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中职作文教学的尴尬境地

时间:2022-08-23 05:08:28

走出中职作文教学的尴尬境地

【摘 要】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视听结合、声画并茂等特点,能突破时空局限和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能再现作文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情境供学生感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不但能点燃他们的写作情感,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而且能让学生轻轻松松发现写作规律,轻而易举地丰富写作素材,提高作文质量。所以,不妨让现代教育技术进入中职作文课堂,以帮助中职作文教学走出尴尬境地。

【关键词】中职 作文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1.176

讲台上,教师正热情地唱着"独角大戏”;讲台下,学生们却置若罔闻、一脸的冷漠与无助。――这就是中职作文教学的尴尬!扼腕叹息,哭笑不得之际,不由得深深思索:如何走出中职作文教学的尴尬境地呢?不妨让现代教育技术进入中职作文课堂。因为现代教育技术另辟蹊径,打破了传统作文冷漠、呆板的面孔,使之变得更加活泼,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点燃学生的写作灵感,从而大大优化了作文教学,给我们的作文教学提供一个崭新的发展空间。其具体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很重要的。而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视听结合、声画并茂等特点,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突破时空局限和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能再现作文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情境供学生感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原有的认知和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当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如生活显示、实物演示、音乐渲染、图画再现、文字诠释、电影片段等。只要教师根据作文的教学目标,巧妙地加以利用,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再现场景,点燃学生的写作情感

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到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学生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就可以创设与写作内容相应的场景氛围,使学生在一种虚拟而真实的生活空间里,得到真切的情感体验。

如进行《一次难忘的颁奖会》的写作训练时,将近期班级的一次演讲比赛颁奖会的现场拍摄下来,之后投放在大屏幕上,这样,学生经历的过眼云烟的事情便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再现在眼前,学生看到影片中的自己都睁大了眼睛,无比兴奋地诉说着、评价着。于是,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学生创作的情感被点燃了。又如:指导学生写作“中职生活二、三事”时,将摄录的拔河比赛实况播放,录像显示的沸腾场面一下子扣动了学生的心弦。镜头中学生不仅看到别人的形象,也看到自己的表情、动作,还能看到参赛时所忽略的情景。慢放比赛高潮阶段,启示学生捕捉精彩的细节,学生情绪得以充分调动,情动而辞发,写作便是水到渠成之事。

三、让学生轻轻松松发现写作规律

著名教育家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规律、性质和联系。”传统作文教学,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如果我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学生就会轻轻松松发现写作规律。

例如,讲“人物的细节描写”时,先播放电影《音乐之声》中“玛利亚”与7个孩子见面的片段,要求学生口述画面内容。然后,教师展示范文。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生动的细节描写”可以使人物更加丰满、生动。接着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分析细节描写的方法,然后再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用大量的资料加以佐证,让学生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训练。这种借助媒体,结合画面引导学生发现的写作规律,学生印象当然深刻,写作中也能运用自如。

四、丰富写作素材

中职生还处在阅历浅、经验少、知识比较匮乏时期,头脑里的作文素材相对较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大千世界、名山大川、风土人情、人与自然尽收眼底,写作素材很容易找到。

例如,要写“荷花”这个话题,学生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搜索引擎,通过关键词如“荷花”、“荷花的传说”等进行查找所需的网络信息,进行浏览和阅读,并引导学生就此在网上展开交流和讨论。这样,教师和每一位学生的思维以及智慧就可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被群体共享,从而共同完成作文知识的构建。教师还可以将网站上优秀的文学作品,名家名篇的写作技巧推荐给学生,还可利用网络上的电影录相资料来丰富写作素材。总之,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丰富了作文素材,学生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发愁了。

五、提高作文质量

中职学生普遍患有“作文畏难症”,常有“无话可写”、“不知从何下笔”之感。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借助幻灯、电影或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对学生进行课前指导。比如,要求学生写山水游记、状物绘景类的作文,可先播放没有声音的幻灯片制作,展示给学生直观、完整的自然山水风光,并指导学生逐一观察,学生有了生动可感的写作材料,写起文章来也就比较容易了。初稿完成后,教师再重播被观察过的录像,而且有配乐及解说,让学生把自己的作文与片中的解说词进行比较,找出观察写作中的疏漏和对客观事物认识上的不足,再进行补充修改。这样,作文的修改明显变得直观、简捷、高效了;在作文批改方面,也可充分应用电教媒体,把评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运用写作材料,不断提高作文质量。如:学生写完作文后,教师浏览,并按训练重点和作文要求,选择反映共性问题的好、中、差作文数篇,用投影x将其投影在屏幕上。集中全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所指之处,或教师示范改,或师生评议作者改,或学生多人“接力”改等等,方式灵活多样。由此而写出的作文,质量一定比用传统的方法让学生写出的作文要高出许多。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能把图像、声音、文字等教学材料融合,实现教学网络资源的优化整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点燃学生的写作情感,让学生发现写作规律,丰富写作素材,提高作文质量。我们不妨合理运用它来激活我们的作文教学,为其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帮助我们走出中职作文教学的尴尬境地。

上一篇:冷饭新炒,复习课也出彩! 下一篇:论小学低学段识字教学中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