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台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

时间:2022-08-24 05:21:26

港澳台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

[摘要]我国港澳台地区十分重视中小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本文介绍了港澳台地区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总体发展概况,以香港和台湾为例重点介绍了它们的推进实施过程,分析了它们的共同特征以及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港澳台;创新人才;资优教育;创造力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28(2012)09-0015-0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创造力就是创新的火苗。由此可见,创新对于一个民族、国家和个人的重要性。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创造力指数已成为最新的经济指数,并成为一年一度的《全球竞争力报告》22项评估内容之一。为了应对挑战,各国都在致力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港澳台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概况

港澳台地区早就致力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并且取得了相应的成效。2001年一项由世界经济论坛和哈佛大学联合进行的研究表明:香港创造力全球排名第五。这虽然离不开它的政治、文化等各个因素,但是教育无疑在其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在港澳台地区,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资优教育、创造力教育、创意教育进行的。资优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中小学生;台湾的创造力教育和创意教育面向所有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涵盖了所有年级。台湾早在民国50年代就萌芽了创造力教育,经历了民国六七十年代的初期实验阶段、民国七八十年代的扩大推展阶段。发展至今日成熟阶段。已有50余年的历史,各类教育文件中均提及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但是过去创造力教育只是优才教育的一环,直到20世纪末才扩展到一般教育、各阶段教育、各领域教育及工商企业之中。2002年台湾教育部颁布了《创造力教育白皮书》,明确提出了创造力教育的概念。2005~2008年,台湾教育部又将“创意台湾,全球布局”作为教育施政主轴,足见创造力在其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香港的资优教育发展起步比较晚,由于香港一直致力于基本教育的普及,直至1990年《第四号报告书》的,才就资优儿童的定义及相关事项进行了探讨。2000年,香港制定了现行的资优教育政策,2006年建立了香港资优教育学院,资优教育在香港开始步入了正轨。由于澳门复杂的历史和社会背景,澳门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发展教育,但是其对于创新能力的重视我们可以从《澳门非高等教育发展十年规划》(2011-2020)中窥见一斑。在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思考的态度,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发展他们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可见,港澳台地区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视的。

二、港澳台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

香港的资优教育和台湾的创造力教育是港澳台地区实施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的两条主要途径。它们的发展相对比较成熟,而且十分具有代表性。因此,下文将通过介绍香港的资优教育和台湾的创造力教育来展示港澳台地区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与推进策略。

1.香港资优教育的实施

在地方层面,香港的教育行政部门发挥主力作用采取了很多措施。他们通过定期举办研讨分享会、培训讲座等对校长、学校行政人员、教师及家长积极推广资优教育的理念及政策;发展资优教育的教学资源库,包括编制一些校本资源,如《校本资源课程培育指引》、《校本甄选学生原则及策略指引》,还有一系列网上课程资源,如创意思维、小学常识课及科学教育等;支援校本资优培育工作,为他们提供咨询以及参与他们的评鉴;协助学校按照地域或学科发展群集网络,以此来交流校本经验,如筹划“地域性资优教育中心”;加强中小学与大学的联系,让大学的研究推动中小学的发展;网络社会资源寻求工商界合作,寻求他们的资金赞助和经验赞助;举办各种比赛,如香港小学数学创意解难比赛、香港科学青苗奖、小学中国语文菁英计划。通过各种途径培训教师,主要有教师专业培训课程——采用工作坊、分享会、讲座或密集式课程等形式展开。还有教师发展日、导师培训等。

在学校层面,香港资优教育主要采用三层架构校本推行模式。该模式将资优教育在校本层面的实施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是在全班范围内将资优三元素——高层次思维技巧、创造力、个人及社交能力渗入各个学习范畴;拓展所有科目的内容,按学生能力实施分组教学。第二层级是在正规课堂之外为在特定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开设一般性增润课程和专门性课程,专门性课程按照学生的表现而定。第三层级是为特别卓越资优的学生提供个别化的教学安排或为其提供提早人读大学的机会。对于特别资优学生香港专门有“特别资优学生培育支援计划”,在香港,为特别资优生提供培训服务的机构有私人机构、社区教育服务中心、民间团体、大专院校、资优教育学院等。而且,培训的对象不仅是资优生本人,还包括其家长和教师,主要是通过工作坊、讲座等形式让他们更了解学生,并建立良好的沟通,促进学生的发展。该三层架构的校本模式的实施主要遵从三个维度:首先是由一般到专门,由正规课程的增润扩展至专门的训练;其次是由全班式到抽离式,先是在全班范围内进行普及,然后再抽离出优质生,为其提供在一起学习的机会;最后是由校内到校外。前两个层级是校本化的,依靠学校自身的力量就能够完成,而第三个层级,对于特别资优生。则需要校外力量的资源。

2.台湾创造力教育的实施

(1)宏观层面——政策的制定

台湾创造力教育的推行和实施从生态层和结构层人手,主要是加强创造力文化建设和活化行政机制。它的实施遵循十大原则,即全观原则、结构原则、生态原则、整合原则、衔接原则、赋权原则、动机原则、亲近原则、体验原则、融入原则。

在生态层面,通过将提升创造力作为施政重点,协助公众认识与重视创造力,加强教育体系和小区之互动,提供不同文化族群之间的交流机会,营造创新生态文化。具体措施主要包括鼓励机构举办研讨会;制作电视节目和课程录像带;建立数据中心;构建学习网络以形成学习小区;学校和小区合作,从美化生活环境开始推动再创造运动:改进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中心的功能与数字化并让它们能够走进市民的生活:推动国际交流计划并挖掘台湾自身的多元文化:透过奖励机制探讨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再生:尊重弱势文化。

上一篇:加强责任教育 培养健全人格 下一篇:校长应成为文化立校的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