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肩周炎为何久久难愈?

时间:2022-08-24 03:04:50

近日,一位患者求医。“我患的是肩周炎,经常疼,两边肩膀都是,一年多了,推拿、针灸、理疗、拔火罐以及吃药等,什么方法都用了,效果就是不理想,最近愈来愈加重了……”

“肩周炎?推拿、针灸等没有明显效果?”医生反问道,“您还有其它毛病吗?”

“我有2型糖尿病,一直在吃降糖药……”患者回答。

“糖尿病?您有糖尿病?难怪肩周炎难治好呢!”医生恍然大悟。

“糖尿病跟肩周炎有什么关系?”患者不明白地问。

“有关系,关系大着呢!”医生提醒。

肩周炎,全称为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由于肩部受到损伤、退行性变或受到风寒湿邪侵袭之后,波及整个或大部分肩关节的关节囊及其周围的肌肉、肌腱、腱鞘、滑膜囊等组织的退行性变和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所产生的综合征。其病理表现主要是关节囊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故又称为“粘连性关节炎”、“肌腱炎”。由于此病多发生于50岁左右的人,故又称为“五十肩”。

肩周炎的临床表现有一个突出症状就是发病后肩关节僵硬,活动受限,故又称“冻结肩”、“凝肩症”等。中医认为此病多因露肩当风,感受风寒湿邪所致,故中医称它为“漏肩风”。这种病,一般无明显的外伤史,初起肩周微有疼痛,常不引起注意,1~2周后,疼痛渐增,肩关节外展、外旋功能开始受限;外伤而诱发者,外伤后肩关节外展功能迟迟不恢复,且肩周疼痛持续不愈,甚至逐渐加重,当检查肩部时并不肿胀,但肩前、后、外侧均可有压痛,外展功能受限,被动继续外展时,肩部随之高耸,此时一手触摸着肩胛骨下角,一手将息肩继续外展时,可感到肩胛骨随之向外上转动,说明肩关节已有粘连。

而重型患者则肩臂肌肉萎缩,尤以三角肌为明显,疼痛较重,夜间尤甚,外展及内旋、外旋均有严重限制:病程一般在一年以内,较长者可达1~2年。而部分肩周炎患者可自行痊愈,但时间长、痛苦大,功能恢复不全,积极地治疗可缩短病程使之尽快痊愈。

至于糖尿病的并发症,人们很容易想到眼睛、肾脏、足、心脑血管疾病等,实际上,糖尿病引起的骨关节病也很多。

糖尿病骨关节病变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包括夏科关节和骨质溶解;一类是糖尿病的可能并发症,包括脊柱骨质增生、关节周围炎、骨性关节炎、掌腱膜挛缩和关节挛缩等。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管硬化、狭窄,神经营养不足以及代谢障碍,神经可能发生变性,导致感觉减退甚至丧失。这时,关节受到损伤,患者也浑然不知,无法通过自我反射机制,控制运动,实行退缩、休息,由此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关节损伤。关节内和附近骨质反复损伤,导致韧带松弛,软骨软化或脱落,引起关节炎症状。这种关节炎绝大多数见于足部,其次是膝部,亦可发生在肩、肘、指以及腰骶关节、骶髂关节、髋关节等。病变关节囊松弛,有的半脱位,活动时有摩擦声。患者无明显的局部发热、红肿、疼痛以及关节障碍等,但有的人可能发生双下肢袜套状范围的皮肤感觉丧失。

前不久,国外有研究报道,糖尿病和非糖尿病人之间,肩周炎的发病率分别为19%和3%,这表明糖尿病与肩周炎的发生有显著的相关性。特别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如果肩关节感觉僵硬、疼痛、活动受限,一定要查查血糖是否升高。临床上糖尿病并发肩周炎并不少见。糖尿病早期,中期、晚期都有可能并发肩周炎。至于为什么糖尿病人易并发肩周炎,其机理还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可能是由于糖尿病人的高血糖易损伤小血管壁,从而影响血液供应,导致局部肿胀。这种病变发生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尤其是肩周部易磨损、老化的肌腱和关节囊处,加重了该处的炎症反应,从而诱发肩周炎。

一旦确诊因糖尿病导致的肩周炎,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需进行局部的治疗。一般常用推拿、针灸等中医手段,配合有舒筋活络、消肿止痛功效的药物。此外,糖尿病人进行针灸等治疗时,要特别小心,避免出现外伤,因为糖尿病人皮肤的伤口不易愈合,很容易导致感染。

最后要说的是,现在有些人没有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喝水、多吃、小便多和消瘦以及皮肤瘙痒、视力下降等。但是,有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可以没有症状,在体检或患者其他疾病检查时才发现血糖高,这是由于患者肾排糖的阈值增高所致。因此,即使血糖很高也没有糖尿,不出现多饮、多尿、多食甚至消瘦的症状。这种隐匿性糖尿病常于得病多年后才被发现。

可见,您的肩周炎治疗效果不好,很可能是推拿、针灸等治疗方法不当,或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不佳。希望您到糖尿病专科做进一步检查,及时控制糖尿病,因为糖尿病引起的骨关节炎早期是可逆的。另外,请有经验的推拿、针灸医师治疗。这样,您的肩周炎定会大大好转甚至痊愈。

上一篇:警惕口腔溃疡反复发作 下一篇:老年人骨折后要过“运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