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S动机设计模式在职业院校教学改革中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2-08-24 01:04:39

ARCS动机设计模式在职业院校教学改革中的实践研究

摘 要:本文依据ARCS动机设计模式的相关理论,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及计算机公共课的课程特点,提出能够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并运用提出的策略进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在实践中检验策略的有效性,以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信息素养,为学生成为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ARCS动机设计模式;动机策略;学习动机

多年的实践教学证明:职业院校的学生既有普通院校学生所具有的共同点,又有其特殊性。第一,职业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水平比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第二,学生普遍缺乏自信心和学习动机;第三,大部分学生学习不是出自对知识的渴望,而是由于家长的要求或是外部的某些原因促使他们学习。基于上述原因,我们作为职业院校的老师在教学中更要理解和尊重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需要,多给予学生鼓励和赏识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动机。

1 ARCS动机设计模式概述

本文研究的课程是高职院校计算机公共课,计算机公共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既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又极具普遍性。如果在这门公共课程的学习中树立和培养好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这将会为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很大的引领作用。因此,尝试用ARCS动机设计模式进行计算机公共课课程的教学,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简单的理解ARCS动机模式就是为了激发一个人的学习动机,最重要的是首先要引起他对一项学习或任务的注意和兴趣;其次让学生理解完成这项任务与他的密切关系;接着让他树立信心,使他认为自己有能力做好此事;最后让他体验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灵活运用,因材施教,设法让教学过程达到引起并维持学生的注意,建立起教学与学生之间的关联性,使学生产生并维持对学习的自信心,并提供一种满意感,最终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这个过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一阶段中又各自包含若干实施步骤。

2 ARCS动机设计模式的理论基础

2.1 动机的定义

动机通常被定义为引发、指引和维持行为的内部状态,是使你开始行动,维持行动,并且决定着你行动的方向。心理学家把动机解释为行为的内动力,或将动机解释为行为的内在心理原因。而学习动机是动机中的一种,学习动机是指个体由一种学习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或维持学习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所以说学习动机是一种潜在的力量,它可以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它与个人的学习目标有着密切的联系。

2.2 ARCS动机的相关理论

ARCS模式是Keller提出的,这一模式是以期望价值理论为基础,与教学设计的宏观理论结合提出的。研究发现,教学设计中一个不断增长的趋势是关注动机设计。而期望价值理论认为:当个体认识到活动与个人需要的价值有关系,或与成功的期望有关系时,就会激发起人从事活动的动机。Keller将个体在教学中的期望价值和学习结果引起的心理反应归纳为四类:①是指好奇心和唤起等,称之为注意因素。②是指“成就需要”和“认识到有用”等,称之为切身性因素。③是直接影响到任务成功的程度,即自信心。④是指教学的结果,即满意度。我们要遵从ARCS模式,从这四个方面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3 ARCS动机设计模式的要素分析

Keller认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即注意、相关、自信和满意。

(1)注意:注意是ARCS动机设计模式的首要因素。我们在做教学设计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唤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将注意力有意或无意地跟随教师的教学活动,并伴随自己的学习活动。(2)相关:相关性是指让学生感到老师的教学与他个人的需要或目标是有关联的。(3)自信:自信心是帮助学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直接动力。(4)满意:满足感是当学生的学习成果与学生的积极期望相一致或是相近的时候,学生心理上得到的满足,这也是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条件。在这四个要素中没有主次之分,它们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任何一个要素的缺失都可能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动机。

3 ARCS动机设计模式在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计算机公共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课程的主要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并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为学生熟练操作和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打下基础。在对学生学习动机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内容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设计提出如下激发动机的策略。

3.1 教学准备启导阶段――注意策略

鉴于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及计算机公共课程的特点,将注意策略分为课程教学前的注意策略和课堂教学中的注意策略。

(1)课程教学前的注意策略。①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和需求,先向学生展示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以抛砖引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也可以达到,学习与成功是快乐的事情。学习是求知的过程,学习可以让人不断地自我提高和完善,向着有益于生存、健康成长的方向发展。②列举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通过计算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来帮助学生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引导学生明确计算机学习在生活工作中的应用性价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让学生明确学习计算机公共课不仅可以为他们后续的专业学习做好准备,也为他们以后的职业生活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2)课堂教学中的注意策略。①以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题目布置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好奇心,然后逐步引导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关注一些问题或一些教学道具,让学生思考各种可能的答案,即设置悬念。②挑战学生的知道感 当学生积极地思考,回答问题后,教师要进一步挑战学生的知道感,这是在学生已经拥有相当多的有关话题的知识的前提下应用的策略。③提出有争议和矛盾的信息 这里可以分组进行,在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并获取一定信息之后,教师可以介绍与他们的结论相矛盾的补充信息,迫使学生认识到问题要比他们预想的更为复杂和多变,刺激学生形成更全面、更完善的探究和理解。

上一篇:高职院校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困境与探索 下一篇:普通铁路建设中质量风险管理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