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建议

时间:2022-08-23 06:12:03

试论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建议

【摘要】近几年,随着文化课的所占学生学习比例越来越重,学生对体育课存在很重的厌学情绪,而学生在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感到枯燥甚至是反感。而这就成为在体育教学中影响师生和谐关系的直接原因,也因此促进体育教学的创新发展也就成为现阶段迫切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体育教学;中学体育;改革;兴趣;教学方法

中国分类号:G633.9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我们对此深有体会。体育训练,是苦差事。人都是有惰性的,所以,体育课课堂,有些学生偷懒也是情理之中的,没有锻炼兴趣。这是我们体育教师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职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被唤醒了,学习热情就有了,学习的动力也就有了,我们的体育课教学就顺畅了许多,课堂也就充满生机活力,教学目标也就能达成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安排、变换自己的教学方法,运用合理、新颖的教学组织形式来调动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

一、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体育学习能力

创新能力不仅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条件,也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文明发展水准的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环节,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实践的表现机会。

在新模式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就要付出更多的耐心与热心,现在的教学模式主要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想要在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充分学习就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与教师一起参加到学习中去,让学生们能够在一种自学、自练的基础上相互帮助,共同提高体育学习的环境,把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融入到体育学习中,让学生能够对学习产生兴趣。体育的教学模式多变,难度对各位学生来说都会遇到不同的困难,这样学生产生的焦急以及退缩的心理就会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怀着满腔的热情的帮助和指导学生。

二、创设良好情境,营造宽松氛围

良好情境,可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情,从而更加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如教打排球时移动脚步,我没有讲解移动要领,而是用绳子拴住球,两人一组进行一个投一个躲避的练习,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脚步移动,再把移动步伐融于排球练习中,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高涨了许多。 学生的成长需要肯定,教师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就会长盛不衰。学生在体育训练中会遭到不少挫折,体育训练一般都是从不会到会,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意想不到的问题就出现在这个过程中,如进步与不稳定;成功和失败等,学生情绪也会波动,这时候,教师必须心平气和,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指责,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学生才会重拾信心,卷土重来。

三、有效的辅导方案,灵活的选取教学内容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就应该启动学生活动的动力,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从而达到“健康第一”的课程目标。例如在我的课堂上,我会在课前查找一些小游戏,既适合当做课前的准备活动,又能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在这个广阔的空间内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索、去耕耘、去创造,以便我们的课堂更贴近学生的需要。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要多样化,一般不少于三个项目,各项目的时间安排不宜过长,组织教学要紧凑。即使同一内容的教学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

(一)教师应该灵活的处理教材,寓教于乐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集中体现和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但是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教师不应该完全按照教材进行教学,而应该根据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的对教材加以处理,甚至超越教材,从各种渠道寻找和搜集适合教学的素材,使得教材能够为教学内容而服务。如果创造性的对新教材的部分章节进行使用,将会使得教学更加的具有开放性,学生也能够更有兴趣去探索所学知识。同时,教师除了灵活处理教材之外,还应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以便学生能够积极的对课堂知识进行探讨和交流,并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开放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改进体育课程,调整体育教学方法

由于体育课程自身的约束性和灵活性特点,在体育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阻碍和问题。作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应该适当优化体育教学,改进体育课程,调整体育方法。

体育教师要进一步明晰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关系,以促进体育课程在改革中不断深化发展。近年来,在教学实施过程当中,常出现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在概念、层级或使用混淆。教师在确立体育教学目标时,应以课程标准作为基础,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生体育学习基础,依据本校学生体育学习基础建立符合学校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具体体育教学目标。使体育目标由低向高,形成层次体系,实现课程目标。

总结: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大胆尝试改革,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多种教学并用。讲以语言信息传递为主与直接感知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相结合,通过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及以情境和竞赛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融会贯通,使学生能全面掌握动作要领。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要具有多样性,具有校本特色。从而提高学生对于体育积极性,全面调动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热情。

参考文献:

[1]马书军.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

[2]陈丽,孙天明.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

上一篇:我国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现状、困惑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就“泌尿系统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定”谈探究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