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萎缩凸显机会固化

时间:2022-08-24 12:42:58

中国经济目前的最大问题不是失业或房地产,而是机会的固化。年轻人靠自身努力向上爬的机会越来越少,门坎几乎变得难以逾越,丝、愤青成为相当普遍的社会符号。

欧债危机之后,银行资本金遭到重创,欧美的经济复苏特别困难。在美国。经济滑入衰退迄今已有21个季度;欧洲步出财政危机,更是遥遥无期。金融机构呈“去中介化”,无法将央行制造的巨额流动性转介至实体经济,无疑是经济复苏缓慢、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银行与个人去杠杆,政府部门也被逼削减公共开支,令复苏进程雪上加霜。另外一个原因,是人口结构、就业结构、财富结构,出现重大变化,中产阶层萎缩,支撑社会稳定的橄榄型社会结构的腹部,随中产的减少而收缩。

目前全球社会结构上出现三大趋势。首先,失业严重,年轻人在有些国家的失业率高达30%~40%,低端就业机会消失。在相当程度上,这是结构性失业,拉高失业率,打击消费信心,制造社会矛盾。

其次,中产阶层蒙受打击,中产在萎缩。央行量化宽松政策,对股市的帮助明显大过楼市。股价高涨,令社会高端的15%的家庭受益,但是70%主要资产为房地产的中产却得益不多。危机后财富效应的乘数效应,远低过危机前,根源在股市、房市之间的落差。中产阶级收入增长钝化,直接影响消费,间接影响投资与信贷信心。

第三,机会的固化。危机后就业机会少了,创业机会更少了。申请银行信贷难了,依靠资本市场筹资金也难了。在金融市场投机容易,在实体经济投资则难于上青天。

此类趋势,不仅在发达国家有,在新兴市场国家也有,在中国也是一样,只不过表现形式略有不同。与危机中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失业率不高,随着农民工进城潮进入尾声。某些行业甚至面临低端劳动力短缺。不过大学生就业难越来越突出,中国白领阶层效率低下,人浮于事,一旦经济出现较大逆转。就业市场的压力可能骤增,甚至不排除类似1997年国企改制后出现的失业潮。

中国人的收入增长是有的,但是物价上涨更快,资产通胀更快。中国社会以无房族、一房族与多房族分化。哪怕收入增长再快,无房族离拥有自己物业的梦想都渐行渐远,多房族是这轮资产升值的主要得益者。中国中产阶层,基本上是一房族。这批人居住无忧。不过实质收入增长有限。从收入分配与收入前景上看,中国经济目前的最大问题不是失业或房地产。而是机会的固化,年轻人靠自身努力向上爬的机会越来越少。

经济学中,有一个盖茨比曲线。以在美国家喻户晓的穷小子盖茨比奋斗史命名。盖茨比为赢得女友芳心而奋力打拼。在经济、社会的漩涡中挣扎,小有成功但最终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盖茨比故事的背景正是今日机会的固化。

盖茨比曲线的一个重大理论是,收入越不平均的国家。个人的经济社会地位越受其父辈地位的影响,子辈摆脱父辈经济阶层向上爬的机会越低。中国在受调查的二十几个国家中,位居右上角,仅比拉美数国好一点。

房地产拉大了中国的基尼系数,如今的贫富悬殊乃共和国历史之最。人脉、资源成为现在年轻人一步步出头的必要条件,年轻人的奋斗史变成“拼爹”史。少了老爸的靠山,个人努力变成无用功。中国的成功机会在固化,由此造成社会的对立、创新力的消失、经济动力的弱化。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在就业领域的压力小一点,中产阶层的消失慢一些。但是机会的固化更严重。

上一篇:“铁老大”难做“店小二” 下一篇:哥伦比亚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