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块教学法在农村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23 09:26:22

词块教学法在农村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表明,词块集词汇和语法的特征于一身,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者英语写作的流利性、地道性和生动性。本文以词块理论为指导,以教材为蓝本,把词块教学法贯穿于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提高农村初中生英语写作水平的适合途径。

【关键词】词块 词块教学法 农村初中 英语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7-0110-02

当前,由于词汇与写作教学面临的挑战以及词汇与写作教学的复杂性与困难性,造成农村初中词汇与写作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从20世纪末至今,中国的一些语言学者、教授等紧跟国际潮流,把Michael Lewis、Nattinger & DeCarrico等著名学者的词块理论引入中国。他们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词块与写作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为了提高农村初中生的英语写作水平,笔者把词块知识引入农村初中八年级英语课堂,从词块的定义和分类着手,把词块运用于英语写作教学中,探讨词块教学对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作用,有助于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尤其是英语写作教学。

一 词块的定义及分类

1.词块的定义

国内外众多学者经过多年研究,词块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可。然而对于词块的定义并不统一。Nattinger & DeCarrico认为:词块是介于词汇与句子之间的一种模式化短语。Lewis给词块下的定义是多以较高的频率出现的单词组合模式。王立非、张大凤则主张词块是由多个单词组成,这种结构具有词汇和语法两个特征,同时具有相应特定的活动功能。卫乃兴从语料库研究出发,根据词块使用的概率和频数把词块定义为在语料库中频繁出现、长短不一的连续词语片段。马广惠认为对词块的界定要从形式、意义和功能上进行,他是这样下定义的:词块是由多词组成的,它可以独立用于构成句子或者交际话语,实现一定语法、语篇或语用功能最小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词块就是介于单词和句子之间的语言单位,在自然话语中被广泛使用,同时能被整体储存和提取,是结构相对固定的多词词组;这类组合无须语法的生成和分析,能直接使用或稍作调整进行使用。

2.词块的分类

由于国内外的学者们各自对词块有不同的见解,因此词块的分类有很多。根据本文研究的实际需要,本文将采用Nattinger & DeCarrico对词块的分类方法。他们把语言教学和多词现象结合起来,从结构和功能的角度把词块分成:(1)聚合词(polywords),如at last;(2)惯用表达方式(institutionalized expressions),如Good night. How do you do? 等;(3)短语架构词块(phrasal constraints),如:a ____ ago,____ later等;(4)句子框架(sentence builders),如not only ... , but also ...等。

二 词块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词块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有:(1)心理语言学基础;(2)语料库语言学基础;(3)语言习得理论基础;(4)Krashen第五假说——情感过滤假说(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三 基于词块理论的英语写作教学具体实施步骤

本研究实验时间为一个学期(2012年9月~2013年1月),教材为北京市仁爱教育研究所编著的八年级(上)英语教科书。在整个实验过程,笔者的课时是这样安排的,用四个课时上完Section A/B/C/D的内容。紧接着安排一个课时词块汇总运用课。笔者设计了如下具体实施步骤:

1.词块专题讲座

2012年9月12日笔者利用辅导课对学生进行了词块基础知识专题讲座,对他们进行了词块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醒他们要不断培养和增强自己的词块意识。培训内容包括:词汇(词块)学习的重要性、学生词汇学习现状分析、中考(词汇和写作题)现状分析、词块的定义及类型和词块在英语写作中的作用分析。重点是词块的类型和词块在英语写作中的作用分析。本环节的实施让学生熟悉了词块的定义、分类和作用等,对于减轻他们的焦虑感,降低他们初次接触词块的情感障碍制约有重大意义。

2.词块输入训练:小组辨别、收集和记忆课文中的词块

该环节依据心理语言学基础,在Section A/B/C/D四个课时的教学过程中完成。在教学中,初始阶段由教师对课文中出现的词块进行分类,并归纳整理,然后再慢慢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整理。

第一步,课前预习:词块的辨认。笔者要求学生在预习时要根据词块讲座中Nattinger & DeCarrico对词块的分类,辨别课文中的词块。接着小组讨论,对找出的词块进行分类整理,按聚合词、惯用表达方式、短语架构词块、句子框架等类型组织排列,并由组长综合小组成员的整理情况,确定不同的词块类型。

第二步,课堂活动:词块的呈现、操练。课堂上老师对各组长汇报的词块进行指正、归纳和点评。在日常Section A/B/C/D的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在各环节引导学生接触认识词块,操练词块。如:根据单元的词汇教学重点,制作设计PPT图片,每个图片就是本课要求掌握的某个聚合词、惯用表达方式、短语架构词块、句子框架等,要求学生看图,说出与图片内容相关的词块,并用它们造句。词块的呈现、操练的目的是增强记忆。本步骤有利于扩大学生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处理量,形成词块记忆策略。

第三步,大量输入可理解的词块,改变学生词汇记忆方式和教师词汇听写方式。根据Miller G. A.著名的短时记忆的组块理论,笔者要求学生们改变以往只掌握单词的音、形、意的背单词的方法。要求他们背单词时,尽量按照讲座中的词块的分类记忆单词,如:背shower时,尽量背take a shower;背think时,要背think of/about/over,如果能背What do you think of sb./sth.? 则最好。在单词记忆的落实方面,改变以往的注重单个单词的拼写和意思(即形、意)的听写方式,听写时尽量加大输入量,以词块为主,不断培养他们的词块意识。如:笔者在听写laugh时,要求学生写出laugh at;听写famous时,要求学生写出be famous for等。该步骤的实施确保了对学习者有大量可理解的语言输入,记忆组块效应得到最大化应用。

3.基于词块的写作输出训练

该环节主要是在词块汇总运用课完成。依据语言习得理论基础,笔者要求学生把整个话题(Topic)收集下来的词块进行整体记忆、存储和提取,并尽量运用到写作中。笔者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结合课文话题和话题中的词块,巧妙设计作文题。训练学生恰当使用聚合词、惯用表达方式、句子框架、短语架构词块。

第一步,词块提取。在词块汇总运用课中,笔者设计了词块听写和根据PPT图片内容说出词块等环节,目的是使学生对所积累的课文词块有个复习过程,同时也是对后面的写作词块进行储备。

第二步,连词成句。笔者利用第一步所提取的词块,结合PPT图片内容要求学生遣词造句。这为后面的写作训练做了进一步的铺垫。

第三步,组句成段。利用短语架构词块和句子框架结构,如:after that,and then,not only ...,but also ...等结合第二步内容,写出作文段落。

第四步,作文初稿写作和修改。结合第一、二、三步,学生写出作文初稿。小组成员相互合作,互相检验词块运用正确与否,找出问题并改正。教师抽改,在习作中画出词块。运用投影仪展示学生习作中的优点。对优秀作文中出现的好词块和新词块,要求全体学生摘录。这样,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词块知识。以下是仁爱版英语教材八上第三单元话题三词块汇总运用课的学生优秀习作实例:

Last Sunday I had a busy day. I got up at 6:45 a.m. After that,I had breakfast. When Li Lei knocked at my door,I was doing some cleaning in my bedroom. He wanted me to play football with him. We played football from 9:30 to 11:00. And then,we went back to have lunch.

In the afternoon,I washed my clothes from 2:30 to 3:00. An hour later,I went to visit my best friend,Jim. We not only read funny books,but also played the piano together. After that,I went back to have dinner. At 9:30,I went to bed.

在该习作中出现了三类词块,分别是聚合词:last Sunday,get up,knock at等;短语框架结构:an hour later,after that,and then;句子框架:not only ...,but also ...。

用投影仪展示这些词块,结合习作上下文语境,让学生收集并领会这些词块在习作中意义表达的正确性、地道性和生动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以促进学生词块知识的扩展。

4.课后词块的继续巩固与内化

课后引导学生把小组整理的词块按照功能分类整理在笔记本上,有利于学生词块意识的培养,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记忆大量词块和各类词块的功能,同时也为后面教学中的词块输出,即在口头作文和笔头作文中的运用奠定基础。

以上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就是按照词词块句子篇章的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词块量得到了扩展,运用词块进行写作的能力也得到了促进。

四 结论

通过一学期的实验,结合学生问卷调查和期末作文成绩分析,笔者认为把词块理论引入农村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对于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生在写作中学会识别、灵活运用四类词块。在词汇的习得过程中,通过词块的掌握可以促进学生语篇层面组织能力的提高。在英语写作课中,词块教学的运用,增加了学生的词块储量,有利于他们快速提取,较好地完成写作任务,提高写作成绩。

实验还发现,词块意识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写作时的焦虑状况和畏难心理。随着学生在写作中对词块的熟练运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写作的信心和兴趣不断提高。词块教学的有效途径的探究对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师的教学方法,改变以往只要求学生掌握单词的音、形、义的死记硬背的方法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Hakuta, K. Prefabricated Patterns and the emergence of structur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Language Learning,1974

[2]Krashen, S.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New York: Pergamon Press,1981

[3]Lewis, M. The Lexical Approach[M].London: 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1993

[4]Miller, G.A. The magical number of seven, plus or minus two: So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J].Psychological Review,1956:81

[5]Nattinger & DeCarrico. 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6]马广惠.词块的界定、分类与识别[J].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1):1~4

[7]施晓燕.词汇组块理论及其对英语词汇习得的意义[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247

[8]王立非、张大凤.国外二语预制语块习得研究的方法进展与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5):17~21

[9]卫乃兴.中国学生英语口语的短语学特征研究——COLSEC

语料库的词块证据分析[J].现代外语,2007(3):280~291

上一篇:以德育人,促进“养成教育” 下一篇:讨论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