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 稳中有升IPO重启现利好

时间:2022-08-24 10:57:16

清科集团的研究报告显示,在清科研究中心关注的境外13个市场和境内2个市场上,2009年第二季度共有11家中国企业上市。 二季度中国企业上市数量和融资额仍处历史同期较低水平,但环比来看,二季度中国企业IPO稳中有升,呈现明显回暖迹象;上市数量和融资额均超过前两个季度水平。

11家企业登陆于香港主板、纽约证券交易所、NASDAQ、韩国交易所主板和韩国交易所创业板五个市场。11家企业中有5家企业具有创投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支持,融资总计17.75亿美元,占上市企业总数和融资总额的45.5%和75.6%。

海外上市数量和融资额增加

2009年第二季度,美、欧各国经济收缩速度放缓,全球市场信心提振,各国新股发行陆续开闸。受此影响,中国企业海外上市逐渐发力,共有11家中国企业在海外五个市场上市,融资23.48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2.13亿美元。上市数量和融资额双双回升,融资额创五个季度环比新高,上市企业数量也达到2008年三季度以来的高值。与2008年同期相比,虽上市数量减少3家,但融资额增加了20.3%;与2009年一季度相比,上市数量和融资额均明显增加,其中上市数量增加6家,融资额增加11.37倍,较2008年第四季度增加4倍。

二季度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地点略为分散,11家企业落户于香港主板、纽约证券交易所、NASDAQ、韩国交易所主板、韩国交易所创业板五个市场。其中,香港主板中国企业上市数量和融资额均居前列,6家上市企业合计融资19.87亿元;与2009年一季度相比,其上市数量增加2家,融资额增加8.82倍;韩国创业板二季度仍有1家企业,融资额为3928.06万美元,上市数量与一季度持平,融资额则增长4.21倍;而一季度未有中国企业上市的纽约证券交易所、NASDAQ市场和韩国交易所主板三个市场二季度也均有中国企业落户,上市数量分别为2家、1家和1家。

行业分布方面,传统行业和清洁技术行业继续发力,分别有7家企业和2家中国企业上市,融资额分别为18.06亿美元和2.89亿美元,其中传统行业上市企业比一季度增加3家,融资额增加8.94倍;清洁技术行业上市企业数量增加1家,融资额增加34.49倍。二季度广义IT行业、服务业也各有1家企业上市,融资额分别为1.34亿美元和1.20亿美元。

境内IPO重启、创业板推出双利好

2009年第二季度沪深A股市场仍无新股上市,但随着IPO重启和创业板推出,境内市场新股发行基础渐趋完善。

境内市场新股发行在停滞两个季度后,于二季度取得突破性进展。2009年6月5日,中国证监会公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并于6月18日起实施,这标志着新一轮新股发行制度正式运行,IPO也随即开闸。2009年6月19日,三金药业招股意向书,并于6月29日实施申购,7月10日正式登陆上市交易指日可待中小板;而万马电缆作为IPO开闸后的第二单,也于当日上市;家润多和四川成渝等也分别公布网上申购日期,沪深两市新股发行陆续展开。

创业板方面,自5月1日证监会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后,创业板上市相关配套法规陆续出台,创业板IPO启动基础日渐完善。6月5日,深交所正式《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并于7月1日起施行;而其他规则如《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创业板公司招股说明书》、《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也陆续公布征求意见稿,在组建发审机构和发审委员会等相关制度安排后,创业板IPO有望于下半年顺利推出。

VC/PE支持IPO融资创新高

2009年第二季度共有5家具有创投和私募股权投资支持的中国企业上市,合计融资17.75亿美元。与2008年同期相比,第二季度VC/PE支持的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数量减少了9家,但融资额增加了46.7%;与2009年一季度相比,第二季度VC/PE支持中国企业上市数量增加了3家,融资额增加了11.省略

上一篇:PE 募投均有回暖退出明显回升 下一篇:M&A 巨额海外收购主导跨国并购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