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小学校长的雅行之路

时间:2022-08-24 12:51:22

一位小学校长的雅行之路

从创新教育理念到创新育人模式,从创新校本课程到创新校园文化,王淑芳坚持带领广埠屯小学一班人走创新发展之路,创建了“雅行教育”优质品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为教育同行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修身养性”催生“雅行教育”的理念

2003年9月,王淑芳被组织任命为洪山区广埠屯小学校长。要使这所正在焕发年轻活力的老校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对于王校长来说是一次艰巨的挑战,如何更好地挖掘学校深厚的人文底蕴,继承和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和精神文化呢?

教育既要追求外部的效益,更要追求内部的效益,教育的外部效益就是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体现教育的工具性;教育的内在效益就是要让人摆脱人的焦虑、恐惧、烦躁和不安,从而实现人的心态平和、淡定,这就是所谓的教育的生命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身养性”就是体现这种人本意识。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君子不器”。教育塑造的并不是一个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健全完整的“人”。一个身体健康、人格健全、热爱生活并幸福生活的完整的人。

基于以上认识,经过酝酿,在吸取传统文化精髓,融合中西教育理念,结合学校自身实际的基础上,王校长为学校确立了全新的办学理念,并于2003年秋季开始全面推行“雅行教育”。

对“雅行教育”的思考:“雅”,是内外兼修的气质,是内在精神修养不断提升而外显的文雅风范;“行”,是知行统一的能力,是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出的一种较稳定的行为习惯。“‘秀外’是对个体外部行为表现的要求,内涵包括儒雅的形态,文雅的举止,高雅的情趣;‘慧中’是对个体内在知识,情感素质的要求,内涵包括具有内化的丰富的情意素养,具有与其年龄相对应的稍微超前的而且不断积淀的文化素养。行起于正,达成于雅。”

大学专家的引领,干部中的头脑风暴,教师中的征集意见使学校逐步确立了“文化陶冶渗透,潜移默化育人”的教育理念和“全面发展,以雅为先;落实雅行,培养雅士”的办学目标。

开始,老师们感到很新鲜,但学生行为的反复,教师惯与新要求的冲突,个人利益的权衡等,让一些老师提出了质疑,“雅行教育”培养慧中而秀外的东方小雅士的目标是否能实现?

此时,王校长努力把深入一线作为自己每天的职责,倡导随时、及时的沟通,让每一层的管理者都要这样做,把了解放在理解之前,决定放在沟通之后。引领学校课程改革,理解教师们的心态变化。一番博弈之后,特别是学习型学校基本特征在学校的具体实践,让老师明白共同愿景需要我:坚守一个信念――雅行教育最能体现对人生命的关怀。安心于一方静土――守住自己,认真对待每一天,就能享受到做平常事的快乐和幸福。这里,静心是人生幸福的开端,责任是人生幸福的脊梁,博学是人生幸福的延伸。雅行教育“追求人人幸福”就是“追求人人内在的和谐灵动”。教师发展目标:宁静致远,文行兼美;学生培养目标:秀外慧中,知行统一。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 雅行教育理念的内涵日益丰富、完善,外延得以延伸与拓展,雅行教育逐步演变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一个良性运作的教育体系,已经成为促进师生身心和谐发展、完整实现每个人潜能的教育。

多年的艰辛砥砺,广埠屯小学彰显出独具个性的办学特色;数载的执著探索,学校呈现出不断创新的办学模式。如今,步入“佳境”的广小犹如一颗耀眼的新星,镶嵌在现代教育的明丽天空,绚丽夺目、熠熠生辉!

“必作于细”折射“雅行教育”的进程

“小学生,懂礼貌,文明礼仪我最好……”每天的课间操时间,广埠屯小学的学生在响亮的雅行歌声中,意气风发地跳着“雅行操”。作为师长,王校长思考更多的还是如何培养学生自然和谐的行为习惯。

古人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因此,“必作于细”成为践行“雅行教育”的基本行为方式,并以实际行动对“必作于细”做出精准的解读。

学校从每一个学生进校的第一天开始,从《学生成长档案袋》做起,这本手册由学生、教师、家长三方参与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成长目标、学年打算、本人作品、社会实践情况记载、富有创造力的各种设想、各学科获奖情况、月月评记录、自我评价、学生本人的改进计划等等,一本档案记录了这个学生一学年成长的轨迹。

而成长档案袋的第一项内容就是《雅行规范基本要求》,共有十一条。“十一条”对说话、走路、集合站队、学习、就餐、课间休息、保洁、护校、回家、家务、出门等孩子们最基本、最常见的行为都有具体的规定和指导。好习惯是在点滴之中形成的,之所以要从这些最细小的事情抓起,是因为一个人的日常所作所为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等习惯,为他的一生奠定坚实基础。

学校通过六大评价系列来督促孩子们的自觉行为。如“雅行闪亮每一天”是校园一日常规评价;班级日志评价则每周一次;“天天雅行,月月争星”是对学生进行的阶段性评价,每评上一颗星就可得到一次雅行嘉奖令;还有学科学习评价每单元一次;教师与家长、社区沟通本,学生成长档案袋都是每学期评价一次。

在这一系列主题活动和多元化评价中,学生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将自己的言行举止都规范于雅行之中。

为了把“雅行教育”引向深入,同时使“必作于细”更有成效,学校依据“实践育人”的原理,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开展独具特色的“三小”活动――在校我有“小岗位”,在家我会“小家政”,社区我当“小导游”,努力营造“雅行空间”。

“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岗位。”学校以健全校级班级阵地为突破口,创设了多级多层多个雅行岗位:大到学校的“升旗手”“红领巾值勤岗”“校园小导游”“绿色天使”“电视台小记者”,小到班级的“绿色监督岗”“节约用水用电小组”“绿森林垃圾分类回收小组”“节能卫士”“交通安全员”等等。让每个学生在学校都有“事”做,让学校的每件“事”都有人做。通过人人争得岗位星,将岗位责任逐一落实。每一个岗位,每个学生都要承担起一份相应的责任。

学校精心策划了“雅行小家政”体验活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责任与独立意识。学校要求学生在家庭拥有相对固定的“岗位”,如洗碗、扫地、擦玻璃、取牛奶、拿报纸等。学校为每个学生设计了《22天家政岗位记录表》,通过长期的、规律的家务劳动,培养孩子的义务感和责任心。

学校还把“文化小导游”活动积极引向社会。小导游在老师的带领下成立了学生环保志愿者组织,来到省环保所学习了解环保知识,带领学生走向社区宣传节能减排意义,带领学生到附近的社区、大街小巷、公共场所回收社区居民家中的废旧电池,调查东湖水质情况,以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

几年来,广埠屯小学雅行教育成果显著,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一等奖、湖北省创新案例特等奖、武汉市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等。学校省级课题“小学生雅行教育的实践研究”被评为市政府重大科技成果并获科技进步三等奖、省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武汉市在全市推行“雅行教育”,湖北省德育学会在年会上大力推介,中央文明委在多次调研广埠屯小学的基础上向全国推介“雅行教育”。

“逐本溯源”丰富“雅行教育”的内涵

2009年5月,武汉出版社推出了面向广大少年儿童读者的“雅行走天下”系列读本,一套4本,雅致精美,它是王校长和教师们积极探寻的成果。

它依托于雅行教育理念应运而生的。“校本课程”即为“雅行课程”,它是学校办学思想的发展,拓展了“雅行教育”的内涵与延伸。“文雅而有修养,博学而有品位”其内涵十分丰富,包括身心的健康,行为的高雅;良好的科学文化基础,深厚的人文关怀;丰富的人生体验,活跃的创造精神;对人类的热爱,对幸福的正确理解等等。其对象――“人”,也不仅仅指学生,它涵盖了所有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人”,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校长、教师。王校长强调的是:在雅行实践中“师生互助学习,共享生命成长。”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课程设计尊重人。在课程设计上尊重教师的选择和学生的兴趣。二是课程内容体现人。淡化内容的学科性,体现人文性;不是让人去学教材,而是为了人的需要去开发教材。三是课程评价判断人。校本课程评价的内容和方式呈现多元性,侧重于个体成长中的创造性和团队合作意识,而不仅仅着眼于知识的掌握。

雅行课程重在培养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学校以“形体、交际、情感”为三大要素,构成“微笑的礼仪、脚步的诗歌、美妙的声音、神奇的双手”四大课程模块,引领孩子们开始一段不同寻常的旅程,教学生“会说话、会写字、会打一种球、会唱歌、会跳舞、会交际、会吟诗……”让经典文化伴随学生一生,这些丰富多元的跨学科资源、灵活的学习方式,也成为推进学校文化新的增长点。还有各年级教师自己开发的校本课程:一年级――淘淘游艺园(主题:创造、游戏、环保、节俭),二年级――快乐剪吧(主题:民俗、民艺、民风),三年级――童话童年(主题:童话与现实生活),四年级――奇妙的动物世界(主题:动物与我),五年级――广告与生活(主题:亲近广告,走进广告),六年级――爱我中国民间艺术(主题:了解与欣赏)等,既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又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调动了广大教师开发实践雅行课程、创新、丰富 “雅行”内涵的积极性。

这套《雅行走天下》系列读本,共含四个分册:

《脚步的诗歌》分为健身操和美体舞两大部分。在强健有力、虎虎生威的“搏击操”“棍棒操”练习中,强健身体,昂扬精神;在典雅的芭蕾舞“小白船”和优美的民族舞“彩绸舞”中,塑造美的形体,美的动作和姿态。该分册侧重于引导学生塑造形体美。

《美妙的声音》分为经典诵读和音乐欣赏两大部分。精心选编的唐诗宋词、论语选段和百家文萃,是从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上采撷来的一朵朵小花,虽数量有限,但其馥郁的芬芳却足以吸引孩子走进传统文化的百花园中去进一步探寻。脍炙人口的中外名曲,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这些美妙、优雅的乐曲,将使孩子铭记在心。该分册侧重于引导学生塑造心灵美。

《微笑的礼仪》这一分册侧重于学生行为美的塑造。全书分为文明礼仪和美丽英语两大部分。选取日常生活场景中最普遍的文明礼仪规范以及在英语交际中最常用的礼貌语言,培养孩子们文明的举止和儒雅的谈吐。

《神奇的双手》这一分册侧重于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全书分为小实验、小制作和小家政三大部分。一个个精心设计的活动引导孩子探索科学的奥秘,体验创造的快乐,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

品读《雅行走天下》,能使学生在特定的学校环境中,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在“动”“思”“行”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不知不觉学到许多在课堂上、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练就本领,增强技能,陶冶情操,激发热情,唤醒自我,提升品位。

《雅行走天下》作为校本课程,不忘关注学生的阅读需求,力求引领学生开始一段不同寻常的旅程。逐本溯源,激发师生的创造潜能,从而极大地丰富了“雅行教育”的内涵。

“雅行之场”彰显“雅行文化”的魅力

广埠屯小学提出和推行“雅行教育”已多年,师生的行为举止与学校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雅行教育”也随之被社会各界所关注。

“雅行教育”如何进一步发展?雅行教育发端于德育,但不会仅止于德育,在“雅行教育”设计之初,学校就是以文化为出发点,同时也以文化为生长点。在 “雅行教育”的实践中孕育并丰富“雅行文化”是学校发展战略布局中的新谋划。

“要办好一所优质学校,学校文化建设不可少。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升学校品质的重要体现。”这已经成为广埠屯小学教育同仁的共识。

学校依托“雅行教育”理念,将人文和谐的育人文化蕴含于“寓、育、愉”之中。 “育”是主题,是目标,“寓”“愉”则是烘托,是熏陶,是教育的资源、条件、方法和措施。从而鼓励师生在雅行教育系统的创建中构筑“雅行之场”。

在校园有形文化建设中,追随学生的天性、着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设计了“五横四纵一廊”的校园文化框架。“五横”:华夏春秋――中华五千年文化路线图,从“智者的叮咛”到“诗化的人生”;从“歌者的悲欢”到“理性的追寻”,再到“崛起的探索”,无一不激发师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四纵”(四个楼梯):则侧重突出“热爱生活、正确生活、幸福生活、校园生活”四个主题。

学校还建设了读书长廊――“屯雅廊”,开放式的书架,明晰的读书序列,共同打造书香校园。学校开辟的“中华五千年文明路线图”让小楼梯变成了“大世界”,设立的“星光大道”让“小不点”变成了大明星;设置的“学生成长档案袋”让学生的小体验变成了“大成功”。系列新举措创建出优质的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使之成为“雅行之场”。

广埠屯小学精心营造雅行之“场”,坚持开展以“课堂文化、教师文化、班级文化”等为内容的“雅行文化”建设,极大丰富了“雅行文化”的内涵。

雅行文化理念: 文化陶冶渗透,潜移默化育人。人和为本,师资为根,管理为范,课改为魂。

班级文化理念:感动地带,“我的成长我做主”;雅行引领,提升生活质量。

课堂文化理念:“课堂非常6+1”,即“自主、合作、探究,知识、智慧、能力”加“乐学”……

广埠屯小学创建“雅行文化”卓有成效,引起了各级各类媒体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以及省、市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分别对其进行了宣传报道。“雅行文化”已经由广埠屯小学推广到了全国的其他中小学,如仙桃市仙源学校、沈阳的某些小学,同时也迅速地推广到了公安部门、检察部门、工商管理部门和社区。

如今,在广埠屯小学,“雅行文化”建设如火如荼。“广小计划将雅行文化建设进一步向家庭和社区延伸……再接再厉,不断超越。”这是广埠屯小学教育同仁的共同愿景。

雅行文化成为学校发展的灵魂,成为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升学校品质的重要体现。 “雅行之场”就是“雅行文化”的内核。这种“文化场”一旦形成,就具有激励和凝聚、熏陶和潜移默化、自律自省和约束、扩散与辐射的功能,这就是雅行文化的魅力之所在。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教育系)

上一篇:学生社团 第3期 下一篇:从文化管理的视角看教育的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