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没在水里的种子发芽吗?

时间:2022-08-24 08:11:12

浸没在水里的种子发芽吗?

一、案例背景:

《种子发芽了》是青岛版六年制小学科学第四册第6课。在教学这一课的前两天,我布置学生根据生活经验,

想办法让绿豆发芽:你认为种子在什么条件下会发芽,你就怎么做!学生都积极准备去了。说实话,在上原人教版自然课《种子的萌发》这节课时,我并不提前布置学生做什么准备,只是上课时让孩子们猜猜可能需要的条件,讨论讨论实验方案,最后告诉他们答案,再让他们课下验证,结果可想而知,事情总是不了了之。自从课改

后,我转变了思想,努力体现新课标,所以想让学生真正体验“做中学”。

二、案例描述:

一上课,当我一抛出话题:你的绿豆发芽了吗?通过亲自培育绿豆,你认为让绿豆发芽必须具备哪些条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举手汇报,有的说需要水、阳光、温度;有的说需要水、空气、温度等,正当大家通过论证,筛选基本得出正确的结论时,平时不善言辞的李琦玮疑惑地举着她的纸杯说:“我觉得种子发芽不一定需要空气,我把绿豆全部浸没在水里,照样发芽了!”听了她的发言,又有几个同学随声附和。面对如此意外的实验结果,我感到十分惊奇:怎么会呢?教材中就是通过把种子完全浸入水和半浸入水来设计一个没空气和一个有空气的不同环境进行对比的,也就是说,因为水中空气很少,所以把绿豆完全浸入水中当作种子处在没有空气的环境里。我认真观察她杯中的种子,她的绿豆种子已经长出了长长的胚根,水也的确已经没过了种子。同学们望着我,眼睛里充满着疑惑,他们希望从我这儿得到解答。我很惭愧,因为这个实验,我事先没做过,所以一时也无法解释,随即,我把这个球踢给同学们让他们对此发表各自的看法。课堂上同学们纷纷猜想开来。有的说:水里也有空气,要不然鱼为什么能生活在水中;有的说:水不够多,空气可以再进入水中补充;还有的说还没到时间呢,时间长了种子长出芽也要烂掉。同学们的思维异常活跃。面对他们的唇枪舌战,我激动不已,心里暗暗为他们叫好:这才是真正的课堂!我没有急着否认任何一位同学的想法,而是顺势问道:“如果你们真能课本的结论,证明种子萌发不需要空气,那你们就是了不起的小科学家了,如何来证明你们的说法对呢?”接下来,我让同学们认真讨论,精心设计验证实验方案。

课下,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做起了对比实验。从开始第一天,孩子们已按捺不住自己对绿豆观察后的激动心情,时不时地跑到我办公室向我汇报他们的发现:两组的绿豆粒都渐渐地有些变大而且水有些变绿。第二天,一早,孩子们又兴奋地跑来告诉我:两组的绿豆大部分的种皮胀裂了,在开口处调皮地露出了小芽芽,我心里一惊,难道真是教材出问题了。随后,我和他们一起来到教室,果真两组绿豆都伸出了小芽,我告诉他们那小芽芽是胚根不是胚芽。两组不同的的地方是:塑料瓶里的绿豆,有的竟然挂有小气泡,就像一个个小螃蟹在吐泡泡,水也变得更绿了,甚至有点混浊。我心中也疑惑:两组都发芽了呀?!有小气泡又怎么解释呢?问题到底出在哪呢?我没有枉下结论,嘱咐孩子们继续观察。生怕孩子们再向我问这问那“为难我”,赶紧溜到办公室上网查找有关资料,经过一番学习才知道:种子必须经过吸水膨胀;种皮涨裂;长出胚根;长出胚芽四个阶段才算萌发成功。至此,我才恍然大悟:只是长出胚根不能看作种子萌发成功。在认识上,我跟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

因为明白了其中的奥秘,我再不怕孩子们向我“兴师问罪”,我暂且可以稳坐钓鱼台了。果不出所料,第三天,孩子们又得意地告诉我,两组绿豆种皮大多已褪去,豆芽也都长长了许多,只是塑料瓶里的不如培养皿里的长的长些。我心想:两组绿豆的差距开始出现了。我不动生色,静观其变。第四天,孩子们又来了,看样子有些着急,失望,因为塑料瓶里的种子好像死了一样不再生长了,里面的水更浑浊了;而培养皿中的种子却明显的又长长了,而且从两片子叶中间若隐若现地冒出了小芽芽,我告诉孩子们:这才是真正的胚芽,只有长出胚芽,种子才算萌发成功。又过了几天,我和孩子们看到培养皿中的绿豆已长成一棵棵幼苗,而塑料瓶里的却开始腐烂了。实验该结束了,结果不用我多说,孩子们已深深体会到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了。最后,我和孩子们一起把培养皿中的绿豆挪到花盆中,让它们继续生长,而塑料瓶中开始腐烂的绿豆则做了它们的肥料。

三、案例反思:

通过这次探究活动,让我和孩子们对水中种子的萌况有了一次很直观的认识。如果还是以往想当然或简单武断地判断出浸在水里的种子照样发芽,也就不会纠正我和孩子们在种子发芽条件上认识的偏差。而在这次探究活动中,我最感欣慰的是,孩子们有了这种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他们没有盲目迷信老师迷信教材,而是热情高涨地积极地去做实验去探究。只有学生的自主探究,主动构建,才能把教学问题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问题,使探究成为真正有效的探究。科学知识的理解、内化,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科学素养的提高,科学精神的养成等都要在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中才能得以最好的实现。

(李学芳,女,山东省垦利县第一实验小学科学教师、教研组长,县优秀科技工作者,市教学能手,省科学教研教学先进工作者,省科学骨干教师。多次执教省、市、县优质课。多篇论文、随笔发表在《科学课》、《当代科学教育研究》、《中国教师报》等国家、省级报刊。)

责编/臧耀民

上一篇:大众传媒品牌营销的多维思考 下一篇:我为新课程改革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