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布艺术歌曲《卡地斯城的姑娘》的演唱处理

时间:2022-08-24 05:17:13

德里布艺术歌曲《卡地斯城的姑娘》的演唱处理

【内容摘要】《卡地斯城的姑娘》以欢快而热情的音乐风格展示了西班牙卡地斯城独特的风土人情,是一首近年来传唱度较高的法语艺术歌曲。文章阐述与分析了该作品歌唱发音的方法、声乐的花腔技巧及音乐风格的把握,并揭示了以上三者之间互为影响的必然性。

【关键词】《卡地斯城的姑娘》 歌唱发音 声乐技巧 音乐风格 演唱

法语艺术歌曲自上世纪初由著名歌唱家周小燕和喻宜萱等人引入到我国后,其传唱度及受众面始终没有意大利语艺术歌曲和德语艺术歌曲广泛。

近年来,德里布①(Leo Delibes,1836—1891)的艺术歌曲《卡地斯城的姑娘》在国内被广泛传唱。在2008年举办的第13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总政歌舞团青年独唱演员钟丽燕演唱了这首歌曲;而2012年4月,在《CCTV音乐厅》栏目中,著名旅美女高音歌唱家黄英也演唱了这首歌曲。

一、作品的文化背景

《卡地斯城的姑娘》由法国作曲家德里布作曲,诗人阿尔弗莱德·德·缪塞②(Alfred de Musset,1810—1857)作词,诗歌节选自缪塞19岁时发表的诗歌集《西班牙和意大利故事》。

故事发生在西班牙安达卢西亚西南角的港口城市——卡地斯城。西班牙地处欧洲大陆西南角,位于伊比利亚半岛,得天独厚的地理形势使它在人类文明史上成为了连接欧洲、非洲与亚洲的纽带。这里不仅有代表西方的基督教文化,还有代表东方的阿拉伯文化。因此,西班牙的音乐同样也呈现出多元化和民族化的特性。

在西方音乐史上,以西班牙舞蹈素材进行创作的音乐作品数不胜数,法国作曲家尤甚,如歌剧大师比才的咏叹调《哈巴涅拉》、印象派作曲家拉威尔的管弦乐《波列罗》、夏布里埃的交响乐《西班牙狂想曲》等。法国作曲家对西班牙音乐素材的偏爱不仅和西班牙音乐本身的魅力有关,更与西法两国在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的联系密切相关。

二、曲式及演唱分析

歌曲共65小节,前奏部分13小节,演唱部分39小节,尾奏部分3小节。小快板,采用了带再现的三部曲式,可以分为6个部分,结构如下:

前奏 A 乐段 B乐段

1—13小节 a乐句 a1乐句 a乐句 b乐句

14—20小节 21—29小节 30—33小节 34—37小节

(7 + 9) (4 + 4)

A1乐段 尾声 尾奏

a乐句 a1乐句 a乐句 b乐句 3小节

38—45小节 46—52小节 53—57小节 58—62小节

(8 + 7) (5 + 5)

谱例1:

歌曲的前奏部分运用了源自西班牙卡地斯城的波列罗舞蹈节奏型:1个“后十六”加4个八分音符。

谱例2:

第一句歌词向我们叙述了事件发生的背景:我们刚刚去看了斗牛,3个小伙子,3个小姑娘。中强的演唱力度正适合表现吉普赛人热情、坚强又不羁的乐天性格,而这种演唱情绪作为歌曲的整体基调应贯穿全曲。

歌曲的第一句在演唱时尤为关键,它的演唱质量不仅会影响观众对歌者的评价,而且还会影响歌者的演唱情绪。比如,一些歌者在比赛或演出中由于过分紧张或准备不够充分导致第一句演唱失误,并影响了歌曲的后续表现。

对中国人来说,第一个单词“nous”是一个不容易发好的音。“ou”字母组合发[u],是法语8个圆唇音③之一。大多数中国人把“nous”唱成汉语里的“奴”字,听起来松弛而无力,缺乏法语特有的韵味与特点。再如,15小节的“taureau”,字母组合“au”和“eau”分别发[?]和[o],很多人把这两个音素唱成汉语里的“鸥”字。

法语与汉语中的一些音素使用相同的国际音标书写方式(如[u]、[y]、[o]等),但发音方式与效果却完全不同。发音时,可先参照与该音素对应的汉语发音方式,在此基础上使双唇向前突出呈圆形,保持唇部肌肉的紧张度,直到该音素演唱完毕,这样就发出了一个法语的圆唇音。

谱例3:

16至19小节是一个带有“花腔性质”的乐句,演唱时气息应该流动起来,切忌将音符唱得“僵”和“硬”。16小节中的“trios”是一个较难演唱的单词,它包含了辅音[r]、半元音[w]、元音[a]。

首先,法语中的小舌音“r”在歌唱时应发大舌音。其次,发半元音[w]时,嘴唇应用力向前突出并缀成圆形,在保持嘴唇紧张度的状态下迅速过渡到元音[a]。第三,“法文的A[a]字,有着不同的音色,一种是近乎意大利的光明音色,一种是近乎德意志与英国的稍暗淡的音色。”④“trios”中的[a]元音属于靠前的、较明亮的元音,而中文里的[a]元音则是靠后的、暗淡的。因此,我们应尽量克服语言迁移⑤障碍,发[a]时,舌尖与舌根都稍向前移动,口腔张开程度比母语更大。

21至29小节是a乐句的变形,从诗歌内容上看,它进一步描述了青年们跳舞时的状态。

紧接着的B乐段是姑娘向路人的问话,她得意地说道:“您觉得我漂亮吗?我的身材好吗?”。

谱例4:

B乐段出现了较多的变化音,初学时应在钢琴上逐一弹奏并跟唱,否则,容易出现跑调的现象。a乐句出现了“voisin”[vwaz??]、“bien” [bj??]、“matin”[mat??]等带有鼻化元音⑥的单词。“朗读鼻化元音时,实际上是口腔元音略微有些鼻音化,但绝对不是鼻音”。⑦以音素[??]为例,我们先发出与之相对应的[ε]元音,再将气流同时从口腔和鼻腔呼出。

谱例5:

36至40小节是一个由B乐段过渡到A1乐段的乐句,许多歌唱家在处理该乐句时,都一气呵成,以此来表现卡地斯城姑娘骄傲而不羁的情感。

由#d向a作上行跳跃的四度音程恰好经过了女高音的换声区,因此,采用这种演唱处理需要一定的声乐技巧。一般情况下,女高音在唱到g音时,就应混入更多的头声共鸣。

首先,演唱38小节时,二分音符#d应作渐弱,以便突出带有保持记号的a音符。其次,应保持深吸气的状态,使气息先于声音“推出”,有控制地把a音唱出。

该过渡乐句还出现了较多以e字母结尾的单词,如“me”“taille”

“fine”等。在法语会话中,以e结尾的单词有时不发音,有时发非重读元音[?]。

与此不同的是:在演唱法语艺术歌曲时,以e结尾的单词都发轻微的[?],发音时应把双唇向前突出呈圆形。比如,16小节至19小节中的“fillettes” ⑧在会话时音标为[fijεt]。在演唱时它的音标却是[fijεt?],[?]音素在演唱时占了四拍时值。

38至52小节为再现的A1乐段,感叹词“啊”和歌词“卡地斯城姑娘喜欢这样(指漂亮的外貌和衣服)”分别重复了多次,此处可将吉普赛风格的舞蹈动作与演唱相结合。

谱例6:

尾声部分的a乐句又出现了波列罗舞蹈节奏型,歌曲以感叹词“la”向上级进,此处的演唱力度和速度都可稍稍增加。

b乐句有较多的变化音和颤音,是全曲感情的高潮部分。首先,颤音的演唱应该具备“深”而“活”的气息。其次,60小节中的上行花腔音型应作慢速练唱,否则将出现“糊音”和跑调的现象。

结语

法语艺术歌曲的语音特征、声乐技巧和音乐风格在演唱时是互为关联、互相促进的。要准确地诠释歌曲的音乐风格,必须具备良好的歌唱发音和声乐技巧;而要恰如其分地运用声音,又必须充分了解歌曲的音乐风格和语音特征。

首先,应该准确地朗诵或背诵歌词,特别要注意圆唇音和鼻化元音的发音。作为一名声乐学习者,我们应该对不同的语音有较强的辨识度和敏感度,对“二度”感知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我们的学唱效率及对音乐风格的把握和表现。

其次,法语艺术歌曲常表现出一种朦胧而内省的意境,这种音乐特征要求演唱者对声音有较强的控制技巧——运用较柔、较暗的音色。因此,演唱者应该稳定而有节制地控制气息,在深吸气的状态下弱起音,平静而适度地使声音缓缓发出。

第三,法语艺术歌曲的前身是产生于宫廷的浪漫曲,选词多出自著名诗人的诗歌,并始终保持着典雅、高贵的艺术特征。因此,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深厚的文学修养,是我们唱好法语艺术歌曲的必要因素。一些演唱者把喜、怒、乐表现得过分夸张,这种过渡表演下所呈现的文化内涵与音乐风格是缺乏深度的。

注释:

①19世纪中叶的法国作曲家,创作有舞剧《葛菲莉娅》及歌剧《拉克美》.

②法国浪漫主义作家,诗热情洋溢,语言丰富多采,形象生动,富有音乐感.

③法语8个圆唇音为:[u],[y],[o],[?],[?],[?],[??],[??].

④赵梅伯. 歌唱的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172.

⑤语言迁移指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如语音,语汇,语法,语义等).

⑥法语共有四个鼻化元音,分别为:[??]、[ɑ?]、[??]、[??].

⑦陈言放,詹士华. 德语法语语音歌唱教程[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94.

⑧单词原形为fillette,词尾的s只有语法意义(名词的复数形式需在词尾加s),而没有语音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言放,詹士华.意法德英歌唱语音指南[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2]王耀华.世界民族音乐概论 [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3]陈言放,詹士华. 德语法语语音歌唱教程[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4]朱凯.西班牙——拉美文化概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陈艳.法国艺术歌曲的演唱与教学[J].艺术教育,2010(2).

[6]潘丽君.法国艺术歌曲的流变及演唱把握[J].中国音乐教育,2010(3).

作者单位: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教育系

上一篇:多媒体技术在舞蹈编导中的应用 下一篇:“心”与“新”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