图、图42640水平地质开采现状图、图52612水平地质开采现状图。

图3副中段2670水平地质平面图

图42640水平地质开采现状图

6.3增加了储量

现有中段外延式探矿证实,外接触带的角岩均有成矿条件,矿岩相对破碎,可爆性较好。同时,在现有生产中段上部、下部及周边空白区进行找寻民采残矿体还有一定的前景。

2013年6月

主要参考资料:

[1] 云南冶金310队在地质13队.《云南省祥云县马厂箐矿区铜钼矿评价地质报告》.1972-1979年.

[2] 云南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云南省弥渡县九顶山铜钼矿首采区地质勘查报告》.2000年12月.

[3] 云南省有色地质三一三队《云南省弥渡县九顶山铜钼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2006年6-12月.

[4] 玉溪南亚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省弥渡县九顶山铜钼矿地质工作报告》.2006年10月.

[5] 昆明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云南弥渡马厂箐金矿区构造体系控矿特征及成矿预测》.1990-1991年.

上一篇:城市排水工程规划探讨 下一篇:浅谈起重设备的安全使用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