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税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时间:2022-08-24 01:53:16

资源税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本文对我国当前资源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包括:资源税的征税范围不广;资源税所占总税收的比例不高,没有很高的资源税单位税额;没有合理的计税依据;具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加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收入分配与支出使用的管理应规范、转变资源税分配方式、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四项建议,旨在为提高我国资源税改革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资源税 改革 建议

自然税的征收不仅可以调节资源级差收入,利于企业公平市场竞争,而且通过税收可以提高国家对资源的管理,约束企业合理开发。我国当前的资源税是建立在1994年税改的基础上的,实施资源税的初衷是为了有偿使用我国的国有资源,同时还可以通过资源税来调节资源因为地域而导致的级差收入问题。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经济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但是这种发展是以资源的过度消耗为代价的,资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资源的需求日趋增加,资源税不足问题日趋明显,需要对资源税制进行改革。

一、资源税介绍

资源税是为调节国家资源级差收入和对国有资源补偿的一种征收课税。目前,我国所征收的资源税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对在我国境内开展矿产开展和生产盐的企业和个人所征收的课税。现在我国所依据的资源税规定征收范围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非金属矿、黑色金属矿、有色金属矿、盐,七种资源税。并且仅是以原矿、原油开采为征收对象,例如:石油仅局限于天然原油,不包括油母炼制的石油;煤炭只征收原煤,不包括洗煤、选煤等产品。

目前我国现行的资源税税目细目主要依据调节资源级差收入进行设置。原油、天然气税按开采企业设置细目;煤炭税目分为统配矿和非统配矿细目或子目;其他矿产品按品种划分子目;盐的税按盐的形态及产区划分子目。就目前我国资源税的税目细目来讲,制定的细目较为粗犷,诸多细则问题定义模糊,税收征收过程中人为操作性强,不利于规范、科学、公平的进行征税。

二、我国当前资源税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资源税的征税范围不广

所谓的资源税应当是对自然资源进行征税,但是我国当前的很多自然资源都没有被纳入征税的范围,根据相关税收规定可以看出,仅仅对盐和天然气、原油等七个矿种征税,其他的一些自然资源比如海洋、土地和森林资源等都没有被纳入到征税的范围内。这不符合税收的公平性原则,这种税收征收内容少所表现出来的具体问题是不仅没有阻止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而且还刺激了对非税自然资源的过度使用和开采。最终导致自然资源严重的收到破坏,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资源税所占总税收的比例不高,没有很高的资源税单位税额

在市场中资源的价格由劣等资源来决定,所以我国当前的资源税单位税额反应的仅仅是优质资源和劣质资源的收入单位级差。我国的资源税从整体来说,税额不高,同时占有的总税收收入也在逐年下降。虽然国家税收政策本着利国利民的方针在执行,但是对于资源税来说,其与其他税种有着本质的差别,资源税负不高会使得企业大量浪费资源,资源的利用率得不到提高,也就不能将资源税用来调节级差收入和保护资源的作用发挥出来了,所以我国应将资源税的征税范围扩大,同时将资源税的征收比例进行调整。

(三)部分资源收费名目繁多,费挤税问题严重

很多地方政府因为当地的财力紧张问题,采用以收费方式来弥补财政收入不足的状况,使得资源的收费名目繁多。比如煤炭企业除了要上缴国家规定的税费之外,还需要上缴水土防治费、环境治理费和生产安全费等各种地方政府性收费,这些收费的部门包括林业、水利等,甚至有的企业需要交纳的费用占到了总收入的40%。这些地方性的收费,不仅侵蚀了税基,同时也对国家的财政收入造成了很大影响,使得中央无法掌握地方的准确财力情况,企业负担加重,各地的资源企业因为承担的税费不同难以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不利于企业资源开采业的发展。

三、资源税改革建议

(一)资源税的征收范围要加大

我国的资源税征收税目可以扩大到水资源、土地资源和动植物资源等诸多方面。当前我国的征收范围不广,仅仅包括盐和七种矿产品。所以,在税目的设计方面,征收资源税需要包括各类的矿产资源,比如动植物、森林、水和土地等,特别是一些生长周期长的稀缺资源或是不可再生资源及供给缺乏的资源等都需要包括在征收的范围内。并且征收要注意对细节的征收,避免企业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

(二)清费和征税结合,收入分配与支出使用的管理应规范

对于一些不合理的收费项目要及时进行清理,将资源税的税率提高,以此来将地方上自行出台的收费项目清理掉,清理的时限和原则必须要明确,并将企业税费负担过重及不公的问题解决,创造出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将资源税的调控作用发挥出来。收入的分配机制需要进行调整,原则性的规定资源税的分配体制,对于资源所在地的县级其分成比例应确保高于50%,以此将资源税征管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支出使用管理需要规范,建立相应的奖补制度。明确规定资源税的支出作用,在生态补偿和民生保障方面的使用比例要做出明确要求。只要确保完善的制度和政策的支持,资源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三)资源税分配方式需要转变以此来体现公平

资源税的归属问题一直都是各方利益纠葛的热点,今年来很多地区要求加大资源税的留成。但是,很多的资源大省单纯依靠改变税改方针、提高资源税率是无法满足其财政需求的,需要对资源税的收入归属进行进一步的细化。资源税应该由地方和中央进行共享,资源税的分配比例应该按照资源的不同特征来进行具体的规定,不能直接规定出固定的比例。

(四)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

在资源税改革中,除了要对资源的征收方式和征收范围进行扩大之外,还应该完善必要的相关措施来与其配套。例如将相应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建立并健全;资源税的体系建设工作应做好;税费关系要协调好;在改革初期应采取必要的优惠政策以此缓解来自各方的压力。同时,还应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还可以征收环境税,以此来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四、结语

经济政策的制定是为了确保经济能更好、更快的增长,同时也需要及r调整改革结构和改革环节,我国近年来的结构性减税目标正符合了这样的经济发展目标。资源税是用来扭转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应将税收体系完善和规范起来,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税收的作用,因此来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范丽娜.对我国资源税改革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5,(09):24-25.

[2]刘楠.浅析资源税改革[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04):16-18.

作者简介:王繁强(1979-),男,汉族,山西晋城人,本科学历,主要从事会计工作。

上一篇:融资约束视角下研发投入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 下一篇:探讨互联网经济下的企业粉丝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