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 白瑞琪:老将领军

时间:2022-08-23 04:37:46

从1977年进入福特汽车公司到1991被派到海外工作,白瑞祺(Richard Carl Baker)见到了福特旗下林肯品牌历史上的两次销售顶峰。1989年,林肯在美国卖掉20万辆,次年是23万辆。Continental和Town Car两款车型是提升销量的主力。

白瑞祺在福特的工作是从芝加哥地区林肯-水星经销商管理开始。2012年8月,在长安福特销售公司做了副总白瑞祺被任命为林肯中国总经理,他的任务是在2014年林肯进口中国之前,搭建好渠道。

看起来,福特选择一个熟悉林肯并且熟悉中国渠道的人来为这个豪华品牌开路,但实际上,考虑到白瑞祺的年龄——他已经为福特工作了35年,不太可能坚持到林肯国产化。这意味着,林肯还需有另一套人马准备国产事项,如果他们真有这个打算的话。而两个团队的交接,从产品到渠道,则是新的问题。

在白瑞祺之外,福特中国还任命了两名林肯中国高管,两人均向白瑞祺汇报工作。原美国林肯轿车产品市场经理徐佩文将任林肯中国市场副总经理,向白瑞祺汇报。其将制定并执行林肯在中国的市场战略。原福特台湾六和汽车客户服务集团总监高瑾馨被任命为林肯中国销售副总经理,其将负责建立经销商网络,确保林肯品牌在华市场占有率。

这个团队内部相对熟悉,徐佩文对产品熟悉,而高瑾馨与白瑞祺均有在台湾六和工作经历,白瑞祺离开北美派驻海外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去福特台湾六和。但这个团队共同的特点是,对大陆文化有关联,却不深入,包括语言、文化、思维方式。

福特没有从中国选择执行层的经理人进入林肯团队,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更为重要的1515战略会牵扯福特大量精力。在执行层上,福特可以找到合适的本土人才,但在管理层,福特并无太多本土精英——大多数的人都流失到其他发展迅速、机会更多的跨国公司或本土品牌。福特汽车从2003年进入中国开始,如今流失在其他品牌的有过福特工作经验的经理人,足以开出一个长长的名单。

林肯在2015年的全球目标是销售16万辆,比2012年翻一倍,但没说中国市场贡献多少。按照时间表,最早2016年国产林肯,而凯迪拉克在2013年初国产,英菲尼迪在2014年国产。对标雷克萨斯的林肯,在国产节奏上,倒是真的对标到一起了。

白瑞祺的团队在2012年第四季度开始招募经销商,初步筛选并无太多约束,只是要求在城市主路旁有可见性高的店面。一些此前做林肯改装车进口的经销商也积极参与筛选。

从福特的角度看,林肯进入中国是为小型车化的林肯的一次试探。特别是当我们开始思考,“林肯的未来是不是小型车”这个问题。目前在华销售的林肯车型,均为大排量并且售价80万元人民币以上。如果引入中国的是一款2.0L排量的小轿车并取得成功,那么林肯在全球的形象将被大大扭转。林肯在美国的形象是大车,加长。但在中国,它完全可以用新的形象出现。

穆拉利说:“我们在公司内部经过了较长时间的讨论,并做了一系列的相关的市场调研,根据这些讨论和调研的结果,我们做出了将林肯引进中国的决定。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林肯品牌在中国还是有不错的发展空间的。从全球范围来看,我们已经看到更加年轻的奢侈品消费者更加关注个性化的,量身定制的产品和体验。”这也是为何福特一直强调入华的是林肯品牌,而不是车型。

上一篇:可口可乐的征服 下一篇:金融证券投资信息及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