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农村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及心理疏导

时间:2022-08-24 05:41:35

小议农村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及心理疏导

【摘要】农村初中生英语成绩两级分化严重,学生普遍存在厌学情绪,已经引起广大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迫使我们更潜心投入探讨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中去,尤其是对学习障碍的探索与研究,当然也警示我们一定要遵循教育心理学的原理,积极探索英语教学规律。为此我从学生学习英语的学习障碍,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如何培养自信心,如何进行心理疏导等方面谈谈农村初中学生学习英语心理障碍的主要成因与疏导办法。

【关键词】心理障碍 ;学习障碍;学习兴趣;差异性;暗示法;自信心

1 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心理疏导

我们在探寻学生学习英语的学习障碍时,应先明白什么是心理障碍,心理障碍是在特定情景和特定时段由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异常现象,属于正常心理活动中暂时性的局部异常状态。【1】据《福建日报》2010年12月13日报道(8版),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2010年对部分省市的大学和中、小学生人格状况的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显示,受访初中生中,有84%的人表示会有难过、压抑和焦虑,内地共有3000万青少年受情绪等问题困扰。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学生受情绪方面的干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出现了一些学习障碍。对于学习障碍,不同的研究领域,其概念有所不同,国际学术界最早的界定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科克(S.Kirk)于1963年提出的学习障碍概念。他认为学习障碍是指儿童在语言、说话、阅读和社会交往技能方面的发育障碍。这些障碍不包括视、听觉障碍和智力障碍。为了调查到底有多少学生存在学习障碍,我对我所任教的班级的学生作简单的问卷调查,设置十个问题如下:

1 每当英语考试或被提问时,是否会紧张得出汗?

2 心理紧张时做英语作业是否会出错?

3 是否被人认为不机灵?

4 别人是否认为你有神经质?

5 是否对自己缺乏信心,害怕会失败?

6 一受到别人批评,是否就会心慌意乱?

7 感情是否容易冲动?

8 上英语课时是否会经常坐立不安,情绪紧张?

9 是否在别人请求帮助时就会不耐烦?

10 是否经常做噩梦?

计分方法:答“是”的计10分,答“否”的不计分。

判断标准:将全部得分加和后,如果超过30分,说明在某些方面可能有一定的心理问题,导致学习障碍,应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疏导。【2】最后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约80%的学生测评超过30分,只有约20%的学生测评低于30分,这种情况不容乐观。如何解决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呢?我认为要力争使学生热爱自己的学科――英语。

对于刚跨入初中大门的十三、四岁的青少年学生来说,他们好奇心强,但情绪不稳定。因此,作为英语教师,一开始就要千方百计地培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什么是学习兴趣呢?学习兴趣就是指“学生有选择地、愉快地力求接近或探索某些事物而进行学习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是与人的情感相联系的。它表现在学习方面,就是对某门学科、某类书籍、某种课外活动等特别喜放,千方百计地接近它,了解它和掌握它。”【3】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养成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就是产生学习自觉性的最好的动力,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正如《心理学》(伍棠棣等编)所指出:“对学科内容本身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是特别大的。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学科本身感到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去掌握这方面的知识。”【4】学习能力与学生兴趣,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志,也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杠杆;既是教改的重点,也是备课的重点。因此现代教育心理学非常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和能力的发展。我认为这是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有效办法之一。

对于目前的英语教学,如何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兴趣呢?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1 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分层次进行教学

我们必须承认,由于遗传、智力及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每个人都存在差异性 ,所谓差异性,从心理学角度讲,“是指人们之间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如性格、兴趣或能力等方面的差异。”【5】(潘菽语)反映在外语教学上,即每个人的表达与创新能力有高有低,理解与记忆能力有强有弱,吸收与反映能力有快有慢。有的同学语言记忆与表达能力较强,有的同学逻辑思维能力较强,有的同学抽象思维能力较强,因此,我们不能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要求,强制学生取得一样的成绩。对于同年龄段的学生,切不可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必须根据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尽量给予不同的指导,提出不同的要求。尤其对学困生来说,难度一大他们就会产生厌学情绪,于是我把学生要掌握的新知识及新技能分层次教学,并反复交叉进行。对于中等成绩学生不强求一下子完全掌握,而是采取“温故而知新”的办法,旧的内容要不断地复现。而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说,要利用不断深入的教学,适当提高所掌握的知识的梯度及难度,尽量满足能力强的学生的要求。例如我在教学仁爱版英语八年级Unit4.Topic.3时,要求学困生只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单音节及多音节形容词比较级及最高级的用法,而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但要掌握单音节和多音节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用法,而且要求他们具有口头上及书面上表达及写作能力,如用比较级及最高级来比较城市与农村的环境变化。【6】

2 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尽力挖掘课文中的文化因素,润色知识因素,增进课堂的趣味性

“学生学习外语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是否把语言因素和文化因素结合起来学习, 外语材料是否有趣。”【7】在集体备课时, 要利用学生的求知欲,不断扩大知识面,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仁爱版英语八上Unit4.Topic1.Plants and animals are important to us.时,我尽量上网查找动植物的影像资料,然后加以归类,对不同的动物用形容词big, small, strong,fast等进行比较和造句 。利用多媒体播放生物链的影像,师生一起用英语谈论它们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听说能力。课外引导学生收集动植物的标本,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我们的生存环境,保护动植物的意识。

2 自信心的培养

在农村,由于小学英语课程设置参差不齐,师资配备薄弱,大部分同学从七年级开始才真正学英语,这时他们存在着新鲜感,怀着好奇心,学习热情高,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和难度的增大,这时好奇心会随之而去,他们开始畏惧、退却。心理学告诉我们,初中生正处在生理及心理的发育期,具有双重的心理特征:即自尊心强,自卑感也强。一方面,他们希望自己能学好英语,另一方面,他们又害怕失败,一旦遇到困难或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便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产生不同程度的畏难情绪,因而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如何克服这种畏惧心理呢?保加利亚的心理医生兼教育工作者洛扎诺夫(Georgi Lozanov)提倡暗示法(Suggestopaedia),他认为语言学习的速度可以比人们预期的快得多。人们学习效率不高的原因在于人为地设置了学习上的障碍:害怕自己不能胜任,害怕自己的学习能力有限,害怕自己会失败等等。他认为学习者应当对自己认为存在的那些局限性进行“反暗示”(desuggested),这样可帮助学生消除担心自己不会成功的恐惧,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心理障碍。根据暗示法的理论,我尝试上好暗示法课堂,首先我要求学生必须全身心地投入,既有意识的自我和无意识的自我投入,尽量使自己放松。为了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在教室里我营造了一种轻松的气氛:把课桌椅摆成圆形,配上柔和的灯光。如本人在教学仁爱版八年上Unit4.Topic1 Plants and animals are importants to us.时,我特意购买些动植物的图片挂在墙上,并利用多媒体放映动植物的影像,另外,教室的墙上挂着展示目标语语法信息(单音节与多音节形容词比较级及最高级)的挂图,方便学生充分利用环境进行学习,这些挂图每隔一两周更换一次。在第一阶段――“接受阶段”我和着轻音乐的节奏、音调朗读课文,我或唱或跳,或用幽默的语言朗读,学生看对话,然后学生放松,老师伴着适当的手势和语调,用正常的语速再朗读对话,要求学生在睡觉前和第二天起床后朗读对话。第二阶段是“活动阶段”,学生先唱英文歌Old McDonald Had a Farm,学生边唱歌边扮演各种动物,然后就Unit4 Topic 1SectionA 1a 进行双人对话,或作问答练习(师生或生生之间),最后叫一学生复述课文。如果学生放松了,他们就有信心了,他们就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

人的自信来自于成功,一生成功的次数越多,自信心就越强。教师应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尽量使用鼓励性的评价方式,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于学习上取得进步的学生,哪怕是及其微小的进步,教师应予以表扬,如有的同学不愿开口说英语到愿意开口说英语,有的同学书写有进步,有的同学考试成绩有进步,教师千万不要放过任何“闪光点”。学生一旦有进步,我就会对他们说,“Good”,“Great” ,“Excellent ”,“You are clever”等等。如果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出错,教师不要急于批评,应肯定学生敢于发言的积极性,再赞扬他发言中成功的部分,然后心平气和地纠正错误。这样,不仅不会使学生感到难堪,下次他再回答问题时,他就有了信心,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要密切分析学生的心理动态,查找形成学习障碍的原因,及时对症下药,适当地给予他们正确的心理疏导,激发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把英语这门学科学好。

【参考文献】

[1] 刘莺 《心理障碍调养与护理》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0

[2] 贾晓波 《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 中国和平出版社 2000

[3] 周瑛 《教育心理学》 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4

[4] 伍棠棣 《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5] 潘菽 《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

[6] 北京市仁爱教育研究所 《英语》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7

[7] 舒白梅 陈佑林 《外语教学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上一篇:谈高中英语课堂的提问技巧 下一篇: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