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随堂小练笔,让学生快乐写话

时间:2022-08-24 02:26:00

精心设计随堂小练笔,让学生快乐写话

摘 要:课堂小练笔的O计,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表达、写作能力。力争让学生做到:仿精典句式,学会遣词造句;仿精美语段,学会精巧构思;仿精彩篇章,学会布局谋篇;聚焦词语,激活形象词语有温度,字字总关情;升华体验,扩展情节。

关键词:精心设计;小练笔;快乐写话

教育学指出:“个体的学是由模仿学习逐渐过渡到创造性学习的。”跨越式课题要求每一堂课都要留出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随堂小练笔,笔者认为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合理的随堂小练笔的题目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思路敏捷,反之,随堂小练笔的题目设计得不合理,往往会让学生无话可写,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一、随堂小练笔的作用

1.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学生常常因生活经历和学习体验不够,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兴趣。而小练笔多是从课堂精华处提炼产生,学生有经历,有兴趣,毫无枯燥可言。所以,习作自然顺畅。

2.能有效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

学习中,学生的体验、感悟常常是习作中最闪光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学生极易随着时间流逝而忘掉,随着知识增多而淡去。所以,布置小练笔,及时让学生总结反思、积淀方法、积累素材尤其重要。

3.能有效促进学生常态写作

平常作文,教师批改时间长,及时评价少,学生难以对作文产生常态习作思想。而小练笔篇幅较短,学生练习机会多,容易让学生习作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促进学生常态习作意向。

二、随堂小练笔的设计

1.仿精典句式,学会遣词造句

文本中有许多典型句式,教师在阅读训练中要善于挖掘资源,进行仿句练笔。如《爬天都峰》中,用了“一会儿……一会儿……,像……一样”的句式来表达爬山的吃力。教学时,我引领学生在充分品读语言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仿写。有学生这样写:“天上的白云千奇百怪,一会儿变成欢蹦乱跳的小兔,一会儿又成了凶猛可怕的老虎,像神奇的魔术师一样。”典型句式的迁移练习不但实现了对课文语句的有效吸收,而且使学生在模仿中创生出自己独特的语言,提升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仿精美语段,学会精巧构思

教师要精心选择文本征明显且具有价值的精彩片段,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各类段落的构段和表达方法,找出规律,指导仿写。如《开天地》中,描写“倒下后,身体发生巨大变化”的这一小节,以中心句为开头,想象的身体还会变成什么,仿写一段话。通过练笔,学生既深刻感受到的无私奉献,又学会了连句成段,于潜移默化中习得方法。

3.仿精彩篇章,学会布局谋篇

着眼于整篇文章的模仿练笔,要抓住课文某方面的特点,如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的安排等训练学生构思成文,把读落实到写上,进行练笔训练。如学完了《听听,秋的声音》一文,可以让学生模仿文本,仿写两三个小节的诗句。学生是这样写的:听听 听听,秋的声音,秋的声音,小蜜蜂扇动翅膀,蚂蚁搬运粮食“嗡嗡”……有了范文的引路,就连平时最怕写作的学生,写起来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既有仿效,又有创新,真正体会到写作之快乐。

4.聚焦词语,激活形象词语有温度,字字总关情

课文中有些重点词语是语言形象、语言技巧、语言情感的聚集点,通过练笔把它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5.升华体验,扩展情节

情节扩展即把课文中写得比较概括、简略的情节加以扩充、拓宽,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诠释空白,让文本更丰满的练笔方式。如《女娲补天》是一篇神话故事,文中对女娲如何找五彩石,只用“几天几夜”一笔带过。我就抓住这一空白点让学生进行随文小练笔。有的学生写:“女娲漫山遍野四处寻找,仍然不见黄色石头的踪影。她气喘吁吁地来到悬崖边,啊!在峭壁上,她看到了一块黄颜色的石头。女娲喜出望外,她小心翼翼地爬过去捧起它。”通过练笔,学生在神奇的想象中感受到女娲补天的艰难,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学生的灵性在这里得到充分释放,表达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综上所述,随堂小练笔始终紧扣理解和领悟课文的内容、思想、情感这根主线,实现了读写有效整合,提高了阅读教学中语言文字训练的强度,是阅读教学的有益补充,也是作文教学的辅助手段。

参考文献:

[1]张聪慧.新课标中小学作文教学的“三个淡化”和“三个强调”[J].教育论坛,2003(2).

[2]高海燕.小学作文教学“拔苗助长”现象及对策[J].中小学教材教法,2006(8).

上一篇: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策略 下一篇:班主任在教学管理中拓展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