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地理价值追求,洋溢地理核心素养

时间:2022-08-24 04:20:33

凸显地理价值追求,洋溢地理核心素养

摘要:本文主要以2017年高考地理全国卷为例,侧重从凸显地理核心价值观、着力地理核心能力考查、彰显思维过程和品质等方面,对地理试题特点及教学导向进行探讨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高考地理;价值追求;地理核心素养

一、关注社会热点,凸显地理核心价值观

2017年的文科综合能力地理试题充分体现“以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为素材,考查学生关注重大社会问题的观念和意识,以及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地理素养的考查特点。试题设计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精心选择社会中、生活中的现实素材,尤其是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案例,设计试题情境和问题,突出考查考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

1.社会热点入题,围绕主题落实知识

2017年国家考试中心为全国各省区命制的三套文科综合能力试卷的相关地理试题中,涉及了“一带一路”、“弘扬传统文化”、“绿色发展”等社会热点(详见表1)。

试题设计隐性对接社会热点,引导考生关注现实问题,透视地理原理,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例如,Ⅰ卷第36题,以“坦桑尼亚”区域为空间背景,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切口,围绕中非经济合作设置4个问题:“(1)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2)据图指出与其它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3)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4)简述当地从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场中获得的利益。”第(1)题考查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供不应求的原因。题干要求从“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两方面作答。结合图文信息,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从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中对比我国气候特征,可推理剑麻产量少;另一方面结合剑麻的用途和我国产业特征说明我国对剑麻需求量较大。本题以剑麻为线索通过对中坦两国自然和社会经济特征的对比,引导学生了解地理环境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人类活动,但是人类又借助各种方式比如合作,积极适应环境并促进区域发展。第(2)题考查工业布局的区位优势。结合区域背景,根据相关图文材料,对比坦桑尼亚其它地区,当地工业布局受原料、劳动力、交通等优势影响。此题借助产业布局内容考查学生对因地制宜、人地协调思想的理解。人类活动往往综合了区域自然区位、社会经济区位,从区域经济最合理化的角度进行选择,充分体现人地协调观。第(3)题中指出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说明剑麻不易保存、易变质。学生可结合剑麻生长环境和自身特点将易变质的原因作解读。正是因为剑麻这种生物特点及其存在的地理环境特征,决定了人类需要及时加工。人类活动很多时候与自然地理环境密不可分,因为环境的各种制约,人类为了更好利用剑麻才积极寻找应对方法。此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特殊地理现象的分析,也引导学生要积极适应自然环境,科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谋求人地协调发展。第(4)题侧重考查区域经济合作的意义。题干设问指向当地获益,应从“对当地经济”和“对当地人民生活”两个角度加以分析。此题看起来考查的是区域经济合作产生的积极影响,其实质正是因为区域环境、资源存在着巨大差异才促成了区域经济开发与合作,这也是地理环境的差异促使人类不断谋求合作,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剖析社会热点,突出价值判断

高考地理试题的设计体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理念。试题情境密切关注我国和世界环境与人类发展的相关素材,引导教学和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地理学科前沿,注重联系实际、联系生活,但试题考查的本质却是回归学科教学的本源――从地理学的视角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例如,Ⅱ卷第37题, 隐性对接“重大工程(跨海大桥)建设”这一热点话题,试题设计以“白令海峡”区域为空间背景,以人地协调观为主线,递进式设计四个问题,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的形成状况,要求学生运用整体性思想分析白令海峡区域不同时期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第(1)题考查白令海峡自然条件对人类徒步穿越的限制,结合图可知这其中有自然条件恶劣的限制,包括气候、水文、位置、穿越距离等,同时有人类徒步活动的相关要求的限制,如沿途食物、水源补充,人类御寒御灾能力等都是需要参考的条件。从此题中,学生通过综合分析明确区域的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有很强的限制性。第(2)题要求判断印第安人从亚洲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这一人类活动的进行主要从印第安人进入美洲的目的入手分析。综合图文信息材料,借助冰期全盛期与间冰期的对比分析,此时期亚洲东部冰雪覆盖,食物缺少,白令海峡冰层厚,徒步穿越海峡容易。北美夏季相对冬季气候更为温和,动植物丰富,适合人类生存,印地安人此时穿越有生存需求,地理环境也满足迁徙的要求。分析此题需要从不同时空维度对自然地理环境作出对比,明确人类活动既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同时也积极适应地理环境,寻求最佳的生存方式,这是早期人地协调的一种有效途径。第(3)题考查交通线路建设成本的影响因素。交通线路建设成本主要从建设难度、建设技术材料投入、建设人员投入、建设周期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区域特征分析白令海峡纬度高、气温低,受极地东风带影响,多风雪灾害,建设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夏季浮冰多,架桥难度高,投入材料多;海水及洋流对建筑材料产生侵蚀,且两侧地形复杂不利于架桥;因为各种条件制约,施工技术要求高,工人量大,桥梁建设周期长、成本高。本题考查学生对地理问题判断推理分析能力,架桥属于人类活动中常见的一种,而在白令海峡架桥又属于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极大的一种挑战。在各国都着迷建各类跨海大桥的今天,人类积极探索利用自然条件、改造自然l件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的各种活动,这类活动的实施需要充分考虑自然地理特征以及人类活动的能力,努力谋求人地和谐。试题紧密联系当前时事热点,展现地理学科知识在区域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用比较的方式,动态发展地看待地理问题过程,学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分析区域发展问题,真正实现区域可的持续发展。

教学导向: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球表面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孤立的、片面的,其往往是基于一定区域背景下,由若干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要素之间时刻都在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交流。人们对地理事物的认识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发生的,并不断通过实践得以应用。在信息化、大数据时代,应知晓更多的社会热点,筛选与地理学有密切联系的热点话题作为地理教学的“活素材”、“新情境”。社会热点有鲜明的时代性、开放性,它反映客观世界的最新动向与最新趋势,可以帮助学生从贴近生活的问题中学会认识地理现象、分析地理问题,提升知识迁移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明确地理事物动态发展变化过程,了解人地关系演变,树立良好的人地协调观。对热点发生区域的了解和认识,可以强化空间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区域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有机整合和重组,形成地理环境整体性观念,提升区域认知水平。对社会热点的关注,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落实地理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紧扣主干考点,着力地理核心能力考查

2017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注重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及其应用能力的考查,体现试题的基础性。地理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方法等始终是高考地理能力考查的主要载体,试题设计着重考查考生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1.紧扣核心考点,多角度设计问题

2017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延续了近年来重基础、重主干知识的命制特点,以生活、生产和地理研究的景象为素材,围绕学科主干考点,多角度考查学生对地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水平及其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表2的分析,不难发现“地质作用、天气、气候、水循环、农业、工业、交通、聚落、区域特征、区域发展问题与对策”等主干知识是高考地理试题命制的高频考点。例如,近年来,交通建设是我国区域发展的重点之一,以交通为背景的试题出现的频率很高,并多角度设计考查问题,呈现出“关注社会发展、考查核心知识、设问角度多变”的特点。2015年Ⅰ卷第4~5题考查了交通运输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动态变化,Ⅱ卷第36题(1)、(2)、(4)考查了交通线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2016年Ⅱ卷第37(3)考查了交通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协调发展,Ⅲ卷第36(2)考查了影响交通线分布密度的因素;2017年Ⅱ卷第36(3)、(4)考查了传统交通运输方式造成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第37题(2)考查了影响交通建设难度和成本的因素。其中,2017年Ⅱ卷第36题借助山西焦化产业的生产景象,通过图文资料回顾当地焦化产业的发展历程,考查了传统交通运输方式特点、交通运输造成环境污染及其治理等主干知识。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重点研究的方向,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也很高。例如, 2017年Ⅲ卷第36题以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为区域背景,考查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四个问题:(1)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2)分析20世纪70~80年代甲地温室生产的农产品出口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3)分析甲地温室农业集群式发展对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作用。(4)你是否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这类区域综合题的设计,要求考生从区域特征入手,分析区域环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说明区域某类产业布局的区位,探究区域可持续发展对策,凸显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可以较好地考查考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2.关注核心能力,凸显地理特性

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纱筇匦裕高考试题设计往往要求考生在特定的区域中,多要素、多视角审视地理事象,以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特点或成因,论证阐释观点,探究现实问题解决办法。其中,空间格局觉察与概括、综合分析与区域比较、空间推理、数理分析等核心能力构成了地理试题考查的价值取向。

(1)空间格局觉察与概括能力。指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实现对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位置关系、空间形态、空间排列方式和空间制约关系、依存关系等的观察,并进行有条理的概括与归纳的能力。例如,Ⅲ卷的第7~9题,以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为情境,分别从浮游植物密度空间分布特征、浮游植物密度空间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浮游植物密度空间分布的季节变化三个角度加以设计问题。第7题着力于地理事物空间形态观察能力的考查。第8题要求考生依据图文材料,分析并归纳夏季浮游植物密度空间分布呈现出从西向东递增的主要因素。考生必须明确河口位置与含沙量、营养盐类空间分布的依存关系,即靠近河口处泥沙含量多、营养盐类多,并理清营养盐类含量与浮游植物密度分布呈正相关,而泥沙含量会通过影响水域光照与浮游植物密度分布呈负相关。第9题关于浮游植物密度空间分布季节变化的判断,需要考生理解冬季我国光照、水温及河流带来的营养盐类均呈现季节性下降的总体特征,加上河流搬运能力减弱后泥沙沉积的空间位置会集中在河口附近,从而归纳出冬季浮游植物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的结论。

(2)综合分析与区域比较能力。是最具地理特性的学科能力,也是高考地理试题能力考查的重中之重。综合分析与区域比较能力指将地理现象分解成若干要素、方面、类型或地理区域,分析与比较它们的属性、特点和相互关系,并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的角度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分析它们的意义,并能够对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正确与否做出判断与评价的能力。例如,Ⅰ卷的第7题以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剖面为背景,要求考生指出实际蒸发量最小的部位,解答此题考生需综合考虑坡度、下渗、地下径流与蒸发量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对坡面、洪积扇、河谷和湖盆进行坡度比较才能得出“坡面实际蒸发量最小”的结论。又如,Ⅱ卷第10题要求考生分析判断“与其它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主要原因”。砾石多少与流水侵蚀、搬运作用关系密切。考生首先应该理解当流水搬运能力弱或颗粒物经过流水作用长期侵蚀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砾石偏少的结果;其次需要从图示中提取甲地和其它洪积扇在地势落差、河流和沟谷空间位置等方面的信息,并加以比较分析,得出“甲所在区域由于山地相对高度较小导致流水搬运能力弱,加上河流较长时间的流水侵蚀导致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结论。

(3)空间推理能力。是指运用有关因果关系分析与推理的方法,由原因探寻结果或由结果追究原因的能力,主要包括运用因素分析方法探寻地理因果联系和运用推理的方法探寻地理因果联系两个具体能力。例如,Ⅱ卷第37题(3)分析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此题涉及影响交通建设成本的区位分析,需要考生分解影响建设周期的自然要素(跨度)、建设难度的自然要素(气候、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灾害)和工程建设所需的配套条件(基础设施、交通、原材料、技术、劳动力),具体分析这些因素在白令海峡这一区域空间的具体表现,联系建桥成本高的结果最终获取相关解答。又如,Ⅱ卷第37题(2)“推测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并说明理由”。该题的解答需要依靠演绎推理:自然环境恶劣时,人类活动的开展首先需要一个适合生存的前提即活着。在冰期全盛时期的白令海峡,严寒是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由此推测印第安人取道白令海峡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最佳季节应该是夏季。

(4)数理分析能力。是地理研究中的常用方法,对地理考察、地理调查、地理实验等获取的数据制作成地理要素时空分布统计图,要求考生运用数理分析的方法分析其隐藏的地理规律或地理原理,可以在一定程度考查出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水平状况。例如,Ⅰ卷第9~11题,出示了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图(如图1),要求考生依据图文信息判断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寒冷期膜内温度日变化影响因素和某地的地理位置。第9题着力于数据信息的解读能力考查,提取①、②曲线总体气温高于③、④曲线,①曲线气温日变化幅度小于②曲线两个信息,结合双层覆膜技术的保温作用和枯雪年年降水少、总体气温低且昼夜温差大的地理事实和原理,可分析得出①为丰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②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③为丰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曲线,④为枯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曲线的判读结果。第10题,解读并提取①、②曲线变化趋势差异大,③、④曲线变化趋势差异小,①、②曲线与③、④曲线变化规律并不一致的信息,可判断出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第11题,既需要解读出当地日气温最高的时间约是北京时间16时,当地寒冷期日平均气温达到-12℃左右,比较四地的区域环境特点,可判断该地应位于新疆自治区。

又如,Ⅰ卷第37题,将地理科考队调查的信息绘制成“某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随海拔变化曲线图(如图2)”,要求考生根据图文信息完成四个探究性的问题。这一试题打破了以往高考地理综合题以区域图为载体的惯例,将数理规律认知引入综合题的考查之中,反映出地理课程改革的方向,引导考生运用数理分析的方法认识地理特征并展开综合分析的导向意图甚为明显。

教学导向:高考试题情境和设问角度千变万化,但其考核的知识方向万变不离其中,自然界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过程、成因、规律)、人类活动的区位分析(理论、选址、评价)、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区域特点、存在问题、发展对策)是高考命题的主旋律,中学地理教学应紧扣这些地理核心知识引领学生开展深度学习,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对地理关键能力的考查是高考地理试题的永恒追求,中学地理教学也应将地理学习能力的培育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攻方向。课堂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精心挑选学习情境,科学设计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情境―问题―探究”等教学流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地理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方法,认识、理解、解释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点,以及地理事物和F象发生、发展的过程,并探寻出其中的规律。针对2017年高考试题对“数理分析”能力的新要求,教学中应适度添加“研学”活动,创设真实的学术情境,运用地理综合研究的方法,引领学生去思考、探索。

三、创新设计问题,彰显思维过程和品质

2017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的命制,突出体现新颖、灵活、科学、开放等特性,并洋溢着浓郁的地理核心素养。充分利用各种素材设置新情景,考查知识迁移能力;增加开放性试题,避免死记硬背内容和繁琐计算,减少考生记忆负担;问题设置注重从具体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出发,分析现实、动态的地理问题,且保持适度的复杂性,具有探究性、选择性、开放性;关注学生差异,体现发现、探究精神,重视思维过程和品质的考查,对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起积极导向作用。

1.创设新颖试题情境,承载丰富学科内涵

地理素养是个体在学习和教育过程中形成或培养起来的地理内在品质,既包括认知方面的要素,也包含情感、态度、参与度等内容,一般难以直接观测,需要通过考生在应对复杂现实情境、参与相应问题探究解决过程中的外在表现加以推断。创设承载学科知识、反映学科特色试题“情境”,有利于地理考查目标的实现。2017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注重情境创设的新颖性,以及与实际生产生活、文化经济、科学研究、社会热点等的联系,要求考生独立思考,充分挖掘材料信息,以地理知识为载体,融汇地理思想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推理。

从表3的分析中可以看出,2017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的“情境”设置类别多样,既有距离考生较近的生活、生产情境,也有距离考生较远的地理学术情境。

(1)利用地理与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素材创设情境。如Ⅰ卷第1~3题,设置与“行”相关的城市绿化情境,结合两幅景观照片的对比与文字描述:“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这样的情境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贴近考生生活实际,放置于整卷的第一组题中,使考生在阅读试题材料时缓解考场上的紧张心情,利于考生调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作答。本情境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信息量“大而杂”,两幅景观图的对比向学生呈现空间观察、空间推理、综合分析与比较等具体任务,测量考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状况。当然,生活化的情境在选择时应尽可能保持对考生的公平性,该城市绿化带景观情境,可能对农村考生带来一定的不公平。

又如,Ⅲ卷第1~3题,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为载体的“江南水乡为背景的剪纸作品”情境,Ⅰ卷第43题旅游地理模块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村民生活在明清古村落”情境,都在传递和弘扬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之美,引导考生树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地理观念,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融入真实情境、解决复杂问题,是促进深度学习的关键环节。2017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中创设这样的“隐含问题、适度复杂”的真实情境,引导考生运用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方法来审视衣、食、住、行等生活现象与地理环境的联系。

(2)利用地理与生产有密切联系的素材创设情境。2017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中关于生产情境的设置,几乎都以时间为轴线展开,体现人文地理的“变化性”。如Ⅲ卷第36题的“西班牙日光温室农业发展历程: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试题情境抽取不同历史时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引导考生动态地看待地理事物的变迁,关注区域产业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彰显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联系生产实际的情境中,虽然运用考生较为熟知的地理知识背景,可较为顺利地进行检索、连结、加工和重组;但在似曾相识的背景中,也可能存在比较陌生的新情境(如本题中不需人工增温的日光温室等),需要考生借助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深入挖掘图文信息,仔细比较试题情境与所学知识(地理模型)的差异,并结合试题设问,用发展变化的眼光进行具体的预测、估计和分析。

又如,Ⅰ卷第4~5题以“产业集聚”为主题的纯文字情境,Ⅱ卷第36题“山西焦化企业发展历程”的生产情境等,均以经济活动随时间发展为主线,通过地理学视角审视生产领域的某些现象,强调产业从粗放到集约、从分散到集聚的变化过程,渗透产业发展与资源、人口、城市、环境等要素间的密切联系,考查考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整合、迁移能力。

(3)利用地理学者的实地考察与研究案例创设情境。通常要对地理实地考察与研究实例加以改造与简化。如Ⅰ卷第37题关于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情境:“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试题情境以学术研究的方法为依托,以地理研究的过程和信息为情境载体(缺失了具体的区域背景),在以往的考试中基本只出现在选择题,而在2017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中却设置为综合题的情境。情境的复杂度体现了思维的综合度,学术情境设置的增加,强调了从数理角度认识地理特征、原理、规律并展开综合分析能力要求的提升。

又如,Ⅰ卷第9~11题“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和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情境,Ⅲ卷第7~9题“长江口浮游生物数量自然环境要素及时空变化”情境等,均隐含内在学科逻辑,测量考生分析和理解地理过程、地理规律、人地关系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值得商榷的是,由于学术情境相对脱离考生生活实际,获取信息、理解信息的难度较大,故而考虑学术情境,是否可以采用更为通俗性的表达,更为详尽的表象描述,并对给予信息进行符合学科逻辑的深加工,以便更好地测量出考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等级水平。

2.创新设计设问角度,追求问题探究性与开放性

(1)设问是实现高考考查功能的关键一环。2017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注重对设问思路和形式的探索和创新设计,有体现对问题深入探究的,也有打开思维体现开放维度的。前者可较好地考查出考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漏洞,考查考生是否能够根据地理事物的具体特点探索其基本特征和规律,从而避免掉入生搬硬套的“背多分”陷阱。后者鼓励考生进行主动思考,尝试给予考生更为广阔的空间进行个性表达。

例如,Ⅰ卷第37题第(1)问“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如果直接看图,很容易按照“受人类干扰地区生物多样性减少”这样的思维定势来解题,从而误以为苔原带受干扰的坡向为“阴坡”。然而本题的答案恰恰相反,要想得到正确答案,考生必须结合文字材料中“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的信息,并能够对给定的复杂地理事象与各种要素,系统分析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并从时空维度对其发生、发展和演化综合分析,最后给出合理的地域性解释。本题设问的设计,体现地理学科的探究性和逻辑性,强调地理批判性思维的过程(批判性思维是对地理知识理解基础上的反思,不是批判,而是地理思维品质的综合体现)。第(2)问“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е参锒嘌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按照单峰变化规律,阳坡的生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和阴坡类似地出现在海拔2 300米左右,读图可知该值低于阴坡;加上在较高海拔基本未受干扰的地区,阳坡的生物多样性同样小于阴坡,由此答案也就迎刃而解。本小题的设问凸显思维的碰撞,呈现知识建构、多元互补的信息链,重在考查考生运用证据的能力。第(3)问“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与第(4)问“说明从2 300米至2 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均从比较分析、说明原因的设问角度设计。前者比较“温度和湿度”,“阳坡融雪早,蒸发历时长”这一结论,需要考生进行迁移联想,考虑苔原带一般分布在温度较低的区域,才能得到该地的降水很可能以降雪为主,有一定的思维量。后者比较“植物多样性差异”,比较随着海拔升高导致的“坡面面积”和“坡面之间的水热交换”的变化,这些在题干中并未直接涉及,测量考生是否能将所见的设问进行分解,自主搭设思维跳板,并且在最近发展区开拓思路、突破难点。本题4个设问层层递进、由表及里地引导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采用地理学中的要素关系分析方法和区域对比方法对生物多样性分布现象的形成机制进行判定。该题展示地理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思考过程,测量考生是否能够运用材料提供的地理规律来分析具体的地理问题,考查整体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既要考虑地理事物的静态特征,也要考虑其空间上的动态变化,把“综合思维”这一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逐步展开。当然,设问中也有几个方面值得商榷:本题各个设问间基本为连锁问题的设置,易导致考生一损俱损、失分较多;设问的切入点较小,考查覆盖度不太高,且材料以论文方式呈现,试题难度较大。

(2)思辨能力是高考地理考查的一项重要能力。较强的思辨能力有助于学生通过反思和探究,透过事物的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深刻认识。通过思辨能力的考查,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思考问题,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组织材料信息,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态度和创新意识。2017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也加强了对考生思辨能力的考查,如Ⅲ卷第36题(4)“你是否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考生选择赞同或不赞同都可以,只要给出的证据能够支持所选择的态度即可达到要求。这样的试题设问不仅使考生能够从标准答案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发展个性,培养创新思维,鼓励考生进行主动思考;而且适应不同考生的特点,允许考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和理解地理事物,充分考查考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创新性,使能力目标的考查更加全面和充分。地理试题通过有限度的开放性设置问题和答案,引导考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和理解地理事物,既保证考生发散思维,有话可说,又能使所考查的能力目标可测、答案可控,同时,引导中学地理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地理事物,形成完善的世界观。

教学导向:“情境创设”也应成为地理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对陌生事物的探究是人的本能之一,“知地明理”是地理教育的本质所在。在自然、社会、生活中寻找出具有地理性、地理味的学习情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根据教学主题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理学习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呈现空间格局的观察、概括、归纳,地理特征的分析、综合比较,空间动态过程的观察、规律概括与趋势预测,地理因果联系与依存关系的分析、推理,以及L图与图解等具体的学习任务。通过不断地强化应用,提升学生地理信息的获取与解读能力,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形成良好的地理空间思维和综合思维,树立人地协调发展观念。

试题设问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增强,需要中学地理课堂做出相应的优化与变革,需要教师克服传统的 “教师本位”、“知识传递”、“技能培养”等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精心挑选学习情境,科学设计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其去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探索、自我构建、自我发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在真实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实现知识内化、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升华,并得到学习的自信。

作者单位:1.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泰河中学(撰写第一部分) 2.浙江省绍兴市越州中学(撰写第二部分)3.浙江省临安中学(撰写第三部分)4.浙江省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策划与统稿)

上一篇:“疆域”图像系统导学策略(人教版) 下一篇: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体育教师的困扰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