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鲀命名小考

时间:2022-08-24 07:05:50

摘要:在古代文献中河鲀至少有十几种名称,其中河鲀和河豚之名更为通用。这些古代名称有其命名理据,体现了古人的命名特点。从现代生物学来看,鲀属鱼类,豚属哺乳类,不应混淆这两个词。

关键词:河鲀,河豚,命名理据,规范

中图分类号:N04;H083;Q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2)05—0047—04

河鲀是一个从古汉语至现代汉语、从命名到使用都值得探讨的术语。有关学者已从术语辨析的角度,分析了河鲀与河豚的区别1。这里主要从河鲀的命名理据以及历史演化出发,探讨河鲀一词的使用与规范。

一古汉语“河鲀”的命名理据和演化发展

在古汉语中,河鲀的名称比较复杂,从目前已有的文献里,已经发现河豚、鲀、、、鲑、鲐、、、、鲐、、鹕夷、黄驹、、鸱夷、黄、吹肚鱼、气泡鱼等十几种叫法。通过初步分析,可以发现古人多从河鲀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对其进行命名。

河鲀的食道结构特殊,向前腹侧及后腹侧扩大成囊,在遇到敌害或威胁时,能迅速将水或空气吸入,在短时间内胸腹部膨大如球,背部向下,可以倒浮于水面以自卫。被捕获后,还能发出“咕咕”的声音。古人根据这一特点,以“”“鱼”“黄驹”“鲄”“嗔鱼”“鲑”等对其进行命名。《正字通·鱼部》:“鲀,河鲀,状如科斗,大者尺余,……触物即嗔,腹胀如气球浮起,獭及大鱼皆不敢近。”《本草纲目·鳞部·河豚》:“,谓其体圆也。”河鲀受到威胁后鼓腹如发怒状,古人认为河鲀具有易怒的习性。《山海经·北山经》:“敦薨之水出焉,西流注于泑泽……其中多赤鲑。”郭璞注:“今名鲐为鲑鱼。”《论衡·言毒》:“毒螫渥者,在虫则为蝮蛇、蜂虿,在草则为巴豆、野葛,在鱼则为鲑与。故人食鲑肝而死。”《广雅·释鱼》:“,鲄也。”王念孙疏证:“河豚善怒,故谓之鲑,又谓之鲄。鲑之言恚,鲄之言诃。”《尔雅翼·释鱼》:“,今之河豚,状如科斗,腹下白,背上青黑有黄文。眼能开能闭,触物辄嗔,腹张如鞠,浮于水上,一名嗔鱼。”《骈雅·释虫鱼》:“嗔鱼,河豚也。”魏茂林训纂:“《本草拾遗》云:‘鱼肝及子有大毒……以物触之即嗔,腹如气球,亦名嗔鱼……’即鲑之俗体,今人谓之河豚者是也。”明·胡世安《异鱼图赞补》:“河豚无颊无鳞,触之则怒气满腹。”明·冯时可《雨航杂录》卷下:“黄驹,即鱼,俗所谓河豚也。一名鲑,一名嗔,一名……”《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九:“……见《广雅》,即河豚也。……一名黄,一名吹肚鱼,又名气泡鱼。《广志》谓之鱼。”今广东海康、潮州、汕头一带的闽方言,还有用“鲑鱼”称河豚的用法2。

河鲀的体表多数具有色斑或者条纹。扬雄《方言》第一:“鲐,老也。”郝懿行《尔雅义疏·释诂上》:“鲐鱼,背有黑文,老人背亦发斑,似此鱼然。”《正字通·鱼部》:“鲐,河豚别名。”古人认为河鲀有黑色条纹,与“老人背亦发斑”相似,所以称作“鲐鱼”。“”“鲐”“”“”“鹕夷”“”“鸱夷”等一系列名称均与“鲐”语音相近、语义相似,命名方式是相同的。《文选·左思〈吴都赋〉》:“王鲔鲐。”李善注引刘逵曰:“鲐鱼,状如科斗,大者尺余,腹下白,背上青黑,有黄文,性有毒。”《正字通·鱼部》:“,河豚别名。”《正字通·鱼部》:“鲀,河鲀……一名,一名,……《本草》云:,鱼肝毒,杀人。……一名鹕夷鱼。……腹白,背有赤道。”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九:“,鲀也。背青腹白,触物即怒,其肝杀人。正今人名为河豚者也。”光绪年间重刊《浙江通志·物产》:“《天启平湖县志》:鱼,即河鲀,湖中间亦网得。”

“河豚”的叫法,古已有之,如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写到“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说的就是每年春季河豚从大海溯至江河产卵的情景。“豚”字,在古代汉语中与鱼无涉,而是小猪的意思。《说文解字·豚部》:“豚。小豕也。从彖省,象形。从又持肉,以给祠祀。”《论语·阳货》“归孔子豚”,邢昺疏:“豚,豕之小也。”豚字之所以用来命名河鲀,主要是因为河鲀在形态上头大尾细,头胸部粗圆,呈长椭圆形,与小猪相像。除了河鲀外,以体貌特征相似用“豚”字命名的还有江豚,江豚另有“江猪”的叫法。除此以外,古人还认为用“豚”指称,是因为河鲀的味道鲜美,《本草纲目·鳞部·河豚》就说:“豚,言其味美也。”

除了上述命名方式外,古人对河鲀还有一些特殊的称法,其命名理据目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如《山海经·北山经》:“《敦水》其中多之鱼,食之杀人。”《说文·鱼部》:“,鱼名,出乐浪潘国。”《广韵·泰韵》:“,鱼名。食之杀人。”《本草纲目·鳞部·河豚》:“《北山经》名鱼。……状如蝌蚪,大者尺余,背色青白,有黄缕文,无鳞无腮无胆,腹下白而不光。……吴人言其血有毒,脂令舌麻,子令腹胀,眼令目花。”李时珍认为“”就是河豚。

针对河鲀复杂的命名,古人也尝试对其进行正名。《类篇·鱼部》引《博雅》云:“,鲀也。……正今人名为河豚者也,然则豚当作鲀。”《正字通·鱼部》:“鲀,河鲀,本作豚,旧注音豚,不知鲀为俗也。”宋代的《类篇》认为时人通用的“河豚”应该规范写作“河鲀”,而明代《正字通》则指出“鲀”是“豚”俗体。若试图对“河鲀”的诸多名称作一梳理,可作如下推测:在古籍中较早出现“”(《山海经》)、“鲑”(《论衡》)等,继而逐步出现“鲐”“”等,中古时期“河豚”之名普遍使用,且多出现于诗文中,后来可能因为“豚”字所负载的意义较多,古人对河鲀的认识逐渐深化,试图以“豚”的同音字“鲀”来分担“豚”表“河鲀”义的功能。但由于使用习惯很难改变,古代没有严格的语言文字规范,“河鲀”“河豚”一直通用,延续至今,就形成了二者混用的局面。

通过以上对古汉语河鲀的命名理据及历史演化的分析,我们可以初步总结出古人命名的几个特点:

1.由于古人认识上的局限,往往通过对一些区别性特征的认识对自然事物进行命名。以本文所述河鲀为例,古人从不同的角度对这种带有剧毒、体貌及习性均极有特点的鱼类进行命名,充分利用联想及各种修辞手段,产生了多种不同的名称。应该说,古人的命名方式大多具有一定的理据性,反映出古人的思维方式和命名习惯。这些不同的命名至今在汉语方言中仍有残存,可以看到其生命力。

上一篇:交流固态功率控制器控制技术 下一篇:板凳狗 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