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小学生体质因素分析

时间:2022-08-23 02:11:15

河北省石家庄市小学生体质因素分析

【摘要】针对石家庄市小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情况,对石家庄市小学生的体育活动、学习、睡眠和睡眠等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造成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提出改善学生体质状况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生;体质下降;原因;对策

据资料显示,自1990年以来中国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呈持续下降的趋势。部分区域2000年以来小学生别是年龄较大的肥胖生的比例增加。本文针对石家庄市小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事实,对石家庄市小学生的体育活动、睡眠、学习、饮食等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造成体质下降原因,提出改善学生体质状况的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石家庄市城镇的300名学生依据调查问卷为原始数据,其中男生为162人(占总人数的54%),女人人数为138(占总人数的46%)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体育课状况

2.1.1 体育课对于学生的兴趣度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多数学生比较喜欢体育课,并对学校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表现出积极态度,这表明作为主体的学生对体育活动比较认同,态度积极,乐于接受健康阳光的活动,这也是增强体质健康水平的前提。在参加体育课的意愿表达中,女生喜爱喜欢课的程度呈下降趋势,年龄越大降幅越多。通过原因进行分析,一方面理解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女生的生理特点会逐渐的差异化,喜欢安静还不好动是性别的自然特征,在另一方面判断是否反映出体育活动的内容存在安排不合理的情况发生。若主要原因在于前者,则要在学校体育中适当提升小学女生的兴趣与爱好,结合生理学知识进行相关问题的研究,若主要原因在后者,则要判断体育教学内容是否合理,在活动中则要强调性格特别,进行区别对待。

2.1.2 保证体育活动的时间 能否让学生保证一定的体育运动时间,将直接关系到改善和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的可能性。从学生每天平均用于体育锻炼时间上的调查结果中显示,各年级的基本皆可以保证在30分钟以上,而男生以三年级为分界点,女生则以四年级为分界点,在之前年级学生的锻炼时间较之后的年级段锻炼时间相对较长,又随年龄增长,平均在每天用于体育的锻炼时间呈明显减少的趋势。在每周末安排以户外运动为主的小学生比例非常小约(23.5%)。以四年级为分界,说明小学生到五六年级开始,学业压力开始增大,周末很少参加运动,均以学习为主。而从三年级开始,学生有部分的时间以玩电脑,手机和看电视为主,没有进行户外一些运动,按照教育部相关的规定要求:学生每天应保证一小时的体育运动时间。按照此标准来衡量,会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达不到这个要求,小学生的运动不足现象极为严重应引起重视。如何让学生在校园内充分高校的利用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

2.2 学生参加的体育活动内容

2.2.1 学生体育兴趣 根据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可以看出,各年龄段的结果相似,主要问题都是怕累没有养成运动的习惯以及没有坚持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怕受伤有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校的体育课内容安排和学生的兴趣是存在距离的。

从对学生喜欢参加的体育活动的内容性质上看,对于复杂的、难度大的运动内容学生选择的比例高,而对于简单的、绝对力量的内容例如田径、体操学生则选择的比例低。而这些内容恰巧是当前学生体育教学的内容。从学生的周末安排调查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周末学生的自主锻炼人数比例比较低,主要锻炼的地点会选择在学校,而仅仅依靠学校进行体育锻炼并不能满足学生更深层的兴趣需要,自然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动力不足,积极性也会大打折扣,所以增强体质让身体健康就会成为了一句空话。在每年的体质调研公布结果中显示出学生的素质水平在持续下降得不到改善,从这方面可以得到一些答案。

2.2.2 学生对耐力、力量练习的意愿 从调查结果中看,大多学生对耐力和力量练习表现出“愿意”或“一般”的态度。不同年龄有着不同的特征,学生对耐力和力量练习表现出随着年龄增长而意愿度降低的态势。以小学四年级为界,在四年级之后不愿意参加学生的比例增长明显。分析其中原因可能是学生缺乏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或是学校体育课安排的学时不够或是锻炼方法不能充分使学生提起兴趣。随年龄的增长,运动能力的不断提高,学生不仅仅是满足简单的体育活动,应注重活动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此科学的进行锻炼,合理的控制运动强度和运动量非常关键。

2.3 对于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

2.3.1 体育认识方面 认识体育锻炼的作用是实施体育运动行为的基础,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自己身体不好而选择“体育运动不够”的比例较高,排在了第一位,不同年级的学生选择的结果接近,说明学生对体育锻炼对健康促进的作用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

2.3.2 时间方面安排 睡眠的时间是考察学生休息状况的重要量化指标之一。根据调查结果的显示,小学生的睡眠时间一般在8个小时以上,而一、二年级的8、9个小时和9各小事以上的基本平均,到了三、四年级时每天睡眠在9各小时以上的居多,都能超过半数,到了五、六年级的时候不足7小时的最多。按照国家对小学生的睡眠时间指导应不少于10各小时,从数据中分析这样的睡眠时间达不到基本要求,睡眠时间不足会使学生处于疲劳状态,对学生体质状况产生不利的影响。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石家庄市小学生中多数是喜欢体育运动并有充分的认识,这对促进和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极为重要,也是宣传和引导的结果。学生表现出来的体质变化主要在于环境和管理方面。

3.1.2 目前小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和体育教学内容规定的差异度较大,学生的运动参与与自己的爱好不相符,导致学生活动时间不够,是造成体质下降的因素之一,可以客观反映出体育管理方面应加强。

3.1.3 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导致学生几乎没有自由的运动时间。睡眠不足,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

3.2 建议

3.2.1 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注重体育课程改革,注意体育锻炼的趣味性、适宜性、科学性,营造一个有益于学生体育发展的环境。

3.2.2 加强学校管理工作,保证充分的体育活动和睡眠的时间,让学生压力得到缓解,提高学生学习和运动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胡敏.体育教学方法分类体系的现状与优化[J].湖北体育科技.2010.29(2):176-177.

[2]河北省学生体会健康监测工作办公室.河北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检测细则[R].2010

[3]杨贵仁,盛志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1.

[4]国家体育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C]

[5]唐东辉等.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下降原因的调查分析队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7

[6]赵俊玲,冯惠玲.银川市中小学生体质下降原因的调查分析阻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l0.3.

上一篇:软件工程专业《数字逻辑》全英文授课的体会 下一篇:《荷塘月色》情景交融意境美