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安全管理

时间:2022-08-24 12:57:33

施工安全管理

摘要:本人曾参加过纪庄子污水处理厂建设,民权门泵站改造等多个工程。施工生产的流动性、机械设备类型多样性、施工过程的复杂性都决定了施工生产过程中不确定性,因而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说无论处理厂新建还是泵站改造更换设备,作为一个项目管理人员,应认识到施工安全管理是施工项目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关系到施工人员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施工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门在建设过程中如何克服一切不安全因素的科学。为了改善和优化安全管理状态,创造良好的施工作业环境条件,形成安全管理良性循环机制,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发生,控制和减少安全风险和不利环境因素,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身、财产安全和环境质量,建立长效久治和持续改进的各项制度是施工企业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更是督促企业安全生产实现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影响施工安全的因素多种多样,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经营管理制度和施工环境,是影响工程施工安全的三大主要因素。一、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不利影响。

安全管理组织不健全。具体到工程施工规模大小的特点。是否配备了专管人员,全生产制度是否完善,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等情况,都会影响到施工的安全状况,形成事故及隐患“入侵“的突破口。

二、经营管理制度的不利影响。1、经营体制不到位,不能体现“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2、经营承包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影响。为获得最大、最直观的经济效益,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许多单位实行了不同形式的经营承包制度和分配制度,由于这种承包制度和分配制度只是建立在原来管理制度基础上的经济效益承包,施工任务完成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施工单位和个人的切身利益。三、施工环境对施工安全的不利影响。

不良、不安全的环境往往会引发安全事故。由于单位承揽的工程大都具有短、平、快的特点,施工任务和环境的经常变化,容易导致施工人员心理素质不适应。一是经常变化的施工任务和环境对施工安全有不利影响,二是在外施工生活比较艰苦,业余生活单调,加之施工经常抢时间,抢进度,劳动强度大,尤其是夜间施工人们更易发困、疲劳和精神恍惚。三是施工中经常发生的工作矛盾,利益纠纷和环境干扰,容易造成施工人员思想波动,情绪不稳定,心理急躁。

因此,针对以上种种因素,我们应该有方向,有目的,科学性的进行施工安全管理,分析如下:

一、 领导重视,全员参与施工安全管理

促进和实施安全管理,全员参与是基础,领导重视是关键,不仅要使全员了解和认识安全达标管理的重要性,靠自我调节和观念转变来增强安全意识;更需要企业主要领导对安全的果断决策和精心策划。企业强化安全管理应采取的措施是:

1.1签订工程项目安全目标责任机制,使项目负责人明确安全目标、充分履行项目负责人是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第一责任人应负的权利和义务。

1.2针对各项工程的性质和安全风险大小,落实安全生产所需的费用,做到专款专用,不挪作他用严格把关加以控制。

1.3制定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和职责,各专项方案编制和审批,从源头上抓起,保证安全措施落实。

1.4加强教育与培训,对项目部项目负责人由公司安全主管部门交底,新进场作业人员由公司、项目部、班组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同时应遵循“一线操作工人安全知识与技能培训,做到每人持证上岗,教育领先,交底在前”的原则。

二、 依法办事,建立长效管理体制

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依法对本单位的施工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金投入,对所承担的建设工程进行定期和专项检查。

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应当由取得相应执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担任,对建设工程项目安全施工负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费用的有效使用,并根据工程特点组织制定安全施工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程制度或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制度给予处分,情节严重可由有关部门依照有关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 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地建立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标准是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实施施工现场安全全过程的管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标准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机、料、法、环五个不同的侧面制定了完整而系统的管理和控制模式要求。具体到工程现场,应按照安全技术措施,针对工程特点、施工工艺、作业条件以及队伍素质等,按施工部位列出施工的危险点,对照各危险点采取具体的防护措施,遵守作业注意事项。

对专业性强、危险性大的工程项目,如脚手架、模板工程、基坑支护、施工用电、起重吊装作业、塔吊、物料提升机及其他垂直运输设备的安装与拆除等项目,应当设立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四、 加强企业安全管理与从业人员自律相结合

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和严格的安全管理固然可以大大抑制安全事故的发生,但也会使被管理者产生依赖思想,自我防护意识淡化。因此在加强安全管理的同时,更应强调劳动者保护自已和他人安全的重要性。《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在享有安全生产保障的同时也有各项义务;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接受安全教育与培训;发现事故隐患或不安全因素及时报告等。施工现场仅靠几个安全员管理是不够的,必须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动广大职工参与现场管理。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把专业的职能管理与职工的“自我管理”紧密的结合起来。从而控制自身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实现各岗位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协调配合;广大职工自觉遵守纪律,共同保障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五、治标与治本相结合

安全生产检查的重点主要是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的执行情况,安全管理检查仅是搞好安全工作的一种手段,不是治本的方法。发生了安全事故,要严格按照国家和建设部的有关法律法规追究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真正按照“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原则,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决不搞形式主义。要通过执法的严肃性促进建筑企业自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技术人员,保证安全生产的投入,逐步形成安全管理的闭合性体系,从根本上消除事故的发生,最终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六、制定重大事故应急处理、救援预案并定期演习。

制定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必须符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如:消防、防汛、交通事故、地质灾害等预案,一定要定期演习,通过演习,从中发现存在着的问题,从而持续改进,演习一定要认真,通过演习使大家掌握应急处理、救援的相关知识及应变能力。如果不演习,人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得不到提高,发现不了实际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这些活动,从而增强我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我们的应急处理能力。

由此可见,施工安全管理是建设事业发展的基本保障。我们要把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前沿,思想上高度重视,环节上紧跟措施,全过程进行监管,只有广大职工都提高了安全生产意识,才能开创良好安全局面,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黄华英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年

中国安全生产协会注册安全工程师工作委员会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

3.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3

上一篇:运煤输送机胶带跑偏的原因分析及调控方法 下一篇:试论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植物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