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游商海似闲庭 偷暇临池勤躬耕

时间:2022-08-23 08:10:30

书法与企业管理在绝大多数人看来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书法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而企业管理更是一门复杂的综合艺术,既然都是艺术,就一定能找到相通之处。在金友华看来,书法和企业管理是殊途同归的艺术。

都说艺术是相通的,但只有当你熟谙了不同艺术之精髓并都能驾轻就熟时,你才会发现不同门类艺术之间的相通之处,彼此间具有相互借鉴和相互促进的作用,是具有互补性的。对此,金友华用他的亲身实践做了最好的诠释。

金友华,安徽无为人,早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化工系,工商管理硕士学历。现任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安徽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他不仅是一位成绩卓著的企业家,也是一位备受关注的书法家。

谈及金友华的书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初始的兴趣和学习“写字”阶段。上小学时自从“描红”开始,他就对写毛笔字产生浓厚的兴趣,稍大一点就开始临帖,并一直坚持不辍。大学毕业前,为乡邻写春联是他乐此不疲的事。

第二,是对书法艺术的认识和练习阶段。上大学后,金友华担任校学生会的宣传部长,在他所组织众多的课外活动中,书法培训班是最重要的一个,也是他最有兴趣的一个课外活动。他曾邀请过很多在合肥的“大腕”书法家到校讲课,这期间金友华开始在一些书法名家“大腕”的指点下有选择地重点临习一些碑帖,开始深入挖掘和探索古人书法艺术的内涵和精髓。在古往今来的众多书法名家中,金友华最为偏爱的当属与自己家乡无为有着很深厚渊源的书法家米芾,因此,米芾对他后来书风的形成影响也是最大。大学四年,他的书法技艺有很大提高,在合工大的校园里,金友华的书法已是小有名气了,但严格地讲,离真正的书法家还有着一定的距离。

第三,是书法技艺的提高阶段。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金友华有一段时间工作比较轻闲,他索性就把自己的主要精力都用到练习书法上了。这期间他临了很多碑帖,对古人书艺的精髓有了更深的领悟,这为金友华跻身于书法家的行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是形成风格的阶段。真正的书法家临写碑帖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功课,但最终还是走出碑帖,写自己的字,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要进得去出得来。金友华的聪明睿智注定了他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记得我第一次到三洋采访时,曾问过三洋迅速扩张的密码是什么?金友华以十分干脆的语气回答了四个字:思考、创新!管理企业是这样,研习书法也是这样,要想在书法上有所建树,他不可能亦步亦趋地局限在古人的碑帖中,同时,他的个性决定了他必定要有自己的书写风格,因为“思考、创新”才是金友华永远的主题。

总览金友华的书法作品,气势苍劲豪放而稳重安详,毫不浮躁;笔法飘逸洒脱且张弛有度,点画自然得体,丰肌而神气清秀;笔力均匀,柔大于刚,突显企业家的宽博之胸怀又饱含风流儒雅之情。既注重单个的结字美,也注重整幅作品的布局美,既有名家的厚重书风,又有自己的朴拙之态,收放自如,一切尽在掌控之中,与其性情和一贯作风颇相符合。

作为一家大型合资企业的管理者,他游刃有余,企业业绩有目共睹。他对企业的成功领导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对书法艺术的领悟和借鉴。比如:书法创作首先要考虑对正文、题款、印章作出统筹安排,还要考虑对整幅作品的分行、布白、字距、行距、字体大小、款式高低、天头地脚的设置等,这叫谋篇布局。管理一个企业就好比是在一张宣纸上进行书法创作一样,同样需要谋篇布局,这就是保障高效运行的团队机构,合理的市场战略布局,人尽其才的灵活用人机制,还要有规范职工行为、激励职工奋进的相关制度等。书法作品的气韵神采,是靠笔法、结构的变化以及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相互呼应得当来实现,所以说单字是图,通篇是画,讲究的就是单体的完美与整体的协调美。企业的精神风貌同样是要靠人与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来实现,如此方能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书法之所以成为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主要还是在于笔墨粗细浓淡与起承转合的变化,这里有一个用笔轻重缓急的问题。那么,在企业管理中,实际上就是要解决好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

金友华不是职业书法家,但广泛的社会实践极大地拓展了他的创作思路,使得他比职业书法家具备更多的优势和优良品格。所以,书法虽然只是他的业余爱好,但他的作品绝非业余水平。这就是:

遨游商海胜闲庭

偷暇临池勤躬耕

两类艺术互为补

殊途同归各自精

上一篇:扎根天津 服务台商 下一篇:汉字成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