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我堆了一座山

时间:2022-08-24 03:01:10

玩沙能让孩子内在的兴趣需要、知识能力、情绪情感在活动中得以表现和满足。

孩子能从中体验自己、享受快乐,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孩子在游戏中能以发散的方式运用他们的想像和思维能力,为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提供了许多机会。

玩沙是我们所能提供给孩子最自由、最美好的游戏之一。3~4岁的孩子喜欢玩沙,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心理发展的需要。他要认识万事万物,包括沙在内。其他事物都有固定的形态和特征,而沙却不同。它们虽然看得见、摸得着,但却千变万化,没有一个固定的形态。干沙子具有流动性,而湿沙子却任你造型,你想把它变成什么样就可以变成什么样。这种特征可以满足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玩沙活动中,我们常看到孩子“挖河”、“为小动物做饼”等。只要我们仔细认真地分析一下便不难发现,就孩子自身的心理结构知识水平而言,这些行为确实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是孩子创造力的表现。

玩沙虽是孩子的一种自主活动,但是如果没有适宜于孩子自主活动和自我表现的环境,孩子就难以在游戏中获得充分的发展。因此,玩沙前家长要为孩子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重视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因为孩子的生活经验越丰富,在游戏中创造的内容就越丰富。因此,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观察周围的环境,丰富孩子的感性知识,以便孩子能在活动中去发挥、去想像、去交流、去探索。其次,还要为孩子提供充分的玩沙材料,如:小铲子、小桶、小推车等玩沙工具,另外还应为孩子准备充足的辅助材料,如:小树枝、木板、塑料空瓶、小动物玩具、小汽车和水等等。为孩子选择沙滩玩具最重要的就是,玩具一定不能有锋利的棱角,以保证孩子的安全。此外,为了解除孩子的“后顾之忧”,夏天可以让孩子光着脚丫玩;天凉时,为孩子准备专门的“玩沙鞋”。

孩子是玩沙子的主体,家长可以从旁帮助和指导,但一定不要干涉,使孩子有发挥自己积极性、主动性的机会。

1.“你做什么呢?”

3~4岁的孩子在玩沙前往往说不出要做什么,他们将沙倒出来又装进去,偶尔堆积在一起就非常惊讶:“哈!山!我堆了一座山。”也有的孩子会在活动中表现得很茫然。这时就需要家长给予协助。家长可以问:“你能告诉我你做的是什么吗?”或者参与活动制作成品后,让孩子来起名字。这种方式有助于孩子明白游戏中的活动,由此增加孩子的兴趣。

2.你修路,我搭桥。

孩子最初的创造力开始于模仿,他们通过模仿学习了一些知识经验,形成了一定的知识背景,这样就能进行初步简单的创造活动了。家长在玩沙时可与孩子平行游戏,在孩子能看到的地方与他们使用同样的工具,进行堆高、筑堤、挖河、掏洞、修路、种树等,使孩子得以观察、模仿。如家长在场地中间拿小铲子挖洞,然后放上一块锡纸倒上水做成“湖”,由于孩子在家长旁边,他们会主动观察家长的行为,并给孩子提供机会反复练习。家长在玩沙活动中不仅是一个组织者,而且也是一个参与者。家长的参与本身就能够提高孩子的兴趣。

3.玩出名堂来。

3~4岁的孩子喜欢玩沙,有时却不知如何去玩,如果我们不加以一定的指导,就会造成活动的盲目性,活动的水平也不会高。比如有的孩子反复地把沙铲到小桶中,又倒出来,他们只是对沙和摆弄玩具的动作感兴趣,而对结果并不关心。有的孩子,则在沙里跑来跑去,有时还将沙高高扬起。他们玩的时候没有明确的目的,这时就需要家长指点一下。如当孩子将四五个易拉罐埋在沙里,在上面踩着玩时,家长就对他说:“真漂亮的小桥,要是汽车也能走就好了。”孩子想了想就跑去拿了一块木板放在罐上,一座小桥就造好了。在家长的指导下,孩子的建造目的增强了,建造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了。

4.小兔家真漂亮。

在玩沙游戏中,孩子也会暴露自己的弱点。有的孩子在垒墙时,垒不好就容易气馁;还有的孩子想做“湖”却做成了“小洞”。家长引导时应从孩子的年龄和孩子的实际出发,把孩子的今天和昨天比较,这样就能看到孩子在不断地进步,再对他们加以表扬。孩子受到了鼓励,他们能看到自己努力所取得的结果,自信心加强了,积极性提高了,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这时家长再给他们提出进一步的要求,他们就能乐意接受了,而且勇于尝试以获得新的成功。有的孩子在做小兔家的围墙时,做得很矮,这时家长就及时鼓励指正:“小兔家真漂亮,就是他的院墙太低了,大灰狼会很容易进来。想想看,怎样做才能使大灰狼进不来呢?”家长这样引导,孩子会认真去做。此外,家长还可以将孩子无意的想法和举动说成是有意的。如婷婷在玩沙时,拿着雪花插片一个个插在沙里,家长看到后说:“噢,婷婷在种花,真漂亮!”家长的话语会使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更积极地打开思路。如此反复,孩子的活动水平就会日渐提高。■

上一篇:我爱的小兔怎么处理 下一篇:揽活儿 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