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与台湾直接贸易带旺两地物流需求

时间:2022-08-24 01:11:41

大陆与台湾直接贸易带旺两地物流需求

6月29日,海协会与海基会在重庆举行的第五次领导人会谈中,就《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举行签字仪式。其中,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涵盖了两岸间主要的经济活动,包括货物贸易及服务贸易的市场开放、原产地规则、早期收获计划、贸易救济、争端解决、投资和经济合作等;今后将按业务议题进行协商;尽快推动商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进程。

2008年11月4日,海协会陈云林会长与海基会江丙坤董事长在台北签署了包括《海峡两岸海运协议》在内的四个协议,实现了两岸人民盼望已久的“三通”,根据《海峡两岸海运协议》确定的“平等参与、有序竞争,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安排运力”的原则,并有利于两岸间客运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每条客运航线初期将严格控制运力投放,今后视市场发展变化情况安排运力。

海运直航猛增

直航一年来,台海两岸共批准了160余艘船舶从事两岸海上直航运输,同时还批准了1400多个单航次运输。两岸公布的81个直航港口(港区),截至2009年底已有71个港口(港区)开通了直航运输。海上直航促进了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惠及了两岸人民。一年来的直航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货运总量稳步攀升。在遭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世界海运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一年来两岸间航运不仅没有衰减,反而逆势增长,运送两岸贸易货物和中转货物共计5780万吨,同比增长2%。

客运量增长迅速。一年来,两岸间海上运输共运送旅客140万人次,同比增长40%。两岸间首条定期客货班轮航线,从厦门直达台湾本岛,由中远集团下属厦门远洋公司的“中远之星”轮于2009年11月19日正式开通。两岸海上直航,为两岸之间的人员往来提供了极大方便。

集装箱运输量继续增长。目前,共有38艘集装箱船在从事两岸间集装箱货物运输,开辟直航集装箱班轮航线21条,2009年全年共运送集装箱140万TEU,同比增长11%。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两地当局达成的该协议是地标(landmark),也是里程碑(milestone),因为由此重新开创已经停顿将近50年的两岸直接航运业务,其直接意义首先充分反映于两岸贸易运输成本大幅度降低、运输费率更加优惠、两岸运输业者经济效益大有改善、两岸贸易前程更加辉煌、两岸人民一家亲感情持续加深。

意义尤其重大的是,台湾海峡两岸直接贸易全方位更新两岸集装箱贸易运输;在这之前,台湾海峡两岸进出口贸易集装箱货物必须通过所谓第三方,即中国香港或者日本石垣岛,然后集装箱货轮才能驶向对方口岸,这种“劳命伤财”的运输方式在台湾海峡两岸直接贸易运输不复存在,台湾海峡直接贸易航运此举至少降低集装箱班轮航次成本约10%-30%,航次船期缩短1224小时,台湾海峡两岸承运人、托运人、货主和消费者得益不浅,至于台湾两岸亲情等其它重大意义更不言而喻。蓬勃发展和越来越兴旺的台湾海峡两岸直航市场让国际承运人垂涎三尺,但是台湾海峡两岸当局达成的共识是,目前台湾海峡两岸之间贸易运输经营人只限于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承运人,原则上不属于台湾海峡两岸的其它国际远洋承运人不能插足台湾海峡两岸直航市场。随着台湾海峡两岸直航市场不断放开,形形航运服务新产品不断出台,其中包括:

2009年初,总部设立在中国台湾的远洋承运人“长荣”(Evergreen)开辟HBT集装箱航线,使用单船运力1200标准箱集装箱船舶一艘,其挂靠港口为高雄、新港、大连和青岛。

总部设立在中国台湾的远洋承运人“阳明”(Yang Ming)于2009年开辟TCX集装箱周班航线,投入两艘单船运力为3000标准箱集装箱船舶,航线挂靠港口为基隆、高雄、上海、大连、太仓、青岛、连云港。

总部设立在重庆的“岷山”航运公司(Minsheng)于2009年开辟重庆-台湾直达航线。

装箱货运量不平衡

凡是经营台湾海峡两岸直航的承运人均充分享受到航次船期缩短、成本降低、效益优化、生意兴隆和航运市场环境吸引人等好处。中远集运公司总经理孙家康透露,中远集运2009年台湾海峡直航集装箱班轮运量提高约5%,随着台湾海峡直航集装箱运量继续扩大,集装箱班轮航次将增加。另外据英国伦敦运输咨询中心提供信息,台湾海峡两岸直航也受到全球经济衰退和国际金融“海峡”冲击,2008年运量为107.6万标准箱,2009年为101.8万标准箱,跌幅为5.6%,但是与2007年台湾海峡两岸贸易集装箱运量相比则高得多。此外,中国台湾向中国大陆出口贸易货物运量2009年达到66.3万标准箱,与2008年同比增长0.2%,与2007年同比增长11.5%,这是发生在全球经济衰退和国际金融危机海啸冲击下的略有增长,其业绩远远超过增长率,意义十分远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据资料统计显示,大陆产品,如药材、日用品、食品等等出口到台湾的2009年运量与台湾向中国大陆出口的同类货物运量同比,从大陆到台湾岛的上述类型货物运量仅仅是台湾岛到大陆的的十分之一。

台湾海峡两岸直接贸易集装箱运量呈现明显不平衡: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在台湾海峡两岸直接贸易中还有一些障碍,如货币方面的限制。于是2009年4月底,中国大陆和台湾达成协议,台湾两岸分别可以在对方市场设立金融机构,其业务包括:台币和人民币两者货币清算系统、台币和人民币交换服务,由此原本是台湾海峡两岸直航贸易最大障碍基本上不复存在了,专家们预计,随着台湾海峡两岸直航贸易进一步磨合成熟,其前景将更加看好。原因之二则是在台湾海峡两岸直航贸易市场方面,中国大陆对于台湾产品的传统开放程度很高,反过来台湾对大陆产品开发态度远远不如大陆,由此造成台湾产品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大陆,而大陆产品中的许多种类迄今无法输送到台湾岛。有关台湾海峡两岸直航集装箱运价的上海航交所集装箱运价指数每周动态都有不稳定显示,再一次告诉人们两岸直航集装箱运量极不平衡的事实。

看好ECFA出台

业界人士指出,即使在台湾海峡两岸直航贸易运输开通之前,甚至在执政时期,大陆市场对台湾产品的开放程度非常宽松,尤其是热诚欢迎和周到安排直接来自台湾岛的商船,至于所谓必须要挂靠中国香港或者日本世垣岛的所谓第三方港口的规定仅仅是出于当时台湾当局,大陆从来没有提出要求台湾海峡两岸航运商船必须绕道第三方。而迄今台湾海峡两岸直航贸易逆差如此之大,显然不利于承运人。海上直航促进了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惠及了两岸人民。两岸海上直接通航之后,航线截弯取直,船舶往来两岸时不必再绕行第三地,可以节省航行时间、燃料成本及第三地港口签证费用。根据船型不同及航线不同,经初步统计,大约可节省营运成本15-30%,一年来累计节省费用1.2亿美元,减少燃油消耗7万多吨,减少碳排放量近21万吨。既有利于两岸经济贸易的发展,又为港航企业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及长远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在世界航运市场普遍负增长的情况下,海峡两岸因直航逆势而增长,不仅扩大了两岸经济需求,而且带动就业。两岸航运业界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合作,优化航运线路,相互借鉴经验、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两岸航运业的发展水平,提升国际竞争能力,并带动两岸海上物流及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共同应对来自国际市场的风险和竞争。

现在台湾海峡两岸直航商船尽管已经不需要绕航第三方,航运成本确实节约不少,但是两岸直航贸易逆差巨大,造成返航集装箱船舶空箱运载率高得出奇,而空箱调运也是需要耗费运费的,而其运费缺口因为贸易逆差大而难以弥补,由此造成承运人经营效益受到一定的限制,而集装箱运价也就居高不下,最终造成托运人和广大客户经济利益受损。据相关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2月12日,上海/韩国釜山港航线集装箱平均运价为223美元,竟然低于台湾海峡两岸直达航线集装箱平均运价245美元。如果台湾海峡两岸直航集装箱运量趋于平衡,则其集装箱运价竞争能力将大幅度提高。

此外,两岸资本的非商业运输船舶,如航海教学实习船、海洋科学考察船、工程船、救助打捞船等被允许进入对方港口,两岸在海上人命救助合作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两岸海上直航虽然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但由于两岸海上直航实现的时间还不长,航运市场发展还不成熟,两岸在落实《台湾海峡两岸海运协议》(ECFA)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直航所涉及的一些技术和业务问题还有待双方进一步协商解决。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摘要

该框架协议包括序言和5章16条及5个附件。5章分别是:总则、贸易与投资、经济合作、早期收获、其他;16条依次为:目标、合作措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经济合作、货物贸易早期收获、服务贸易早期收获、例外、争端解决、机构安排、文书格式、附件及后续协议、修正、生效、终止;5个附件依次为:货物贸易早期收获产品清单及降税安排、适用于货物贸易早期收获产品的临时原产地规则、适用于货物贸易早期收获产品的双方保障措施、服务贸易早期收获部门及开放措施、适用于服务贸易早期收获部门及开放措施的服务提供者定义。

该协议将达成三个目的: 加强和增进双方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投资合作;促进双方货物和服务贸易进一步自由化,逐步建立公平、透明、便利的投资及其保障机制;扩大经济合作领域,建立合作机制。

在合作的具体措施方面,将逐步减少或消除双方之间实质多数货物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步减少或消除双方之间涵盖众多部门的服务贸易限制性措施;提供投资保护,促进双向投资;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和产业交流与合作。

在货物贸易方面,磋商内容包括:关税减让或消除模式;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非关税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SPS);贸易救济措施,包括世界贸易组织《关于实施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六条的协定》、《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保障措施协定》规定的措施及适用于双方之间货物贸易的双方保障措施。

依据本条纳入货物贸易协议的产品应分为立即实现零关税产品、分阶段降税产品、例外或其他产品三类。任何一方均可在货物贸易协议规定的关税减让承诺的基础上自主加速实施降税。

上一篇:亚致力强攻中国物流 下一篇:美国空运货物新政遭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