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韵律操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大力推广的探讨

时间:2022-08-23 05:02:03

对韵律操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大力推广的探讨

【摘要】面对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体育教学,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是值得我们去研究。本文对韵律操的特点、作用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剖析。旨在探讨韵律操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大力推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此抛砖引玉,共同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韵律操 初中 体育教学 推广

新课程理念对初中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韵律操活动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对陶冶学生的情操,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韵律操活动进入初中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体育老师的重视,并经常被应用。

1.韵律操的特点与作用

韵律操把武术、舞蹈、音乐融与一体。能够充分舒展身体的各韧带,是一种能增强体质、培养正确姿态、健美体形、发展素质、陶冶情操的运动项目。其特点与作用有五:

1.1 可增强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受力。

韵律操的音乐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人体感受器在多次受到刺激后,一个对音乐节奏感受力较差的人也会自然地调节功能,以适应节奏,提高感受力。教学实践证明:节奏韵律感差的学生,只要通过十几节课的练习后,就能熟练自如地跳一二套完整的韵律操。

1.2 有益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韵律操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学生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随意运动,此时人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力,根据音乐特点,情绪随意发挥,尽情欢跳。一套韵律操动作编排一般要求较高,它要求成套动作素材多样化,还不得多次重复某个动作,音乐选配要与动作性质、节奏及人的性格情绪统一。在韵律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十分活跃,经常进行整套韵律操的训练有益于提高人们的想象创造力。

1.3 能提高人的注意力。

韵律操节奏明快,动作刚劲有力,有较强的刺激。可减肥美体,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故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使人在短时间内即可将注意力集中到韵律操运动上来。韵律操的动作灵活多变,小关节动作多,不对称的动作多,节奏快,变化大,多变化的练习可以培养人的注意转换。实践证明,经过韵律操训练的学生,上课时注意容易从课外事物转移到课堂,注意力也较集中、稳定。

1.4 能练就翩翩风度,陶冶美的情操。

韵律操对人体姿态有一定要求,对动作类型、技巧有要求外,更强调美感。韵律操对形体美、动作美的严格训练中,参加者对形体美有了正确的认识。在韵律操教学时,一般要求身体保持收腹、抬头挺胸的姿态,经过严格训练,许多人改掉了含胸驼背的不良习惯,形成了健康、风度的正确姿态。

2.韵律操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选择与应用

2.1 韵律操教学内容的选择。

2.1.1 音乐的选择。

新生儿、儿童对音乐的感受都不尽相同,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儿时已过分熟悉的音乐风格开始逐渐对其失去了吸引力。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在为韵律操活动选择音乐时,要根据初中年龄段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的特点选择与之相适应的音乐种类。

2.1.2 动作的选择。

韵律操的动作又可以分为三大类:一般生活动作、律动模仿动作、舞蹈动作。一般生活动作包括走、跑、跳跃、点头、弯腰、屈膝、屈伸、摇摆手臂和手等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动作。律动模仿动作主要是指学生自己用动作对外界事物进行的模仿、象征性表现。舞蹈动作又可再分为中国的和外国的、儿童的和成人。舞蹈动作是人类舞蹈文化几千年发展的结果,如果不通过成人教育的传递,孩子不可能通过创造性的探索活动来自行获得的。所以,韵律操教学考虑逐步加入民族文化风格特性比较明显的动作。

2.1.3 内容的选择。

根据韵律舞蹈文化的发展历史,全世界许多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民间舞蹈中都含有有类似的自由展示个人运动技巧的韵律舞蹈片段或称“炫技性韵律舞蹈片断”。这种韵律舞蹈的主要价值在于鼓励人们挖掘自身的体能潜力,如少年韵律舞蹈表演《少林小子》。因此,韵律舞蹈内容选编当中,也应该注意追求熟悉与新颖的和谐。

2.2 韵律操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2.1 培养骨干,互教互学。

韵律操的内容相对复杂,变化较多,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培训体育骨干,让他们成为课堂上的帮手,这在进行集体韵律操教学时尤为重要。

课前,教师在各班中挑选几名协调性好,接受能力强,态度大方的学生集中培训。把将要学习的内容先教会他们,使他们能在音乐的伴奏下熟练地表演,做到动作正确、姿态优美。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分3步进行。第一,全班同学学会伴奏歌曲;第二,观看教师助手示范表演,初步了解韵律操的动作;第三;教师讲解韵律操动作时,助手配合教师讲解,进行示范表演,全班同学跟着模仿练习。助手还可以分散到各组进行辅导,最后大家一起随音乐欢快地练习。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使学生看得清楚、听得明白。教与学相得益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2.2 精心设计,充分准备。

教师要吃透教材,深入备课,掌握教学规律。例如,韵律操教学,可先让学生熟悉伴奏曲及基本节奏,掌握动作特点和规律,然后进行分节教与练,最后进行整体衔接练习。

教师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还要备场地器材。教师应考虑到教学时学生排成什么样的队形便于教学。如:集体韵律操《旋转木马》排成双圈套容易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关心那些接受能力差、乐感差的同学,多作一些个别辅导,使他们能跟大家一起练习,品尝成功的快乐。

2.2.3 合理安排,灵活运用。

韵律操的教学可在体育课的各个部分进行。教师要根据新授或复习,有计划地合理安排。如:在准备部分可用律动和脚步做队形变换,用复习韵律操做准备活动,在结束部分可安排轻快的韵律操进行放松,在基本部分教新动作时,要与其他教材的教学密切配合,注意课的适宜密度和运动负荷。

3.结论

教学实践证明,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融进韵律操的内容,能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学习体育的兴趣,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体能锻炼,增强学生的团结性、协调性、柔韧性、力量性,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审美情操和艺术才干,从而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贵仁.认真做好系列广播操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北京 中国学校体育,1998.3.

[2] 于长镇.试论韵律舞蹈与学校体育 成都 成都体院学校,1999.5.

[3] 王洪.健美操训练 [M].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4] 谭爱清.体育理论与应用 [M].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

上一篇:立足农村学校的实际,寻求化学新课改途径 下一篇:“自导合学模式 ”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